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羅馬帝國是個龐大的帝國,他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羅馬帝國是個龐大的帝國,他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商朝以來,除去分裂時代的局面,我國的統一王朝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清朝除外),在歐洲能與我抗衡的只有羅馬帝國,但是同時期的大漢王朝與羅馬帝國距離太遠,以當時的科技水平,根本沒有交流的可能,但是,兩個互相獨立發展的龐大的帝國,卻有着極爲相似的經歷。

東漢是一個朝代,自有其明白的起訖年份。然而,東漢上承秦代與西漢的典章制度,作爲一個政治體,其上限不能不溯及公元前第三世紀。東漢帝祚之終在獻帝之世,但是董卓進洛陽,天下開始紛擾,東漢代表的秩序已經解體,則東漢之崩解實際上應在公元189 年。

羅馬帝國,上承由羅馬城邦建立的羅馬共和國。公元前264 年,羅馬統一意大利半島;公元前165 年,羅馬滅馬其頓,確立地中海霸權,執希臘文化圈的牛耳。公元前30 年,屋大維掌握政權,公元前27 年,屋大維稱奧古斯都,共和國改爲帝國體制。公元第三世紀(公元193—284 年),羅馬帝國經歷幾乎長達一世紀的混亂,沿邊烽煙四起,軍人擁立皇帝,皇位更迭頻繁,更有一年之內數易帝主(如在公元238 年、253 年等),內戰不絕,政治敗壞,百姓愁苦。至diocletian(284—305 年)及constantine(306—337 年)才恢復治安。公元364 年,羅馬分東西兩都。從此,地中海世界分裂爲二。西羅馬的正統至公元476 年終止,東羅馬則又延續了千年之久。在公元第五世紀,西羅馬北邊與西邊的日耳曼部族紛紛入侵,割裂疆土,建立政權,歐洲終於出現了多國體制。以上西羅馬變化,在時間上與東漢以至三國魏晉平行。東漢末年的擾攘,三國分立,以致五胡紛紛進入中原,中國長期分裂。兩個古代世界崩解的情勢也相類似。

西羅馬衰亡是歐洲史上一大課題。從吉朋(edward gibbon)以來,論著不斷。吉朋的經典著作the decline and fall of roman empire對於羅馬帝國的覆亡,提出全面的討論:內亂外患,天災人禍,都在不同的時期,擾亂了也削弱了羅馬的國力。他在第三十章中,綜述了覆亡的幾項原因。他特別注意到基督教及其對羅馬精神的影響。教會與國家兩個分立體系也使羅馬社會難以整合。在其他方面,吉朋以爲羅馬低估了邊疆外族的威脅,指出羅馬疆域內各地區利益與傳統的多元性,也觀察到文明腐蝕了羅馬人的精神與生活方式。

羅馬帝國是個龐大的帝國,他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1886年雕刻版畫《西羅馬帝國皇帝霍諾里烏斯的最愛》

另一位羅馬史的專家michael i. rostovtzeff 則從社會經濟史的角度考察羅馬衰亡的原因。他指出羅馬社會的分化,一方面羅馬世家大族與一般百姓之間的隔絕;另一方面由於羅馬世界的都市文化,有城鄉之間的對立。終於,以城市文化爲基礎的羅馬,被底層文化拉垮了。frank william walbank 也從社會結構分析羅馬的覆亡,卻採取生產力的理論,以爲羅馬低效率的奴隸生產製是羅馬崩解的原因。ramsey mcmullen 將羅馬覆亡歸咎於戰爭的負擔及軍人勢力的膨脹。a.h. m. jones 認爲羅馬早期擴張及後期的外患,導致羅馬財政困難,及外重內輕的失衡,因此,外族的壓力是羅馬覆亡的重要原因。也有以爲自然災害及生態變化,導致羅馬帝國農業衰退,人口減少。

回到吉朋的著作,他在不同的章節,提出不同的原因,以說明羅馬帝國的崩解。用中國歷史學家處理朝代覆亡的說法,末世的現象,必是天災荐臻,政治敗壞,內憂外患,人謀不臧,百姓愁苦……一大串的“併發症”,遂致天命改易。

東漢地方與中央之間,也是漸行漸遠。地方大族逐漸根深柢固,形成新貴族,包辦了察舉,也把持了地方,東漢州郡掾屬是當地實質統治階層,所謂“汝南太守範孟傅,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地方逐漸發展主體性,東漢州郡,每有地方的史籍,如《陳留風俗傳》、《汝南先賢傳》、《益都耆舊傳》、《襄陽耆舊記》、《青州先賢傳》……諸書多已不存,但仍見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及其他史籍的引用。這種心態,正反映了漢代次級系統尋求自主意識。

東漢人口,極盛時也有四千餘萬,不下於西漢人衆,但人口分佈頗不相同。東漢末季,中原州郡人口減少,東南與南方大幅增長,內外的比重,非復舊時。西漢的州部,只是督察單位,刺史權位,不如郡守。但東漢州權大增,刺史統轄屬郡,位同方伯。東漢分裂的形勢已成。黃巾一起,皇室威信已經蕩然,是以皇甫嵩立了大功,閻安即勸他“推亡漢於已倒”,代漢自立。漢祚之移,在於人心已散,不必等待董卓曹操了。及至大亂已成,名豪大俠,州郡守將,風起雲聚,四處舉兵,漢代的複雜體系,在主軸解紐之後,中國分裂爲五六個競爭單位,歸結爲三國分立……這種發展,正是不穩定系統崩解爲若干次級系統的實例。

