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如何評價陳平?關於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後世如何評價陳平?關於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陳平, 西漢王朝開國功臣之一,《史記》稱之爲陳丞相,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陳平喜讀書,有大志,才華橫溢。他原是項羽的謀士,卻不得重用。他在鴻門宴中遇見劉邦,認爲劉邦必成大器。此後他用聲東擊西之計將劉邦救出咸陽。他投奔劉邦後,謀劃“六出奇計”爲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先後被封爲戶牖侯和曲逆侯。公元前178年陳平去世,諡獻侯。

軼事典故

盜嫂受金,《史記》記載有人指摘陳平早年與其嫂通姦,被流放。通姦一事出自於《史記.陳丞相世家》。

周勃、灌嬰等都詆譭陳平說:“陳平雖然是個美男子,只不過像帽子上的美玉罷了,他的內裏未必有真東西。我們聽說陳平在家時,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裏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來歸附楚王;歸附楚王不相合,又逃來歸降漢王。現在大王如此器重,使他做高官,任命他爲護軍。我們聽說陳平接受了將領們的錢財,錢給得多的就得到好處,錢給得少的就遭遇壞的處境。陳平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作亂奸臣,希望大王明察。”

後世如何評價陳平?關於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人物總評

陳平的“六出奇計”爲劉邦奪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歷史典籍中給他總結的六種計策是:

第一、離間項羽、范增,楚勢由此頹衰。

第二、喬裝誘敵,使劉邦從滎陽安全撤退。

第三、封韓信王郊,使韓信耿心效命劉邦。

第四、聯齊滅楚,劉邦於是戰勝項羽。

第五、計擒韓信,使劉邦翦滅異姓王而固其劉家天下。

第六、解白登之圍,使劉邦脫離匈奴險境。

在劉邦病重期間,有人向劉邦告發樊噲要在其死後與呂后姐妹謀反以竊取大漢天下,劉邦聽後大怒,遣陳平與周勃去除死樊噲。但陳平認爲劉邦將不久於人世,呂后即將掌政,若殺掉樊噲(他是呂后的妹夫),必定遭到呂氏姐妹的怨恨,恐怕遭其報復,於是和周勃商議後決定只將樊噲控制住而不殺掉,等到劉邦死了又立即將樊噲放出,深得樊噲與呂氏姐妹的感激,正因此事陳平和周勃得到了呂后的信任,被任以要職。得以在呂后死後與周勃一起平定諸呂之亂,匡扶漢室。陳平覺得周勃的功勞更大,而以右丞相讓與周勃。有一次漢文帝問右丞相周勃:“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周勃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周勃:“天下一歲錢穀出入幾何?”周勃還是答不出來。左丞相陳平答得爽快,“有主者。陛下問決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內史。”身爲宰相,不該樣樣瑣事都管,宰相的責任是輔佐皇帝,“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周勃很慚愧,覺得自己的能力遠遠不如陳平,就稱病辭去相位,於是陳平就一人獨相。司馬遷對此評價說:“六奇既用,諸侯賓從於漢;呂氏之事,平爲本謀,終安宗廟,定社稷。”

後世如何評價陳平?關於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第2張

歷代評價

劉邦:“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

司馬遷:“陳丞相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固已遠矣。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高帝。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班固:“陳平之志,見於社下,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於漢,而爲謀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終。

劉邵:“術家之流,不能創制垂則,而能遭變用權,權智有餘,公正不足,是謂智意,陳平、韓安國是也。”

朱敬則:“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張子房元機孤映,清識獨流。踐若發機,應同急箭;優遊澹泊,神交太虛,非諸人所及也。至若陳平、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田豐、沮授、崔浩、張賓等,可謂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權合變,因敗爲功,爰自秦漢,訖於周隋。”

司馬貞:“曲逆窮巷,門多長者。宰肉先均,佐喪後罷。魏楚更用,腹心難假。棄印封金,刺船露裸。間行歸漢,委質麾下。滎陽計全,平城圍解。推陵讓勃,裒多益寡。應變合權,克定宗社。”

後世如何評價陳平?關於他有哪些軼事典故? 第3張

司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吳國得伍員而克強楚國,漢得陳平而誅項籍,魏得許攸而破袁紹;彼敵國之材臣,來爲己用,進取之良資也。”

範浚:“漢高祖以陳平爲腹心,或計祕,世莫得聞。荀攸從魏武攻討,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古之君臣,於機事慎密;如此其至,是以決策舉亊,鮮不有成。今廟堂之上,沈機祕畫,必如漢髙之與陳平,魏武之與荀攸;則何攻之不克?何戰之不勝?何敵之不摧?何宼之不滅哉!”

羅璧:“陳平爲宰相,不問錢、谷、訟獄,丙吉爲宰相,不問橫道死人,但以鎮國家、理陰陽、親諸侯、附百姓爲事,汲黯爲九卿,拾遺補過,范文正公所至爲政,敦禮教、厚風俗,皆識其大者也。”

歸有光:“陳丞相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高祖,常出奇計,以救紛糾之難。迨諸呂擅王,無能有所匡正,而阿意順旨,呂氏之權,由此以起。然能將相合謀,因間而發,遂定宗廟。蓋其從高祖在兵間,不憚爲詐,卒以此成功,可謂應變合權矣。”

丁耀亢:“張良、陳平,皆漢元臣也。從龍開闢,權謀固可盡除乎?然良之術多正,平之術多譎,故平有陰禍以貽後,良以寡慾而昌終。謀之所及,算人不如算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