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唐朝科舉制度下那些鮮爲人知的事

揭祕:唐朝科舉制度下那些鮮爲人知的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我們來聊聊,唐朝的科舉制度下那些鮮爲人知的事。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隋朝確立了以試策取士的科舉制度,但隋朝二世而亡。唐朝建立後,科舉制度得到進一步發展,具體規定日益完善,成爲人才選拔的重要途徑。

科舉在唐代稱爲貢舉,考試分爲制舉與常舉兩種。

制舉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不定期考試,科目往往臨時設置,著名者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通墳典、詳明政術、軍謀宏遠等科,目的在於召求急需人才,平民及官吏皆可應試。考中後,有官者升遷,無官者由吏部授官。制科不常舉行;每次錄用人數也較少,多者五六人,少則一二人。

揭祕:唐朝科舉制度下那些鮮爲人知的事

常舉是由中央統一舉行的定期考試。具體事項如下:

1.考試時間:每年冬季十一月開始報名,考試時間一般爲每年的一、二月的某天。

2.招考對象: 由國子監所屬各學(官辦學校)報送者稱爲“生徒”;未入學館(自學成才),經州縣考試及格後, 由州縣貢進者稱爲“鄉貢”。

3.考試地點:一般都在京城長安舉行,中唐以後,也有時分別在長安、洛陽兩都舉行,這時便稱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爲“知兩都”。

4、報考程序:一、舉子們到達京城後,先要到尚書省有關部門“疏名列到”,即辦理報到手續;二、上“文解”,即由地方官府發給舉子的推薦證件,還有“家狀”,即由舉子本人填寫的籍貫、三代名諱等方面的家庭狀況表。這裏要插一句,唐代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須檢核鄉里名籍,“刑家之子、工賈殊類”以部曲、雜戶、奴婢無權應舉。也就是說在唐代有一大批人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三、接下來還要“結款通保及所居”。要求舉子們以三人爲一組來相互擔保,並寫明在長安城的暫時住所。四、準備參加兩項集體活動。一項是在元旦節那天參加由皇帝接見的儀式,另一項是由國子監舉行的拜謁孔子像的儀式。

4.考試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道舉、童子等科。其中秀才科很快就被廢除了,常設的是明經和進士兩科。明經考試的內容有帖經、經義、時務策等,“帖經”就是將書本上的某行貼上幾字,要求應試者將貼住的字填寫出來,類似現在的填空題。“經義”相當於現在的簡答題,是一種簡單的對經義的回答。“策問”是比帖經、墨義高一層次的考試方法,大概與現代的論述題相近。“帖經墨義”由於簡便易行,側重於儒家經典的背誦,一般在應試時常常要問三五十條,更甚者問至一百條之多方可通過。進士考試的內容在高宗前僅爲時務策,後來加試帖經、詩賦,“詩賦”是爲克服考生存在的多背誦經義和舊策,而缺乏真學實才的現象,後逐漸以詩賦爲主,成爲進士錄取的主要標準。

4.考試結果:經義全賴背誦,詩賦則需要發揮,因此,中明經易,中進士難。明經及第比例爲十分之一二,進士及第比例爲百分之一二,相差懸殊,所以,當時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爲“狀元”,衆人視爲“登龍門”,進士及第雖難,及第後卻易於升遷,有“士林華選”之稱,以至“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爲美。”

我們熟悉的“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都沒有中過進士。在唐代有名的詩人裏面,下面幾位中過進士,其中僅王維和賀知章考取過狀元,

白居易: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中進士

王維: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中進士

韓愈:貞元二年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連續三次均落第,貞元八年(公元972年)第四次才中進士

柳宗元: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進士

劉禹錫: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進士——與柳宗元同科

李商隱:公元813年出生,25歲進士及第(公元838年)

杜牧: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中進士

孟郊:公元797年,終於在第三次科舉考試中,以進士身份受到了統治者的欣賞。並寫下了一首名揚千古的《登科後》,表達內心的狂喜。

從622年到907年的,有史記載的唐朝狀元一共有150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此外,我們熟悉的書法大家柳公權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狀元。他精於楷書,也擅長行草書,和唐代另一大書法家顏真卿並稱“顏柳”,歷史上還把他和唐代歐陽詢、顏真卿、元代趙孟稱爲我國“楷書四大家”。

李白和杜甫雖然沒有中過進士,但都當過官,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科舉選官剛剛起步,舊有的推薦人才模式依然沒有根除,故隋、唐初期,人才的選拔,除了科舉取士之外,重要官員的推薦機制依然有效,將自己寫的文章投送到朝廷大官的家中,如果得到賞識,就會被推薦進入朝廷爲官。

李白就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是通過別人推薦在唐玄宗身邊當了供奉翰林,也就是隨侍皇帝身邊寫文章的。杜甫在天寶年間李林甫當權時,參加了科舉考試,結果落第。後來安史之亂爆發,他投奔到鳳翔行在,被肅宗授爲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後又因觸怒肅宗,被貶到華州(今華縣),幾經輾轉,最後到了,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

此外,這種推薦機制的存在,也使得唐代科舉考試製度不夠嚴密。

因爲唐朝士子可以提前把所寫詩文裝裱成卷軸,呈送給主司或者有名望的達官貴人,得到他們的讚譽併爲之推薦。這種方法剛開始對發現人才確實有用。

比如白居易把自己的詩文給顧況,顧況當時已是有功名的名士,顧看到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意思說京城裏物價很貴,混個飯吃並不容易,後來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聯時,大爲激賞說:“道得個語,居亦易矣。”白居易果然20出頭就考中進士了。