羅馬帝國是個龐大的帝國,他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第2張

西羅馬的崩解,也可作如是觀。羅馬由意大利半島上一個城邦起家,東征西討,逐步兼併了半島上的各邦,然後統一地中海沿岸,又北收高盧,東並兩河及尼羅河流域。羅馬軍團兵鋒所及,無不臣服。在這一大帝國內,羅馬並未建立西漢那樣的郡縣制度。羅馬的統治權,建立在戍守各地的武裝力量,及收奪各地資源的殖民政策與貿易活動。這一帝國,也有空間的中心與邊陲,也有層級的羅馬與屬地。但是,羅馬的複雜體系,可稱爲“擴散型”的結構,與漢代的“凝聚型”極爲不同。

擴散型的結構,離中心越遠,中央控制越弱,羅馬在各處的控制,都以城市爲據點。在意大利半島上,城市之間有密切的來往。地中海各地,如北非及北岸,則城市與城外,族屬與文化均不同,頗像中國周代的封建,有國野的截然劃分。地中海東部以及海東地區,原是希臘文化的世界,各屬地有其各自歷史傳統,羅馬人的戍軍及殖民者所建莊園之外,全是土著居民。這些地方,羅馬的控制,均須假手當地的勢力。舉例言之,猶太人也是羅馬百姓,但是猶太人治耶穌死罪,羅馬的總督置身事外,讓猶太人以猶太法律處置。這種次級系統,其原有的獨立性,遠較漢代州郡的自主性爲強。於是,一旦羅馬失去控制能力,這些次級系統自然紛紛脫幅,羅馬的複雜體系也就崩解了。

羅馬的統治結構,原由城邦制度演變而來。奧古斯都改共和國爲帝制,權力集中於皇帝。但是統治階層的參議院議員,其家族都是富貴顯赫的上層。舊日羅馬擔任騎士的士族,服公職及兵役,但是不易有晉入上層的機會。這一統治階層的內部分歧,其彼此隔絕,也迥異於漢代察舉製作爲上下溝通的情形。羅馬各地城市,有市民階層,城外則是農莊主人與辛苦勞作的農民。這三者之間,也缺少了社會流動的機制。於是羅馬上下之間,本少交流,其結構是相當鬆散的。

羅馬以殖民與戍軍維持這一複雜體系於不墜,又以貿易將羅馬生產的酒與橄欖油,換取各處資源。羅馬不斷擴張,壯者從軍,內地生產只能由奴隸擔任。羅馬越是開疆闢土,其本土人口與總人口的比數越小;戍守在外的軍團越多,留在本土的人口越少。這一擴散型的體系,終於外強中乾,枝強幹弱,一旦本土小有變動,各地必定尋求自主。羅馬建立東都,原爲有效的控制東土。然而,東都皇帝的利益在東方,漸漸不再支持西都的本土。於是,東羅馬漸成爲希臘化的另一勢力,不但不是羅馬犄角支援,反而割裂帝國據地自雄。東羅馬在西羅馬覆亡之後,又延祚將及千年,其實已是另一政治體系。

從東漢與羅馬帝國的崩解的比較,可知各種天災、人禍、內憂、外患,都是崩解過程中的因與緣。兩者崩解的原因,都在其結構方面,是不夠穩定的次級系統,勉強系附於主系統,一旦內部各成分彼此不能協調,即是失去運作功能。主系統失去控制能力,複雜體系也就崩解爲若干獨立的次級系統。漢代中國有一個相當整合的市場網絡,將全國農業與製造業經濟有機的聯繫於整體的流動轉輸。這一經濟體系,也可以分裂爲若干獨立的次級系統。然而,中國是一整片土地,南北東西,互通有無,則彼此互利。各個獨立系統,若沒有外來力量的干預,終於還會整合爲一個籠罩全國的龐大體系。這一現象,加上儒家文化的滲透各地,中國的龐大複雜體系,雖經過中古的崩解,還是越來越凝聚,成爲穩定的結構。

相對於漢代的情形,羅馬的世界,也有互通有無的經濟網絡。製造業大多在城市之內。城鄉之間少有共同的利益。羅馬各行省與各屬國,都有其自己四周的經濟圈,不必依賴於羅馬帝國的交易網。加上在基督教成爲正統後,羅馬文化不再是廣大地區的主流。基督教文化能夠整合地中海世界,甚至能擴散到歐洲及中東地區。但是基督教會與帝國政權,分多合少。是以羅馬崩解後,地中海世界有天主教與東正教兩個是可以取代帝國的教會秩序,卻不是羅馬帝國政治體系的延續。

兩個帝國崩解的表面現象相似,兩者結構又不相同。似乎崩解之原因,均在結構本身核心部分有了分裂,遂不足以維繫不十分穩定的次級系統。但是凝聚型的結構,終於有複合的能力,擴散型的結構則一旦分散,即不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