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乙巳之變前因事件 乙巳之變的影響

乙巳之變前因事件 乙巳之變的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乙巳之變是發生古代日本飛鳥時期的的一場宮廷政變,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等人暗殺蘇我入鹿,並消滅蘇我氏宗家。

 簡介

日本一般通俗的說法也將暗殺蘇我入鹿的事件稱之爲“大化改新”,但是嚴謹的說法是將政變事件稱之爲“乙巳之變”,之後一連串的政治改革被稱之爲“大化改新”。

背景

587年,用明天皇死後,蘇我氏蘇我馬子利用皇位繼承問題,向權臣物部守屋發難,最終蘇我馬子勝利,物部氏滅亡,蘇我氏開始把持朝政。592年,蘇我馬子唆使東漢直駒殺害崇峻天皇,推舉自己的外甥女即位,是爲推古天皇。626年,蘇我馬子死後,其權勢由其子蘇我蝦夷繼承,蝦夷獨斷朝政,幷於643年消滅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

社會上,當時氏姓貴族已經“各置己民,恣情驅使”,加上征伐新羅的戰爭和營造宮苑、陵墓和寺院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廣大部民苦不堪言,反抗鬥爭不斷高漲,動搖了部民制的基礎。在歸國留學生傳授隋唐封建制的影響下,皇室和貴族內出現主張改革的新興勢力,其代表人物就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

 經過

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都厭惡專權的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於是聯合與入鹿素有矛盾又有聲望的大夫蘇我石川麻呂,分化蘇我氏勢力,然後聯合反蘇我氏勢力,組成革新派。皇極四年(645年)6月12日,革新派趁皇極天皇在宮中接見三韓使者的機會,以“鞍作(蘇我入鹿)盡滅天宗,將傾日位”爲由,殺死蘇我入鹿。

皇族和貴族多站在中大兄皇子一邊,蘇我蝦夷見大勢已去,便在入鹿被殺第二天焚宅自盡。革新派成立新政權,孝德天皇即位,中大兄皇子爲皇太子,中臣鐮足爲內臣,蘇我石川麻呂爲右大臣,阿倍內麻呂爲左大臣。

 大化改新的開端

革新政權建立以後,建元大化,仿唐制,有步驟的開始改革。大化元年(645年)12月,遷都難波(今大阪)。大化2年(646年)元旦,發佈《改新之詔》,陸續頒佈了革新措施。

 後續事件

645年(皇極天皇三年)6月14日,皇極天皇讓位於輕皇子即孝德天皇。中大兄皇子被立爲皇太子。中大兄皇子任命阿倍內麻呂爲左大臣,蘇我石川麻呂爲右大臣,中臣鐮足爲內臣(“內臣”是日本飛鳥時代的官職,屬於要職),並進行了被稱之爲“大化改新”的政治改革。

乙巳之變前因事件 乙巳之變的影響

  乙巳之變

 社會觀點

輕皇子首謀者說

遠山美都男推測中臣鎌足、中大兄皇子只是參與乙巳之變的重要人物,輕皇子纔是主謀。理由是:乙巳之變後,佔據孝德朝的中樞的蘇我石川麻呂和阿倍內麻呂,都是在輕皇子的根據地難波周邊的勢力,其間總和輕皇子有些特殊的關係;乙巳之變後,大和政權遷都於難波長柄豐崎宮等。

效仿朝鮮半島諸國說

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在朝鮮半島的高句麗和新羅兩國,642年(皇極天皇元年),高句麗的淵蓋蘇文發動宮廷政變弒殺榮留王,成爲高句麗新的統治者,而643年(皇極天皇二年)新羅的金庾信等人擁護善德女王,鎮壓了毗曇發動的叛亂,維持了王族中心體制。蘇我入鹿消滅了山背大兄王企圖集中權力,是有心效仿淵蓋蘇文;而發動乙巳之變的諸臣則與金庾信類似。以上是吉田孝的觀點。

保守勢力的政變說

在飛鳥甘樫丘的蘇我入鹿邸宅遺址,從2005年開始的挖掘成果證實:在所謂“谷之宮門”的地方是兵舎和武器庫。還有的觀點認爲,從蘇我蝦夷邸宅的位置和蘇我氏建立的飛鳥寺的位置來看,蘇我氏在飛鳥板蓋宮的修築城寨,只是爲了防備外敵,守衛都城。

這種說法認爲:618年建立的大唐的影響力波及朝鮮半島。在倭國,掌權的蘇我氏感受到了來自大唐的軍事威脅。爲此,一改倭國以往向百濟一邊倒的外交國策,與朝鮮半島的各國進行協調合作。與此相對的,向來在外交路線上親百濟的中臣鐮足和中大兄皇子等保守派,才意圖推翻蘇我氏爲代表的開明派。打倒蘇我氏後,保守派推行親百濟的外交政策,與大唐發生了白村江之戰,並戰敗。所謂的“大化改新”是戰敗後,得了教訓才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