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解密古代飲食:哪些朝代羊肉是肉食中的首選?

解密古代飲食:哪些朝代羊肉是肉食中的首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羊年談羊,總繞不過一個吃字。——不錯,“羊大爲美”“羊言爲善”“羊魚爲鮮”“羊食爲養”,居然全離不開吃!

      “羊大爲美”是說羊大則肥、肥則味美。“羊魚爲鮮”是說羊和魚在食物中最爲鮮美。“羊食爲養”則說羊肉營養豐富,極具養生之效——繁體的“養”,下面正是個“食”字。

至於“羊言爲善”,據說也跟吃有關;有一種說法認爲,“善”是象形字,上面一隻羊,角耳四蹄俱全,下面的“口”代表羊尾巴。綿羊的尾巴是沉甸甸的一坨,內多油脂。烹製得法,味道最美,還是滋補佳品。“善”有美好意,大尾巴的羊,口味自然稱得上“善”。

歷史上看,羊肉滋養華夏民族多矣!漢唐宋元諸代,中原多以羊肉當家。貴族士夫對羊肉日食不膩;對豬肉則不大“感冒”。唐代仕子登科、官員榮升,都要擺宴慶賀,向天子獻食,稱爲“燒尾宴”。其中肉食有牛、羊、雞、鵝乃至鹿、熊野味,唯獨豬肉缺“席”。

宋代御廚中也只用羊肉,宮廷中日殺綿羊二三百隻。宋英宗削減開支,宮中一日猶殺羊四十隻。到了元代,來自草原的蒙古人更是嗜羊如命,元代皇帝一人用膳,每日就要殺羊五隻。

讀宋代文人筆記《東京夢華錄》《夢樑錄》,其中記錄北宋京城的民間食饌,以羊肉爲原料的指不勝屈。如城中專賣羊肉的“肥羊酒店”就有好幾家,售賣軟羊、大骨龜背、爛蒸大片、羊雜四軟、羊攛四件等,全是羊肉菜餚。

解密古代飲食:哪些朝代羊肉是肉食中的首選?

其他酒店、茶肆也有羊肉小吃零售,花樣繁多,有鼎煮羊、旋煎羊、燒羊肉、乳炊羊、羊四軟、酒蒸羊、繡吹羊、五味杏酪羊、細抹羊生膾、鱉蒸羊……至於頭蹄下水類,則有羊頭元魚、批切羊頭、細點羊頭、羊腳子、羊蹄筍、糟羊蹄、羊雜、三色肚絲羹、羊血灌肺、軟羊腰子。此外還有以羊肉爲餡子的羊脂韮餅、羊肉饅頭……單看食單,已讓人眼花繚亂、饞涎欲滴!

到了明代,人們的口味纔有所轉變,豬肉漸成主流。明宮御廚每年用豬一萬九千口,但羊肉的消耗量仍不小,每年要殺羊萬隻以上。

北方人嗜食羊肉,除了有自然環境、經濟結構、生活習俗等原因,大概還跟古人的養生理念有關吧。古代醫學認爲豬肉有“微毒”,吃了會“閉血脈、弱筋骨”,久食則“動風發疾”,若曾患傷寒、瘧痢、痰痼等疾,吃豬肉“必再發”!

至於羊肉,則無任何毒性。雖屬大熱,但因性苦,兩相抵消,也不致爲害。中醫認爲羊肉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暖中胃,總之,好處多多,無異於美味的補藥。醫聖張仲景還有發明了“當歸生薑羊肉湯”,治婦女產後大虛之症最爲靈驗。一副藥中又是羊肉又是生薑,估計那味道應當是很不錯的。

不過也有人“不信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就嗜食豬肉。有一回他在官員聚會時盛讚豬肉,同僚範淳甫問他:“奈發風何?”(發病怎麼辦)東坡反擊道:“淳甫誣告豬肉!”——這也可以反證當時人對羊肉的依賴及對豬肉的偏見。

喜吃豬肉的蘇東坡,卻不斷給別人製造吃羊肉的機會。他是當時的文壇巨擘,天下讀書人爭相學他的文風,當時便有“蘇文生,吃菜羹;蘇文熟,吃羊肉”的口碑傳誦。

東坡的書法遒勁有力,有位高級武官專門收藏他的墨跡,哪怕拿個便籤去,也能換回幾斤羊肉來。東坡的朋友韓宗儒找到這個竅門,沒事就給東坡寫信,拿了回信換羊肉吃。這事被東坡知道了,故意磨蹭着不肯寫回書。送信人催討回信,東坡說:告訴你家長官,今日“斷屠”(屠戶休息,羊肉沒得吃了)!

東坡一生坎坷,屢遭貶謫,生活困頓。他所以吃價格便宜的豬肉,也跟羊肉吃不到、吃不起有關吧。被貶惠州時,邊城蕭條,市井中每天只殺一隻羊,還不夠官員們吃的。作爲罪臣,東坡當然不敢跟人家爭買。於是他囑託屠戶,每次把剔掉肉的羊脊骨留給他。拿回去煮熟撈起,用酒泡泡,再撒點鹽,放到火上烤焦,從骨節縫裏剔取殘肉,半天功夫也能剔出好幾兩來。每逢此刻,他便抑制不住內心喜悅,覺得蟹爪肉的味道也不過如此!

這段軼事記錄在東坡寫給弟弟蘇轍的信中。他對蘇轍說:你在官家飯堂“入夥”三年,所吃羊肉一口咬下去碰不到骨頭,你哪裏體會過這種滋味?不過你也可以一試,只是這樣一來,“衆狗不悅矣”——蘇東坡即便淪落到悲慘的境地,也仍不改他那愛開玩笑的灑脫性格!

到了清代,豬肉早已取代了羊肉的主打地位,但羊肉也仍未被摒棄。清代美食家袁枚撰有《隨園食單》,裏面闢有烹製羊肉的專節,名目有羊頭、羊蹄、羊羹、羊肚羹、紅煨羊肉、炒羊肉絲、燒羊肉、全羊等等,並寫明烹調要領,完全可以當作臨竈指南。

不過有一種特殊的羊肉吃法,袁枚未提到——用羊肉釀酒。京劇《空城計》中諸葛亮在城頭唱道:“我早預備下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近人田漢做《塞外村女》,內中歌詞有“有錢人家裏團團坐,羊羔美酒笑顏開”。——照一般人理解,“羊羔美酒”是有肉有酒之意;其實這四字是一種酒的名稱。此酒晉代已有,至唐宋明清依然流行。在北宋東京的高級酒肆中,一角(是不是就是今天說的“扎”?)“羊羔酒”要賣到八十一文!蘇軾也寫過“試開雲夢羊羔酒,快瀉錢塘藥王船”的詩句。羊羔酒的釀製原料中真的有羊肉。《本草綱目》記錄此酒的釀製古方:“用米一石,如常浸米,嫩肥羊肉七斤,曲十四兩,杏仁一斤同煮爛,連汁拌米,加木香一兩同釀。”並說常飲此酒可以健脾胃、益腰身,大補元氣。

今天,失傳已久的羊羔酒據說已被人試製成功。當此辭舊迎新之際,滿飲一盞羊羔美酒,既應“三羊開泰”之令,又寓美善吉祥之德,還能體會一把“土豪”的得意情懷,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