但這種推薦總免不了要看情面,到後來就會有人走後門,過去叫“請託”“通關節”,所以無才無能者也能靠推薦取得科舉功名,導致科舉制的權威性大打折扣。而且“公薦”之風盛行,考生與薦舉官通常會結成門生與座主關係,他們各自爲陣,爭權奪利,由此造成了朝政混亂、政治腐敗。

中唐時,在“公薦”之風盛行的背景下,發生了科舉史上著名的“雙李之爭”。

公元736年,也就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又一年省試(所謂省試,是指唐初時期,科舉考試由吏部負責,而吏部的上級主管部門是尚書省,故爲省試。)這一年省試主考官爲吏部考功員外郎李昂,這裏提一下,李昂是開元二年狀元及第,並寫出了著名的《從軍行》,也是非常有才華的,但這個人性格比較直,在面對省試考生的演講大會上鄭重強調“文之美惡,悉知之矣,考校取捨,存乎至公,如有請託於時,求聲於人者,常首落之。”意思是本次考試全靠真才實學,妄想靠人情推薦博取科舉功名;如果有考生膽敢違此規定,送禮說情,將把此考生推至衆人面前令其出醜。但有一個考生李權,抱着僥倖心理,想通過李昂的老丈人的推薦,讓李昂給開個後門。但李昂就看不慣這個行爲,不僅把推薦信撕碎,還訓斥李權不守規矩,事後他立即把考生全部召集起來開會,當衆指名道姓說李權不守規矩。還說近日要舉行一個文章分析交流活動,希望大家積極準備。李權心知肚明,你這不就是要批判我嘛,事已至此,李權豈能任人欺負,他日夜苦讀李昂的詩歌,就等那一天的到來。且說到了主考官李昂指定的那日,所有參加省試的考生都齊聚一堂,李昂開始當衆評析李權的文章。當然李昂的本意也不是評析考生李權的文章,是想進一步批評李權走後門的這個行爲,把李權當典型,殺一儆百,徹底制止這種行爲。等主考官李昂說完之後,考生李權上場了。李權先是表示感謝,表示提出的問題全部接受,並且保證回去後一定好好努力。但是接着,李權話鋒一轉,說自己爲了取得進步,把李昂大人的文章苦讀了好多遍,並問道,“耳臨清謂洗,心向白雲閒”這首詩是大人你寫的吧?李昂說:“這詩是我寫的。”李權接着說,“各位應該都很清楚這個典故,前面那句話是講賢人許由的,堯年老打算把天子之位禪讓給許由,但許由感到這個話侮辱了他的耳朵,趕緊跑到渭水之畔清洗耳朵。此即‘耳臨清渭洗’,那麼,李大人,當今皇上年富力強,沒有準備把皇位禪讓給你的意思,你爲什麼要洗耳?莫非你有異心不成?”

揭祕:唐朝科舉制度下那些鮮爲人知的事 第2張

古代文字含義豐富,隨便只要能夠聯繫起來,很多歧義就會出現,莫須有的罪名就有了。根據李權的解釋,李昂這句詩在古代的語境中,就可以解釋其有篡奪之心。雖然李權的引申,多有牽強,如果皇帝是個疑心病嚴重的人,很有可能會引發一場地震。李昂別說自己的命不保,九族之命都有危險。

於是,李昂聽了這話,非常恐懼,並且向上級申訴,說李權狂妄,李權被捕,上報朝廷。皇帝令刑部處理,因皇帝並未深究,刑部也就從寬處理。但經此一案,原本狀元出身,該有更好前程的李昂,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也導致其仕途平平,最後也不過官拜吏部郎中

之後,唐玄宗組織多次朝會,討論科舉考試中考生挑戰主考官的問題。朝議結論是:“位輕不足以臨多士。”主考官的級別太低,一個從六品小官主持全國大考,鎮不住局面。於是,開元二十五年(737年)之後,朝廷下發詔書,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相對於從六品的吏部考功員外郎,禮部侍郎是正四品下,級別就高很多了。這次改革看起來沒什麼,卻自後成爲“永制”,一直到清亡,科考考試都是由禮部負責之制,再無變更。

此外,在唐代,考中進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下一步還要經過吏部銓選,銓選項目包括身(體貌壯偉)、言(言詞辯正)、書(楷法遒美)、判(文理優長),選試合格後,方得授官。選試通過後獲得的官職並不高,即便是進士、明經,所授官位也無非八、九品,但是從此便成爲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一員了。如果選試未能通過,則可求當權官僚爲之“論薦”,即向朝廷保舉求官。再不成,便到藩鎮節度使處去做幕僚,過一定時間爭取被保舉得官。

唐代文學家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參加吏部選試,都未能通過。於是他便去請求宰相賈躭、趙憬等人爲之論薦,但是那些當權者不賞識他,不肯幫忙。韓愈只好離開長安,到宣武軍節度使董晉的麾下去做幕僚。以後由董晉薦舉,才被授予祕書省校書郎等官。

選試也分爲博學宏詞(文章寫的好)、拔萃(司法案件的判辭寫的好) 等名目。例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中進士後,便是以“博學宏詞”授官“集賢殿正字”;大詩人白居易中進士後,是以“拔萃”得任“祕書省校書郎”的。

通過梳理,我們會發現唐代科舉考試還有諸多不合理、不完善之處,但與九品中正制相比,科舉制度畢竟使官吏選拔有了一個較爲公平的途徑。通過這個途徑,統治者得以在更廣的範圍內蒐羅人才。科舉制度的實行,使得統治階級內部關係進一步理順,統治基礎進一步擴大,同時也促使官僚體制走向成熟,促使皇權通過控制士大夫階層而走向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