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對齊桓公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後世對齊桓公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在位共42年,他是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母爲衛姬。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姜小白早年在鮑叔牙保護下,逃到莒國避難。在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去後,搶先回國,奪取君位。任內勵精圖治,起用管仲爲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齊國逐漸強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平定宋國內亂,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滅掉譚、遂、鄣等小國,成爲第一個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開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病死。

軼事典故

管仲拜相

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爲支持糾繼位,管仲曾以箭射小白,小白詐死,提前回國繼位,成爲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小白做了國君,鮑叔牙舉薦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於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爲相。管仲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齊國的霸業,而齊桓公也成爲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個霸主。

後世對齊桓公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麼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裏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着人馬出了迷谷。

風馬牛不相及

齊國征伐楚國,楚國派人對齊軍說:“你們在極北,我們在極南,真和放佚馬和牛,牝牡不能相誘相逐是一個道理,不料你們會來我們這裏,究竟爲了什麼呢?”

庭燎招士

春秋時期天子和國王在接待外國使者或商討國家大事時,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這是最高規格的接待禮儀。齊桓公因求賢若渴而“庭燎招士”,但一年過後,沒有一個賢士前來。這時,東野那裏有個地位低下的人求見,齊桓公很高興地登堂接見,他問來人有何才能,來人回答:“我會九九算術。”桓公譏笑說:“會九九算術也能算一技之長嗎?齊國這樣的人到處都是。”來人回答道:“大山不拒絕細小的石頭,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絕細小的溪流,所以才成爲大海,九九算術不算什麼,但您如果對我以禮相待,還怕比我高明的人不來嗎?”桓公深感有理,便設庭燎之禮接待來人。果不其然,一個月後四面八方的賢士接踵而至。

喜形於色

齊桓公上朝與管仲商討伐衛的事,退朝後回後宮。衛姬一望見齊桓公,立刻走下堂一再跪拜,替衛君請罪。

桓公問她什麼緣故,她說:“妾看見君王進來時,步伐高邁,神氣豪強,有討伐他國的心志。看見妾後,臉色改變,一定是要討伐衛國了。”第二天桓公上朝,謙讓地引進管仲。管仲說:“君王取消伐衛的計劃了嗎?”桓公說:“仲父怎麼知道的?”管仲說:“君王上朝時,態度謙讓,語氣緩慢,看見微臣時面露慚愧,微臣因此知道。”

齊桓公與管仲商討伐莒,計劃尚未發佈卻已舉國皆知。桓公覺得奇怪,就問管仲。管仲說:“國內必定有聖人。”桓公嘆息說:“哎,白天工作的役夫中,有位拿着木杵而向上看的,想必就是此人。”於是命令役夫再回來工作,而且不可找人頂替。不久,東郭垂到來。管仲說:“一定是這個人了。”就命令儐者請他來晉見,分級站立。

管仲說:“是你說我國要伐莒的嗎?”東郭垂回答:“是的。”管仲說:“我不曾說要伐莒,你爲什麼說我國要伐莒呢?”東郭垂回答:“君子善於策謀,小人善於推測。這話是小民私自猜測的。”管仲說:“我不曾說要伐莒,你從哪裏猜測的?”東郭垂回答:“小民聽說君子有三種臉色:悠然喜樂,是享受音樂的臉色;憂愁清靜,是有喪事的臉色;生氣充沛,是將用兵的臉色。前些日子臣下望見君王站在臺上,生氣充沛,這就是將用兵的臉色。君王嘆息而不呻吟,所說的都與莒有關;君王手所指的也是莒國的方位。尚未歸順的小諸侯唯有莒國,所以猜測要伐莒。”

後世對齊桓公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2張

人物評價

宰孔:“齊桓公益驕,不務德而務遠略,諸侯弗平。”

司馬子魚:“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侯,義士猶曰薄德。”

晏子:“能長保國者,能終善者也。諸侯並立,能終善者爲長;列士並立,能終善者爲師。昔先君桓公,方任賢而贊德之時,亡國恃以存,危國仰以安,是以民樂其政而世高其德,行遠征暴,勞者不疾,驅海內使朝天子,諸侯不怨。當是時,盛君之行不能進焉。及其卒而衰,怠於德而並於樂,身溺於婦侍而謀因於豎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胡宮而不舉,蟲出而不收。當是時也,桀紂之卒不能惡焉。

《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不能終善者,不遂其國。”

叔向:“齊桓,衛姬之子也,有寵於僖公,有鮑叔牙、賓須無、隰朋以爲輔,有莒、衛以爲外主,有國、高以爲內主。從善如流、施惠不倦,有國,不亦宜乎?”

