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朝的科舉爲什麼那麼難?與當時的選拔制度有什麼關係?

唐朝的科舉爲什麼那麼難?與當時的選拔制度有什麼關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唐朝的科舉,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如果你是唐朝子弟,科舉容易嗎?

科舉制在唐朝逐漸完善,大量人才經由科舉入朝爲官,爲後世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大唐新語》中就曾記錄過武則天時期的科舉盛況:“則天初革命,大搜遺逸四方之士,應制者向萬人。”由此唐朝科舉制的盛況。但即使如此,在唐朝中舉也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大唐前後近三百年,進士開科264次,但總錄取人數不到七千。即使是武則天時期大力發展科舉,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中舉的人數僅比貞觀年間多一倍而已。由此可見當時科舉之難不亞於如今的高考。其實唐朝“高考”這樣難,和當時的選拔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唐朝的科舉爲什麼那麼難?與當時的選拔制度有什麼關係?

與唐朝的考試項目有關

唐朝的考試科目分爲常科和制科。制科是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考試稱制科。而常科則是每年固定舉行的,有50多種考試項目。此外,武則天時期,除了文舉之外還增設了武舉。儘管考試的科目如此之多,但是錄取率十分的低。常科中秀才科最難考,唐太宗時期就出現過一個秀才也沒有的情況。後來唐朝時期秀才科就曾被廢棄過。

唐朝考試的項目多,考試的範圍也廣,從經文到時事政治,從歷史法律到民生,從文學到算學等等,而且不僅考儒家,還考道家。並不像明清時期只考八股文,內容只從四書五經中出。唐朝學子要學習的內容十分的廣泛,自然考試的難度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樑朝的昭明太子編的《文選》,常作爲考試的內容之一。杜甫曾過說“《文選》爛,秀才半”。

唐朝的科舉爲什麼那麼難?與當時的選拔制度有什麼關係? 第2張

除考試成績外還有考量

考官的評價。在科舉考試前後,考生是要遞“投名狀”的。考官對一個考生的喜好可以說決定了考生這次考試的命運。著名的《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就是去打探考官的喜好。武則天時期增設過殿試,就是由皇帝親自來考量考生。

詩的好壞。有人曾說唐代是以詩來選官的。這話其實不也全錯。唐太宗時期僅僅考默寫和策論,唐高宗李治認爲這樣選拔過於死板,無法真正的考量出一個考生的實力,故增加考詩文這一方式。如果一個考生不過,其他都考的好也沒有辦法考中。

出身。雖說,唐朝考試世人皆可報名,但在當時的農業社會,士、農、工、商。士和農這兩個階層最受歡迎。商人沒有參加考試的資格。還有吏(衙門裏的辦事員、警察、執行刑罰的人等)、和尚、道士,加上犯過罪被流放的人這些人皆不可參加科舉。

外貌。一個人即使再有才學,如果品貌過於醜陋,則不能錄用。其次選人還有四個標準:一看人的體格相貌;二聽人的語言對答;三看人字寫得如何;四看人文章是否通順。另外還要看人的品格,如果德行不過關,四個標準符合也不行。

科舉考試存在的弊端

推薦人的身份直接影響考試結果。當時考生流行一種“行卷”的探路方式。所謂“行卷”就是考生將自己的文章進行編輯整理選出得意的代表作,向京師的權貴推薦,權貴再向主考官推薦,這樣考生就更容易考中。白居易就曾受到過“行卷”的好處。但往往根據的權貴身份就定了考生的名次。據傳,王維就曾爲了考的第一名,扮作伶人在太平公主的宴會上推薦自己的作品。太平公主讀到“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後立刻找到主考官,將原先定好的張九皋改爲王維。這一舉措足以看出科舉考試出現的弊端。

唐朝的科舉爲什麼那麼難?與當時的選拔制度有什麼關係? 第3張

舉薦制度的侷限性。當時的考生參加考試是需要由當地的官員進行舉薦的,這就導致了人才的遺漏。地方官員舉薦考生考試,如果被舉薦的考生們一個都沒有中,官員就會受到懲罰,導致能被舉薦的考生人數大幅減少。儘管後來武則天時期允許自薦,避免有才能的人遺漏。但這樣的舉薦制度依然存在很大的弊端。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唐朝參加科舉,其困難程度更甚於如今的高考。而且由於唐朝的科舉制度不完善,導致寒門學子要通過科舉入朝更是難上加難。但受當時科舉制的影響,唐朝的文化進入了“黃金時代”。很多的文人墨客脫穎而出,爲古代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