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李重進反叛爲何會失敗?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歷史上李重進反叛爲何會失敗?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匡胤是後周的一員大將,後來在陳橋驛發生了兵變,趙匡胤來了個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李將軍,您與當今聖上曾同朝爲臣,情同兄弟。如今,聖上承天意受禪建宋稱帝,顧念您久鎮淮南勞苦功高,故請您移鎮青州(今山東濰坊一帶)。聖上深恐遭您誤解,特賜您免死鐵券,派在下爲特使專程到此安撫將軍。望李將軍體察聖上體恤同仁之心!”

淮南節度使李重進聽完趙匡胤特使陳思誨這番花言巧語,心裏很是受用。他吩咐部下整治行裝,隨陳思誨回朝謝恩。部下走馬燈般勸諫他當心“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李重進權衡利弊,“爲左右所惑,猶豫不決。”

“將軍,您當年與他‘俱事周室,分掌兵柄。’如今他代周建宋,一山不容二虎,他豈能容你再掌兵權?且您是周室近親,更是他定點清除的目標。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魚死網破起兵抗爭!”心腹這番話,使李重進下定決心舉兵反叛。他扣押陳思誨,開始邁出武裝反叛趙匡胤的第一步。

李重進反叛的結果,自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爲,他輕信與猶豫的致命性格缺陷,決定了他必然失敗的結局。

(一)後周至親

李重進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郭威病危時,因外甥年齡比養子柴榮(即周世宗)大、年齡強且聲望高,擔心他滋生不臣之心,特意任命他爲顧命大臣,且當衆向柴榮下拜“以定君臣之分。”

李重進全心全意輔助周世宗,在“高平之戰”與“淮南之戰”中兩次立下奇功,堪稱後周定海神針。

“高平之戰”,是後周單挑北漢、契丹聯軍的決定國家命運的戰略大決戰。後周軍首戰失利,固守東側的兩員大將“望賊而遁”,將側翼暴露給聯軍。千鈞一髮之際,李重進頂住壓力“勒兵不動”堅守西側陣地,與趙匡胤緊密配合,捨生忘死與聯軍血戰,反敗爲勝。“諸將分兵追襲,(聯軍)殭屍棄甲填滿山谷。”

“淮南之戰”中,南唐軍把後周軍主動後撤誤判爲潰敗,“乃發兵三萬餘”及“戰棹二百艘”,氣勢洶洶反攻。李重進奉詔率部“進兵助之”,與友軍密切配合,對南唐軍完成反包圍,“一鼓而敗,斬首萬餘級,追奔二十餘里……降三千人,獲戈甲三十萬”,取得首場暢快淋漓的大勝。

李重進在壽春城北孤軍奮戰,因寡不敵衆準備撤軍時,趙匡胤如神兵天降途徑壽春,主動駐紮助戰,與李重進並肩作戰十餘日。李重進在趙匡胤力助下“兵威復振”,殺得“吳人大懼”,連續取得水陸大勝。他因面色黝黑殺氣騰騰,被南唐軍取個“黑大王”外號。

(二)高風亮節

後周軍佔領揚州城後,主帥因屢遭南唐軍反撲而“欲退師。”周世宗大怒,派姐夫張永德“率師援之。”張永德屯軍下蔡(今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與李重進互爲犄角,成爲友軍。

張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李重進是郭威的外甥,二人是一竿子就打得着的親戚,可就是尿不到一個壺裏。張永德素來看李重進不順眼,“與重進不協。”他經常在酒桌上肆無忌憚講述李重進的糗事和隱私。一次喝醉後,他污衊李重進“有奸謀”,使在場“將吏無不驚駭。”李重進當他撒酒瘋,懶得與他計較。張永德卻蹬鼻子上臉,密遣親信進京告發李重進有謀反之心。幸虧周世宗是個明白人,對姐夫的告密“不之信,亦不介意。”

李重進雖惱恨張永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慮及大敵當前,“二將俱握重兵”,如果相互猜忌乃至兵戎相見,對國家和個人都有害無益。於是,他主動放低身段,“遂自壽陽單騎直詣永德帳中”,在宴會上親手爲張永德斟酒,推心置腹道:“我和您都是國家棟梁和聖上親戚,理應同心協力輔助朝廷。我不知道哪裏做得不對,使您誤會我有反朝廷之意?”張永德幡然悔悟,當面道歉,二人冰釋前嫌,“二軍皆安。”

南唐中主李璟得知李重進與張永德有嫌隙,立刻暗中派人攜帶蠟書求見李重進,信中極盡挑撥離間之能事,對李重進封官許願“啖以厚利”。李重進不爲所動,轉手將密信附在表章內上交朝廷以明忠心。李重進還將極力攛掇他擁兵自重的好友出賣給朝廷,致使好友被周世宗找藉口誅殺。兩次告密,足以證明李重進對朝廷的忠誠。