椒舉:“臣聞諸侯無歸,禮以爲歸。今君始得諸侯,其慎禮矣。霸之濟否,在此會也。夏啓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搜,康有酆宮之朝,穆有塗山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

左史倚相:“齊桓、晉文,皆非嗣也,還軫諸侯,不敢淫逸,心類德音,以德有國。近臣諫,遠臣謗,輿人誦,以自誥也。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備一同,而至於有畿田,以屬諸侯,至於今爲令君。桓、文皆然,君不度憂於二令君,而欲自逸也,無乃不可乎?《周詩》有之曰:‘弗躬弗親,庶民弗信。’臣懼民之不信君也,故不敢不言。不然,何急其以言取罪也?”

司馬侯:“齊有仲孫之難而獲桓公,至今賴之。晉有裏、丕之難而獲文公,是以爲盟主。”

孔子:“齊桓公正而不譎,晉文公譎而不正。”

後世對齊桓公的評價如何?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第3張

《國語·齊語》:①“四鄰大親。既反侵地,正封疆,地南至於祇祹陰,西至於濟,北至於河,東至於紀酅,有革車八百乘。擇天下之甚淫亂者而先徵之。” ②“即位數年,東南多有淫亂者,萊、莒、徐夷、吳、越,一戰帥服三十一國。遂南征伐楚,濟汝,逾方城,望汶山,使貢絲於周而反。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遂北伐山戎,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與諸侯於是飾牲爲載,以約誓於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西征攘白狄之地,至於西河,方舟設泭,乘桴濟河,至於石枕。縣車束馬,逾太行與闢耳之谿拘夏,西服流沙、西吳。南城於周,反胙於絳。嶽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而大朝諸侯於陽谷。兵車之屬六,乘車之會三,諸侯甲不解縲,兵不解翳,瞋無弓,服無矢。隱武事,行文道,帥諸侯而朝天子。” ③“桓公憂天下諸侯。” ④“狄人攻邢,桓公築夷儀以封之,男女不淫,牛馬選具。狄人攻衛,衛人出廬於曹,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無育,桓公與之繫馬三百。天下諸侯稱仁焉。於是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爲己動也,是故諸侯歸之。” ⑤“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故天下諸侯罷馬以爲幣,縷綦以爲奉,鹿皮四個;諸侯之處垂橐而入,捆載而歸。故拘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爲動者爲之動,可爲謀者爲之謀,軍譚、遂而不有也,諸侯稱寬焉。通七國之魚鹽於東萊,使關市幾而不徵,以爲諸侯利,諸侯稱廣焉。築葵茲、晏、負夏、領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於諸侯也;築五鹿、中牟、蓋與、牡丘,以衛諸夏之地,所以示權於中國也。教大成,定三革,隱五刃,朝服以濟河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是故大國慚愧,小國附協。”

《墨子·親士》:“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國而霸諸侯;越王勾踐遇吳王之醜而尚攝中國之賢君。三子之能達名成功於天下也,皆於其國抑而大丑也。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

《春秋公羊傳》:“南夷北狄交,中國不絕如線,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國。”

《春秋穀梁傳》:①“其授之諸侯何也?齊侯得衆也。桓會不致,安之也。桓盟不日,信之也。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車之會四,未嘗有大戰也,愛民也。” ②“齊人者,齊侯也。其曰人,何也?愛齊侯乎山戎也。其愛之何也?桓內無因國,外無從諸侯,而越千里之險北伐山戎,危之也。則非之乎?善之也。” ③“諸侯不得專封諸侯,雖通其仁以義而不與也。故曰仁不勝道。”④“何以不言桓公也?爲賢者諱也。項,國也,不可滅而滅之乎?桓公知項之可滅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滅也。既滅人之國矣,何賢乎?君子惡惡疾其始,善善樂其終。桓公嘗有存亡繼絕之功,故君子爲之諱也。”

孟子:“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