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朝真的一直在吃隋朝糧食,甚至還吃了五十年之久嗎?

唐朝真的一直在吃隋朝糧食,甚至還吃了五十年之久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直以來,關於隋朝和唐朝一直有着一個令人頗爲匪夷所思的理論——唐朝的農業遠不如隋朝發達,貞觀之治遠不如開皇之治,其證據之一就是唐朝一直在吃隋朝的糧食,甚至還吃了五十年之久。

那麼問題來了,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唐朝真的吃了隋朝五十年的糧食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這個事情,其實還真的不是空穴來風,那麼到底這個理論出自哪裏呢?我們看看貞觀十一年給事中馬周的記載:“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且以近事驗之,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都積布帛,而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爲國家之用,至今未盡。”

唐朝真的一直在吃隋朝糧食,甚至還吃了五十年之久嗎?

這裏所提到的一些事情應該給大家稍微解釋一下,馬周先生表示:自古這個國家興亡,和積蓄了多少(錢糧財寶)沒啥關係,這個隋朝當年在洛口倉囤積了海量的糧食,結果全送了李密了,在洛陽囤積了海量的布帛,全送了王世充了(當時布帛基本等於錢),其中西京長安(隋大興城)的存儲倉庫至今都沒用完。

這段話也就成了這個理論的重要論據之一,其實類似的話還真的不是第一次提出,之前貞觀二年,李世民先生就親自提出過所謂的“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飢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根據李世民自己的說法,隋朝的糧食足可以供給天下五六十年,可以說是中國農業社會從來不可想象的景象。

那麼這些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其實這裏存在三個很重要的問題:

1、古人論據的不嚴謹

2、隋朝糧食儲備確實多

3、信息瞭解不全面。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深度解析一下這三個問題,到底都是如何產生的。中國社會記載上面亙古不變的一個規律就是——年代越久遠,越容易離譜。

唐朝真的一直在吃隋朝糧食,甚至還吃了五十年之久嗎? 第2張

關於第一個問題,古人論述的時候,經常有一個特色就是誇張。

《舊唐書·劉世龍列傳》:時草創之始,傾竭府藏以賜勳人,而國用不足。這裏所說的是李淵剛入長安時候的情況,當時李淵進入長安爲了籠絡功臣之心將府庫之中的所有儲備都用於賞賜,但是儲備實在是太少了,根本不夠。那麼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西京府庫,亦爲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其實似乎根本就不成立,畢竟李淵時期儲備就已經盡了,更別提李世民時期了。

但是這裏估計大家可能會提,這裏說的是賞賜的錢財,那估計是用盡了,但是馬周說的可能是西京長安儲備的糧食啊。就這一條,我們不妨先看看唐朝關於糧食儲備的規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其後洛、相、幽、徐、齊、並、秦、蒲州又置常平倉,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溼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於令。”也就是說,唐朝規定,粟和米的儲藏上限分別是9年和5年,但是從隋朝滅亡(619)-貞觀十一年(637)中間可是經過了18年,這糧食早就過期了,講道理即便是現代的儲藏糧食的手段,這麼長的時間也是完全不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