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大臣寇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澶淵之盟的奠基者

北宋大臣寇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澶淵之盟的奠基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北宋大臣寇準的故事。

寇準,又做寇凖,北宋政治家、詩人。官場一途,從巴東知縣一直到樞密院直學士,官拜副宰相,寇準也就才34歲

當然,這並不是寇準的最高官銜,此後起起落落,在真宗朝正式成爲宰相這一生,當真是讓很多人都望塵莫及

34歲便能成爲一國副相,想來應該也是一位天資聰慧勤學好讀之人,然而寇準卻有些不一樣

北宋大臣寇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澶淵之盟的奠基者

確實,寇準也算是天資聰慧,八歲隨父登華山,便能寫出詩句“只有天在山,更無山與齊”,只是小時候的他,並不勤學,反而頑劣不堪

寇準自小家境貧寒,他跟着一些小混混鬥雞玩夠,心思從未放在學業上。母親一直都在耐心地勸他,希望他能夠改正,但他從未放在心上

直到他十二歲的時候,他母親失去了耐心,一改之前的懷柔政策,直接一秤砣打在他的腳背上,砸出了血

這一砸,讓寇準醒悟了過來,當然,也是怕再捱打的緣故,寇準開始發憤圖強,鑽研學業

雖然起步較晚,然而寇準聰明,學業之事,根本不需要花費旁人那般多的功夫。只是小時候的經歷,卻養成了他這一生,有些執着,有些缺心眼的性格

奮發圖強的寇準,19歲便考中進士,走上了爲官之路。當時是宋太宗親自選取,本來年紀小的是不予錄用的,所以有人讓他增報年齡

寇準卻覺得他剛剛踏上仕途,怎麼可以欺騙陛下,並沒有那麼做,但是因爲出衆的才華,還是被宋太宗錄取了

宋太宗授他官職大理評事,被派往歸州巴東任知縣,任滿改任成安知縣。對於寇準的才華,宋太宗是極爲欣賞的,但是對於寇準爲人,那隻能說是又愛又恨

寇準做事剛正不阿,對於國事,敢說他人不敢說的,每次上朝,都會和同朝官員掐架政事

所謂忠言逆耳,寇準有些話自然也會惹得宋太宗不高興。端拱二年(989年),寇準曾奏事殿中,大膽進諫

一番話惹得宋太宗極爲生氣,負袖離開,準備回內宮去了。寇準卻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勸他重新落座,聽他把話講完

敢於如此做法,一是寇準自身的性格使然,二則還是君主對其的信任,事後對於這件事,宋太宗也是稱讚於他的

北宋大臣寇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澶淵之盟的奠基者 第2張

淳化初年,宋朝處理了兩件受賄案,情節嚴重的王淮髒錢以千計,卻僅僅被撤職仗則,不久還又官復原職。而另一位情節較輕的祖吉,卻被處以死刑

對此,寇準知曉後,心中已是忿忿不平,只是此時官位不高,他還做不了什麼

淳化二年(991年),正好遇上北方大旱,太宗召近臣議事,無人敢言,都說是天數所致,只有寇準直言,這乃是因爲朝廷處事不公

這一次宋太宗更爲生氣,寇準還來不及拉住太宗,便已經離開了。只是時候氣消,宋太宗又想起寇準的話,便將其召來詢問

寇準卻說“要大臣都在,他纔會說”。太宗無奈,便把大臣都叫來了。當着衆臣的面,寇準便將之前王淮和祖吉的事情說了出來

宋太宗立即處理了這件事,也因此覺得有些呆、有些執着的寇準可用,不久就任命寇準爲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開始直接參與北宋朝廷的軍國大事

