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如何建立與發展的?爲明朝帶來了哪些影響?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如何建立與發展的?爲明朝帶來了哪些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內閣制度是由建文帝開創的的諮政機構,擁有的權利逐漸增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封建王朝時代最高的是皇帝,其次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明朝建立之初延續的便是元朝的中書省宰相制度,自古皇權跟相權之間就不對等。農民出身的強勢皇帝更不允許任何人想要挑戰皇帝權威,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宰相就是胡惟庸。他仗着朱元璋的寵幸便開始胡作非爲,囂張跋扈。以霸道著稱,最終在洪武十三年以謀反罪被處死,歷時一千多年的中書省制度便壽終正寢。

第一:洪武皇帝設立四輔官,殿閣大學士,永樂大帝時期建立內閣

1:六部直接歸皇帝掌控,朱元璋因國務繁忙,相繼成立四輔官,殿閣大學士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如何建立與發展的?爲明朝帶來了哪些影響?

朱元璋我們都知道是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所制定的許多政策帶有農民草根的性質。甚至許多治國的理念核心一點就是以民爲本,洪武十三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老朱順帶把一千多年的中書省宰相制度給廢除,六部直接歸皇帝掌控。我們都知道皇帝國務繁忙,每天要處理幾百奏摺。剛開始的時候老朱設立春夏秋冬四輔官,讓一些年老的官員擔任,這樣對朝中構不成威脅。一嘗試結果很不理想,後面又設立殿閣大學士,在翰林裏挑選一些人才輔佐皇帝成就大師,這就是內閣的前身。

2:老朱洪武年間執政辛苦,建文上位寵幸齊泰,黃子澄,這二人相當於宰相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自從廢除宰相制度後,他每日的工作量急速增加。終洪武一朝,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他的孫子朱允炆登基稱帝,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建文帝。剛繼位的時候也就20出頭,一點政治經驗都沒有。身邊圍繞着兩大臣子,一個是兵部尚書齊泰,另外一個是太常寺少卿黃子澄。這兩個人充當皇帝身邊的智囊,不但沒有壓制住燕王,反而讓問題愈發嚴重複雜。歷時四年建文帝的皇位最終被親叔叔給推翻。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如何建立與發展的?爲明朝帶來了哪些影響? 第2張

3:永樂大帝建立內閣,永樂,洪熙,宣德三朝不斷得到強化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次年改年號爲永樂,這就是歷史上的永樂大帝。他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一生做過許多大事。比如爲人熟知的編修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等事蹟。他十幾歲封藩燕王,因此有相當的北征情節。再加上元朝滅亡後殘餘勢力逃往北漠,不斷南下對中原構成巨大威脅。爲了及時處理北邊的事情,無暇顧及朝中大事。這種情況下,一種機構應運而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文淵閣,俗稱“內閣。”

文淵閣大學士的入選之人全部都是出自翰林院,沒有在各地爲官的經驗。所以很難出現漢,唐,宋那樣專權跋扈的宰相,再加上朱棣重用宦官建立東廠,雙方互相制約,即使到了明朝中後期也沒有出現隨意廢立皇帝的事情。永樂中期之後內閣權力不斷加重,兼管六部,成爲皇帝身邊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洪熙時期,這些大學士往往兼任數職;明宣宗朱瞻基統治時期,逐漸提升爲“三楊輔政。”全國大大小小的奏摺,乃至老百姓提出的建議由通政司彙總,司禮監呈交給皇帝,再交到內閣處理意見。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如何建立與發展的?爲明朝帶來了哪些影響? 第3張

第二:歷代內閣制度的不斷完善,晚明時期出現社會轉型,官員罵皇帝

1:慢慢內閣開始主導朝政,出現了君與臣共治的局面

內閣經過歷代統治者的不斷變化,到了中後期權力已經跟宰相沒有什麼分別。明代宗朱祁鈺的景泰年間,王文以左都御史身份進入內閣後。從此中書舍人,六部都是按照內閣首輔的想法來辦事。明英宗朱祁鎮後來皇位復辟後,這種現象依然沒有得到改變。成化,弘治時期內閣逐漸形成可以和皇帝抗衡的文官代表勢力。大大小小的宰相比較有名,比如說我們熟知的楊廷和,嚴嵩,張居正都來自明朝中後期。越是到後期,內閣首輔的權力越大,基本等同於宰相。但又不會危及皇權,接近現代化。

2:官員敢於罵皇帝,前有嘉靖皇帝被海瑞痛罵,後有其孫被罵得心病

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就是嘉靖皇帝跟其孫萬曆皇帝,他們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這兩個時代一度出現官員罵皇帝的事情,嘉靖時期有一個大清官叫海瑞。此人剛正不阿頗有當年包拯之風,嘉靖後期不上朝,海瑞因此上疏奏罵皇帝。說他比商紂王還要昏庸,殘暴。嘉靖皇帝氣不到一出來,很想殺了他,最後還是把他給放了;最讓人搞笑無語的就是萬曆皇帝,後期長達幾十年不上朝。不斷有官員給他上奏疏,有一個官員寫得恰到好處。

明朝的內閣制度是如何建立與發展的?爲明朝帶來了哪些影響? 第4張

他說陛下之所以如此萎靡不振,那是因爲得了一個心病。總結起來就是“酒,色,財,氣。”喜歡喝酒,女人,錢財,自己又小家子氣。這要是換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不用多說一個字“殺”。萬曆皇帝並沒有那麼去做,而是把幾個內閣主要的心腹叫來道委屈。他們只好安慰他說:“陛下您作爲皇帝,何必要爲這一份奏疏而生氣、”

3:晚明時期出現社會轉型,內閣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諸多原因導致明朝覆滅

晚明時代大部分認爲是從萬曆元年開始算起,如此一算也有六七十年時間。有一種觀點認爲這是明末資本主義萌芽的誕生,也有人認爲這是社會轉型。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江南的一箇中農叫談曉。當時許多鄰居的田地荒蕪,他花大價錢獨自承包下來。請了很多人給他打工,上面做豬棚養豬,下面做一畝池塘,專門來養魚。好傢伙循環利用,史書記載他就是靠這個發了大財。

結束語:時也命也,晚明社會轉型最後失敗,總結起來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對陝北地區賦稅的頻繁加重,崇禎時代明主要跟清朝,農民起義軍作戰。戰爭並沒有蔓延到江南地區,這些老地主情願當守財奴,也不願意拿着金錢支援自己國家。說明明朝政府早已腐敗透頂,不得人心。崇禎年間的頻繁鬧災荒,瘟疫,據說一直持續到順治年間,奇怪的是那時候瘟疫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