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明德馬皇后堪稱當世典範,德才兼備,容貌品行俱佳

明德馬皇后堪稱當世典範,德才兼備,容貌品行俱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德皇后馬氏,伏波將軍馬援的小女兒,漢明帝劉莊的皇后。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十歲撐起整個家,孝順小心,文靜溫柔有禮數。

漢明帝劉莊的馬皇后,一生堪稱完美圓滿,唯一遺憾的是竟然沒有留下名字。馬氏幼年生活並不算太好,當將軍的父親埋骨黃沙,他的早逝帶來了妻子的傷心過度,一病不起,當時只有十歲的馬氏照顧母親的同時,還要管理家事,管教僕人,大大小小的事情處理的都非常好,像成年人一樣周到得體。不過她也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在生病,母親請人爲她看相,相士說她雖看起來是病了,但未來貴不可言。

獨自支撐家庭的馬氏其實也很辛苦,因爲她的父親戰死沙場,家庭沒有了支柱不說,不但沒有榮譽,反而還被人誣陷,馬家的情況一天不如一天。她的堂兄擔心她,也對小人的作爲感到憤怒,就向皇帝上書說明情況,並說馬氏姐妹“孝順小心,文靜溫柔有禮數”,希望可以入選東宮。於是當時十三歲的馬氏就到了太子宮裏,侍奉當時的太后陰麗華。

前面說過馬氏性格非常好而且很有能力,在太子宮裏的時候和其他妃嬪來往相處都很熱情得體,侍奉太后也禮法皆備,很受大家歡迎,當然,太子劉莊也很喜歡她(這樣的女孩子誰不喜歡啊)。

明德馬皇后堪稱當世典範,德才兼備,容貌品行俱佳

入宮爲後,待養子如親生,大度公正又溫順恭謙。

後來太子登基,馬氏封爲貴人,當時有另一個妃嬪生下了兒子劉炟(da四聲!),因爲馬氏沒有孩子,皇帝劉莊就讓她來養育劉炟,其實這也是對她信任的一種表現。馬氏小時候有人給她相面時就說,她未來有孩子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好好養育別人的孩子會比自己親生孩子更強。也不知道是不是處於這個原因,反正馬氏對劉炟比親兒子還好。

馬氏精心教養撫育愛護劉炟,劉炟也是天生孝順淳樸(當然我認爲這“天生”裏也少不了教育得當的作用吧),所以這一對不是親生的母子反而母慈子孝,格外融洽,這在親情淡薄的皇室裏也是很少見的。最後有關官員提出該立皇后的時候,馬氏在後宮身份地位高,又和一衆妃嬪相處的都好,人緣非常好,再有太后陰麗華出面說馬氏德行堪屬後宮第一,馬氏就這樣毫無爭議地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成爲皇后之後,馬氏一樣奉行節儉,自己穿布衣,對後宮衆人卻大方溫和,有妃嬪得到皇帝寵愛的她也爲之欣慰,並且給寵妃獎賞(疑惑臉,這位皇后真的都不吃醋的嗎)。皇帝要出門,她就溫柔地提醒天氣,讓皇上注意身體,皇帝有事跟她商量,她說的話也都思慮周全,合乎時宜,因此她人緣一直都很好,皇帝也越發喜愛她,始終沒有冷落過她。

明德馬皇后堪稱當世典範,德才兼備,容貌品行俱佳 第2張

拒封外戚,以自己行爲做表率,當世典範也。

西漢時期幾次朝綱不穩,都是外戚干政的原因,但是皇帝封賞自己舅舅又似乎成了一個傳統,不封好像也說不過去,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到了後來漢明帝劉莊去世,劉炟繼位之後,馬氏成爲太后,劉炟要給馬氏的族人封侯,馬氏堅決的拒絕了。但是朝廷裏還是有大臣上奏請求說給馬氏兄弟封侯啊,馬氏就十分嚴厲地說:

我馬家的道德不能敗壞,他們於我朝無大功,我已經拒絕了給他們封侯,再提起這件事的大臣,就是想獻媚討好我,從而獲得什麼好處而已,你們好好考慮。能把話說得這麼堅決,可見馬氏的內心是真的非常正氣的,嚴格遵循禮法,並且不想讓自己家族成爲勢力大的外戚,影響朝綱。

後來數年裏,皇帝劉炟又說了好幾次給舅舅封侯,馬氏仍然堅決地拒絕,皇帝的三個舅舅在中間也十分爲難,最後就折中只接受了一個空爵號而不要封地賞賜,馬氏聽說了之後就又講了一大段道理,她的三個兄弟只好又辭退了爵位回家了。乍一看我們可能會覺得馬氏有些嚴苛的不近人情了,但實際上她正是出於對朝廷,對皇室,對天下大任的考慮才這樣做,當之無愧是大義之人。

明德馬皇后堪稱當世典範,德才兼備,容貌品行俱佳 第3張

史上第一位女性史學家,德才兼備,容貌品行俱佳。

除了性格方面的優秀之外,馬氏還是史上第一位女性史學家,她所親自撰寫的《顯宗起居注》是史上最早記錄皇帝言行的作品,比我們所熟知的班固補寫《漢書》還早了二十多年。性格極好,品行極端,又愛讀書善背名著,還能自己寫記載,這樣的女子在哪個時代都是十分罕見的。

說容貌,馬氏除了臉蛋好看之外還有高瘦的身材,還有一頭烏黑秀麗的長髮;說性格,馬氏溫柔體貼、大義公正;說品行,馬氏端莊不妒、勤儉恭謙、知書達理、以身作則、不漲外戚,爲國爲民着想……她的丈夫劉莊連朝政大事都常與她商量,因爲她思慮周全說話又不偏頗,新皇帝上任也經常請她指導自己做事,可見她所受到的尊重。

這樣的皇后,別說漢明帝劉莊了,哪個皇帝遇到了不喜歡啊?所以帝后相敬如賓,恩愛不疑,互相信任,攜手一生,這麼好的例子,後世的皇后們也沒有多學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