當然,寇準的爲官之路,並不就是平步青雲,都說了,寇準有些執着,有些呆的性格,敢於直言,卻也可以說是有些缺心眼,總會有惹怒太宗的時候

有一次,他又和同事在御前爭論,這一次太宗十分的生氣,沒有再回後宮,而是直接將兩人都貶到地方任職去了

只是沒多久,太宗便又想念寇準,常問寇準在青州好不好,第二年就將其召回來,任命他爲參知政事,也就是副相

此時太宗年事已高,看到寇準回來還問到“你怎麼這麼晚纔來看朕啊,朕老了”,可見對於寇準,太宗是真的喜愛,就連立儲之事,都與他商量

寇準雖然呆,但也知道這件事不是他可以談論的,只是說道“陛下應爲天下選君主,不可與女人內侍商量,也不可與近臣商量只能挑符合天下期望的人”

太宗也直接問他襄王,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趙恆如何,寇準也是隱晦的暗示“知子莫若父,如陛下認爲可以,就趕快定下來”

次日,太宗便宣佈襄王趙恆爲開封尹,改封壽王,後立爲皇太子

趙恆上位之時,寇準已又被貶至地方,不久,真宗便將他召回京師,正是這一舉措,爲簽訂澶淵之盟奠定了可能

北宋大臣寇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澶淵之盟的奠基者 第3張

景德元年(1004年),在蕭太后和遼聖宗的帶領下,20萬大軍,直逼黃河邊上的澶州,欲取都城汴京

朝廷之上,對於遼軍的入侵,慌作一團,以參知政事王若欽爲首的一些人,主張直接放棄汴京遷都金陵,猶豫不決的真宗,向寇準拿主意

寇準豈是那種臨陣退縮之人,斬釘截鐵的說道“要我說,我就斬下這些人的腦袋祭旗,然後發兵北伐“

就是寇準的極力遊說勸說之下,宋真宗才同意御駕親征,到了前線,看着那浩浩蕩蕩的遼軍,真宗自然是膽怯的

當時澶州被黃河一分爲二,宋真宗是萬不敢渡黃河去往北邊的,最後在高瓊和寇準的兩方相勸下,才勉強去晃了一圈,即可就回到南城,將寇準留下來,負責指揮作戰

雖是如此也夠了,看見皇帝陛下親臨的宋軍將士,氣勢大盛,呼聲震天。之前還勢如破竹的遼軍,此時再也沒有那般氣勢,久攻不下,遼軍心中其實已有擔憂

在戰場上撈不到便宜,蕭太后他們便想體面議和,再撈得一些好處,真宗抗敵決心本就不強烈,在這前線更是戰戰兢兢,夜不能寐

派人多次去瞧寇準在做什麼,聽到回報說,寇準正在聽曲喝酒、賭錢,才漸漸的放下心來,得以入眠

所以在遼人提出議和後,宋真宗便同意了,甚至有言“必不得已,一百萬也可”

寇準本來就反對議和,只是被人誣陷,此舉是爲了掌兵權,這可是宋朝大忌,寇準也就不敢再多言

北宋大臣寇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澶淵之盟的奠基者 第4張

真宗離開後,寇準還是對前去議和的官員說道:“雖然有聖上的旨意,但你去交涉,答應所給銀絹不得超過30萬。否則,你就不必再來見我,那時我要砍你的頭”

這一戰之後,寇準有功,雖然已是宰相,但還是得到了很多封賞,宋真宗對他也更加的器重

但有功之人,也最易讓人嫉妒,加之寇準本身執着有些缺心眼的性格,平時也是直言不諱,因此是得罪了很多人

天禧四年(1020年),在小人丁謂的謀害下,寇準最後一次被趕出京師,此後,再未返回過京都。天聖元年 (1023年)九月,客死他鄉

歷來有才能的文臣武將,都會造人嫉妒,寇準也未逃脫這樣的命運,被人誣陷,未得善終

然而無論如何,寇準這一生,對於大宋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名在當下,功在千秋

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仁宗爲其昭雪,恢復他太子太傅、萊國公之職,贈中書令,諡號“忠愍”。寇凖得以歸葬下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