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徽州民居作爲徽派三絕之一,那麼它爲何能享譽海內外?

徽州民居作爲徽派三絕之一,那麼它爲何能享譽海內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徽州民居,是徽派三絕之一,指徽州地區的具有徽州傳統風格的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也稱徽派民居,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徽州民居作爲徽派三絕之一,那麼它爲何能享譽海內外?

徽古民居建築之所以享譽海內外,成爲徽派,一方面是他保留的完整性,風格的統一性,造型的多樣性,形式的藝術性;另一方面在於他有着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徽州人崇尚自然美,追求人與自然高度的和諧和統一。這就集中體現在徽州建築的風水美。

在古徽州,幾乎每個村落都有一定的風水依據。或依山勢,扼山麓、山塢、山隘之咽喉;或傍水而居,抱河曲、依渡口、汊流之要衝。有呈牛角型的;如婺源西坑;呈弓型者,如鶩源太白司;有呈帶狀的,如鶩源高砂;有呈之字型的,如鶩源梅林;有呈波浪型的,如黟縣西遞;有呈雲團聚型的,如歙縣潛口;有呈龍狀的,如歙縣江村;還有半月型、丁字型、人字型、口子型、方印型、弧線型、直線型等。形態各異,氣象萬千。

在徽州古民居建築中,儒家嚴格的等級制度,以及尊卑有別、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觀表現的也十分明顯。 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是徽州民居的又一典型特點。徽州古民居,大都依山傍水,山可以擋風,方便取柴燒火做飯取暖,又給人以美感。村落建於水旁,既可以方便飲用、洗滌,又可以灌溉農田,美化環境。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較窄,白色山牆寬厚高大,灰色馬頭牆造型別致。

徽州民居作爲徽派三絕之一,那麼它爲何能享譽海內外? 第2張

這種結構,節約土地,便於防火,防盜,降溫、防潮,使各家嚴格區別,房子的白牆灰瓦,在青山綠水中,十分的美觀。徽居的天井,可通風透光,四水歸堂,又適應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樸素心理。

舊時徽州城鄉住宅多爲磚木結構的樓房。明代以樓上寬敞爲特徵。清代以後,多爲一明(廳堂)兩暗(左右臥室)的三間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進。

大門飾以山水人物石雕磚刻。門樓重檐飛角,各進皆開天井,通風透光,雨水通過水梘流入陰溝。俗稱“四水歸堂”,意爲“財不外流”。各進之間有隔間牆,四周高築防火牆(馬頭牆),遠遠望去,猶如古城堡。一般是一個家庭之繫住一進,中門關閉,各家獨戶過日子。中門打開,一個大門進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區氣候溼潤,人們一般把樓上作爲日常生活的主要棲息之處,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遺風。樓上廳屋一般都比較寬敞,有廳堂、臥室和廂房,沿天井還設有“美人靠”。

徽州古民居村落選址、佈局和建築形態,都以周易風水理論爲指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對大自然的嚮往與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築羣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精髓。村落獨特的水系是實用與美學相結合的水利工程典範,深刻體現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其“佈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爲國內古民居建築羣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