周世宗攻取南唐江北十州、逼得李璟主動獻出四州且“請畫江爲界”後,率全軍回師時,特留李重進戍守剛納入版圖的淮南十四州,並令名將宋偓率水師在長江沿岸巡防。李重進駐守揚州,宋偓巡防江岸,一靜一動,共同替後周苦心經營淮南。

(三)高舉叛旗

趙匡胤代周建宋後,先摘除李重進的“侍衛都指揮使”烏紗帽,繼而令他離開淮南“移鎮青州。”

歷史上李重進反叛爲何會失敗?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李重進嗅出陰謀味道,內心“愈不自安。”從晚唐始,各地節度使便在自己一畝三分地上佔地爲王,享有極大的軍權和行政權,成爲封建割據的頑疾。節度使被調動,往往是不被信任或被猜忌的前奏。因此,李重進接到調令,理解爲老戰友要對自己下手,開始“陰懷異志。”

趙匡胤並未打算拿老戰友開刀,只是擔心李重進長期盤踞揚州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他深知李重進會因移防而惴惴不安,特派陳思誨攜帶御賜免死鐵券到揚州,“以安其心。”

李重進扣押陳思誨後,緊鑼密鼓“治城隍,繕兵甲”,同時“遣人求援李璟。”李璟當年被後周打得被迫“下令去帝號,稱國主”,奉後周爲正朔,早已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接到李重進的書信後,“懼而不納”,立即向趙匡胤告發。趙匡胤正在將信將疑之際,命中福星翟守珣從天而降。

翟守珣是李重進的心腹,更是趙匡胤的鐵桿粉絲。李重進“謀舉兵”時,翟守珣被派往潞州,說服節度使李筠在南北兩地同時反叛。翟守珣賣主求榮,半路潛入京城向趙匡胤告密。

趙匡胤神情凝重:“翟先生,如果我賞賜他免死鐵券,能得到他的信任嗎?”翟守珣搖頭:“‘重進終無歸順之志!’他想謀反,已經是‘和尚腦袋上的蝨子----明擺着!’官家賜他什麼都沒用!”趙匡胤憂心忡忡:“如果李重進陰謀得逞,我將面臨兩地分兵、顧此失彼的境地!如今,只能仰仗先生施行緩兵之計,竭力勸說他暫緩起事,待我解決李筠後再收拾他!”

翟守珣得到趙匡胤“許以爵位”承諾後回到揚州,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將李筠罵得一無是處,反覆勸李重進“養威持重,未可輕發。”李重進完全被他花言巧語欺騙,放緩謀反步伐,坐視趙匡胤順利平定李筠在北方的叛亂。

趙匡胤騰出手後,又接到宋偓證實“李重進謀以揚州叛”的密奏,終於派石守信“率禁兵討重進。”

揚州監軍安友規綜合各種跡象,判斷李重進謀反在即,於是不顧生命危險率數名親信拼死殺出揚州城,與朝廷大軍會合。李重進見紙已包不住火,索性將不願隨軍反叛的數十名將士捕殺祭天,正式宣佈反叛。

趙匡胤親切接見死裏逃生的安友規,探知李重進兵力部署詳情後,“遂親征。”大軍旅遊般接近揚州地面時,接到前線戰報:“經多日苦戰,揚州破在旦夕,希望聖上親臨城下鼓舞士氣!”趙匡胤率大軍直奔揚州城下,揚州城當日即被攻克。

歷史上李重進反叛爲何會失敗?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第2張

揚州城陷落前,李重進的左右勸他殺了陳思誨。李重進搖頭嘆息:“我馬上將率家族殺身成仁,殺了他有何好處!”言畢,“即縱火自焚。”李重進的心腹們悲憤交加,殺了陳思誨泄憤。

(四)性格悲劇

李重進身死名滅後,參與叛亂的親信數百人被趙匡胤按名單抓捕“盡戮之”,兒子與弟弟被在鬧市斬首示衆、哥哥“聞其叛,自殺”,更爲甚者,連在後周時勸他擁兵自重的舊友都被趙匡胤秋後算賬逮捕誅殺。李重進以害死全家的慘重代價,換來北宋從此以後的歌舞昇平。

李重進的悲劇,在於性格缺陷:輕信與猶豫。

李重進因傾心和猶豫昏招迭出。生生將一把好盤打得稀巴爛。他對出賣自己的內奸翟守珣言聽計從,與告密邀功的李璟眉來眼去,對朝廷監軍安友規心慈手軟,對巡防江面的水軍將領宋偓掉以輕心,對趙匡胤平叛後的心狠手辣估計不足,對自身實力估計過高......對一個死心塌地的反叛者來說,以上任何一條缺憾都足以致命。李重進起事後能熬到與趙匡胤對壘,已屬奇蹟。

因此,像李重進這樣容易輕信和猶豫的人,無論身處任何世代,做任何事情,都註定不可能成功!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