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馬邑之謀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揭祕:馬邑之謀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漢朝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漢代初年,國力不強,加上漢高祖劉邦在白登之圍中吃盡苦頭,是以面對北方的強敵匈奴,漢朝不得不委曲求全,採取“和親”的妥協政策。

但是,漢代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家經濟實力大幅增強。與此同時,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後,漢朝的中央集權逐漸形成。

因此,漢武帝繼位時,從漢景帝手上接過的,是一手的“好牌”。一方面,中央集權的形成,使得皇帝的權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國力的增強,使漢朝在經濟上形成了對匈奴的優勢,換句話說,有了打仗的資本。

揭祕:馬邑之謀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皇帝。公元前141年,16歲的漢武帝繼位之初,就想終止與匈奴和親,無奈當時漢武帝年幼,國家的權力掌握在他的奶奶——竇太后的手中。

不過,公元前135年竇太后的去世,使得漢武帝得以掌握大權,這一年漢武帝只有22歲。掌權後,漢武帝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通過軍事手段,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脅。

爲打擊匈奴,漢武帝掌權2年後的公元前133年,他和大行令王恢策劃了歷史上著名的馬邑之謀。馬邑在今天山西省的朔州市朔城區,當時隸屬於雁門郡,乃是漢匈的邊境關隘。

當時,馬邑豪強聶壹通過大行王恢向漢武帝建議:匈奴剛剛與漢和親,對漢缺乏防備,如果能誘使匈奴深入侵擄,以伏兵襲擊,可以大獲全勝。

王恢也向漢武帝進言:“戰國時候的代國雖然小,北有胡人的侵擾,南有中原大國的威脅,君臣尚能同仇敵愾、抗擊外侵。匈奴雖強,也不敢輕易侵擾代國。如今大漢強盛,陛下威名遠揚,然而匈奴卻反覆無常,每次和親後,不久就違背約定,就是因爲沒有堅決的予以打擊!”

最後,漢武帝採納了王恢的建議,準備設計伏擊匈奴,並派遣聶壹前往匈奴誘敵。

揭祕:馬邑之謀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公元前133年6月,漢武帝派遣精兵30萬,命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率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將屯將軍王恢與材官將軍李息率3萬人出代郡,準備從側翼襲擊匈奴的輜重並斷其退路,一舉全殲匈奴主力。

漢軍如此興師動衆,就是想通過這次馬邑的設伏,一舉殲滅匈奴單于的主力騎兵。但是,這個計劃卻因爲一個微小的失誤而導致最終失敗,什麼細節呢?

《史記·匈奴列傳》載:

單于既入漢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乃攻亭。是時雁門尉史行徼,見寇,葆此亭,知漢兵謀,單于得,欲殺之,尉史乃告單于漢兵所居。單于大驚曰:“吾固疑之。”乃引兵還。

話說,聶壹通過假意出賣馬邑給匈奴,終於把包括匈奴單于在內的十萬騎兵引來。但大軍到了馬邑城外的百餘里時,匈奴單于卻發現了問題,因爲草原上雖有漫山遍野的牲畜,卻沒有一個人出來放牧,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因而引起了匈奴單于的警覺。

就在此時,匈奴攻下附近的一個邊防小亭,俘獲了雁門尉史。在匈奴的威脅下,這個膽小的尉史把漢軍的計謀全部說出,匈奴得知後大驚失色,立馬率軍逃之夭夭。

這時,由於匈奴騎兵沒有進入漢軍的包圍圈,攝於匈奴騎兵的兇悍,漢軍不敢追擊,眼睜睜的看着匈奴人逃走,馬邑之謀也就隨之宣告失敗。馬邑之圍失敗後,漢武帝以王恢提出此次設伏卻臨陣脫逃,將王恢下獄,王恢最終被迫自殺謝罪。

馬邑之圍就這樣失敗了,但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表面上看,是因爲漢軍部署不夠細緻,演戲演的不真,被匈奴單于發現了漏洞,識破了漢軍誘敵聚殲的計劃。

但我覺得,漢軍當時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他們既然想到了誘殲匈奴要用漫山遍野的牲畜作誘餌,就不可能不知道要有人去放牧。

更關鍵的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李牧就曾經成功的誘殲匈奴。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爲採用了“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詳北不勝,以數千人委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辦法。既然李牧知道這樣做,漢軍即使自己想不到,難道依葫蘆畫瓢,向老前輩李牧學習都不會嗎?

因此,原因恐怕不會那麼簡單。既然不那麼簡單,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對此,從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的一段話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史記·匈奴列傳》載:

後歲餘,孝文帝崩,孝景帝立,而趙王遂乃陰使人於匈奴。吳楚反,欲與趙合謀入邊。漢圍破趙,匈奴亦止。自是之後,孝景帝復與匈奴和親,通關市,給遺匈奴,遣公主,如故約。終孝景時,時小入盜邊,無大寇。

從這段話可知,自從景帝三年剿滅七國之亂後,在其後的13年裏,漢匈之間的關係有了很大的好轉,雙方不僅繼續和親,最關鍵的是,還在邊境允許兩國通商(即“通關市”),在這段時間裏,漢匈之間沒有大戰,充其量只有小股匈奴的騷擾。

揭祕:馬邑之謀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3張

這種和平的局面,在漢景帝時期就維持了13年,加上從漢武帝繼位到馬邑之謀,這裏又是8年,一共是21年,這可是整整一代人的時間!在這21年裏,由於漢匈邊境的和平帶來的“通關市”,使兩國民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在漢朝的邊邑,有不少匈奴人長住,漢匈百姓間,有成爲朋友的,甚至有通婚的。邊邑之中,或許還有漢化的匈奴人。

可見,當時的馬邑,很可能是一個漢匈雜居的邊邑,雖然漢人居多,但也不乏匈奴人生活在這裏,且漢人和匈奴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比較融洽的——匈奴人之所以輕易的相信聶壹就是一個旁證。

請問,在這樣複雜的情況下,漢軍爲保守軍事機密,敢安排大量的牧民誘敵嗎?根本不敢!更爲關鍵的是,由於漢匈間此前二十年的和平,漢民根本就不那麼地痛恨匈奴,他們會這麼心甘情願的去充當誘餌嗎?恐怕不會!

因此,如果漢軍像李牧這樣,安排牧民去誘敵,估計早就走漏了風聲,最後漢軍不僅包圍不了匈奴,甚至還可能被匈奴人反包圍!

而李牧之所以敢於這樣做,是因爲當時匈奴屢屢襲擾邊境,趙國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對匈奴十分痛恨。因此,李牧想要誘殲匈奴,邊民們都願意做出犧牲、充當誘餌。用今天的話說,李牧誘殲匈奴是有羣衆基礎的,而馬邑之謀根本不具備這個基礎。既然如此,漢軍就不敢安排牧民去誘敵,這場戲也就演不真,被匈奴識破並不意外。

因此,馬邑之謀失敗的深層次原因,並不是因爲漢軍設伏時考慮不周,而是因爲漢匈邊境情況複雜,邊境漢民之中,根本就沒有形成對匈奴羣情激憤的羣衆基礎。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