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桌遊跟現代桌遊相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會玩

古代桌遊跟現代桌遊相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會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甚至是小孩都愛玩遊戲,曾經風靡的桌遊種類繁多,有的人玩的甚至達到了癡迷的地步。那麼古代人靠什麼度過童年?古代人居然也玩什麼桌遊?下面就介紹一下古代人玩的遊戲。

可別小看了祖先的智慧!古代也有許多種類的“桌遊”,形式豐富,玩法也十分有趣。許多我們常玩的遊戲,早在古人那裏就已經初具雛形。

那麼,古代到底有哪些桌遊供古人消遣呢?

古代桌遊跟現代桌遊相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會玩

考古學家在山東一座有着2300年歷史的古墓中,發掘出一種古代桌上游戲的部分零件。這曾經風靡一時的遊戲,已經消失了1500多年。

考古學家認爲,這座古墓葬的是齊國的貴族。在墓中,考古學家找到了一塊破損的棋盤,21塊標有數字的矩形旗子,以及一枚有動物牙齒製成的14面骰子。

骰子上標有從1到6的篆體數字。每個數字各出現兩次,共佔了12面。另外兩面則是空白的。在重拼、整修之後,棋盤上“飾有兩隻眼睛,周圍圍繞着雲和雷電的圖案”。

古代桌遊跟現代桌遊相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會玩 第2張

從外表來看,這些零部件屬於一種中國的古代“桌遊”,名叫“博戲”,有時又名“六博”,是一種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棋盤、棋子、博箸,漢代開始使用骰子代替博箸,叫做“焭(qiong)”。棋盤上刻有可行棋的曲道,中間爲“水”,“水”中有“魚”。雙方各有六枚棋子,相當於王的叫“梟”,相當於卒的叫“散”。投箸或骰子行棋,走到特定位置,“散”可以立起來變爲“梟”,進入“水”吃掉一枚“魚”,獲得博籌。先獲得六根博籌的一方獲勝。

古代桌遊跟現代桌遊相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會玩 第3張

彈棋是一種文體結合的遊戲。漢代,文人們認爲體力運動太粗俗,於是一位大臣發明了彈棋。

彈棋的棋盤四周低平,中間隆起,像個小山包;底座是方形,頂部是圓形,象徵天圓地方。玩法歷代文獻記載不太相同,魏晉時期是兩人對局,各6枚棋子,到唐代演變爲雙方各12子。對局時,須用自己的棋子擊打對方的棋子。

據說魏文帝曹丕就是位彈棋高手,技藝很精,用手巾拂棋“無不中”。唐代彈棋非常流行,高手輩出,不少詩人還作詩吟詠。到宋代,彈棋也逐漸失傳。

古代桌遊跟現代桌遊相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會玩 第4張

葉子戲是一種古老的紙牌博戲。關於葉子戲的記載,最早見於唐人蘇鶚的《杜陽雜編?同昌公主傳》,稱“韋氏諸家,好爲葉子戲”。李後主的大周皇后是史上葉子戲達人,寫過《系蒙小葉子格》一卷、《偏金葉子格》一卷、《小葉子例》一卷,可惜都已失傳。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熱衷於葉子戲,到了“如癡如狂”的地步。

葉子戲的玩法和今天的紙牌類似。依次背面抓牌,翻面出牌,以大管小。牌未出時部反扣爲暗牌,不讓他人看見;出葉子後一律仰放,鬥者從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施競技。有學者認爲,西方撲克牌正是在葉子戲的基礎上演變而成。

古代桌遊跟現代桌遊相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會玩 第5張

彩選格,又分升官圖、選仙圖等等,是一種類似“大富翁”的桌面遊戲,據傳始於唐代。

其中,升官圖的具體玩法是將京外文武大小官職寫在紙上作爲底圖,轉動陀螺來推進遊戲。陀螺上分別寫有“德、才、功、贓”四字,按照停止時的文字決定進退幾格。每個人從“白丁”開始,最先升到最高位的人取得勝利。有的也擲骰子代替陀螺,用點數色彩定升降。

古代桌遊跟現代桌遊相比,哪個時代的人更會玩 第6張

在清代,“升官圖”是守歲時必玩的遊戲。這種遊戲可以幫助兒童迅速瞭解當時朝廷組織架構,此外官位通過“德、才、功”晉升,而貪贓枉法則會退步,也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民國之後,還與時俱進地出現了從小學生到大總統的升官圖遊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