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最核心的弊端,又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在於明帝國的機制問題。正是這種扭曲的機制,使得當時此後任何改革之爭,不管利弊,最終都將衍爲權力之鬥。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中國封建王朝的歷代政治問題,至爲可悲的是,都沒有辦法離開腐朽的體制問題,去談其餘問題。因爲除開了王朝體制問題,其餘所有問題,雖大小不一,可基本都算細枝末節,是具體操作上的當否討論,構不成致命要害。

任何一個封建朝代的體制,本質上是國家權力機構的組織及其運轉的程序與方式。它在無形中,時刻主導和制約着朝野內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在現代文明社會,就是社會的公共權力,可在明代這般的集權王朝,體制就是某一人的私有權力,是家法。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張居正改革,失敗的核心原因,就出在於這種畸形的國家機制。它使得本來良性的改革之爭、有分歧的國是之爭、並沒那麼絕對的理念之爭,全面扭曲變形,被完全簡約化成爲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

張居正不過湖北荊州一寒傖的家庭出身,卻有如此權力,本身就是靠着帝弱母貴等這般千載難逢的機遇而得,並非常態,而是偶然。他以首輔之位,收歸核心權力,厲行高壓方式,去施行公共權力,本身就是要得罪整個體制,更要命的是,是要衝撞到、消減到皇權的威權與利益的。可是他又不具備佔據核心權力的合法性呀,是以皇權闇弱時忍氣吞聲,一稍有反制的能量,必然反過來反攻倒算。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張居正其人,是俾斯麥、伊藤博文一流的人物,可惜所遇之主不是威廉一世、不是明治天皇。更遺憾的是,所處的大明王朝,也不是有20世紀文明曙光透進的德國與日本。

張居正的掌權,是偶然的。也因此,在這種權力必一統於某個人的機制下,多少決定他改革,失敗是必然的。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4張

想明萬曆初年,新帝甫立,正是主少國疑未穩、朝堂波詭雲譎之際,萬曆皇帝尚在無知青少年之齡,根本沒辦法去掌控皇權、鞏固己位、理治國政。國事又日非,可謂內憂外患。

而他的母親李太后,憂心在幕後,勢力又太過薄弱,當此之時亟需找尋到一個既能強硬、有魄力又富理政才幹的朝臣作爲支持,暫時代爲主管朝政。張居正就是憑藉這一可遇不可求的時機,升任首輔,成爲彼時的權力核心。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5張

但是,大明國家的機制本身又是家天下的。權力在如此這般的機制中,並非平衡的設置,臣強必致主弱,而君權掌必權臣亡,這在歷代歷代都是真理。也因此,當神宗尚年幼時,還可以虛假地對張居正畢恭畢敬言聽計從,一旦羽翼得豐,有了獨自理政的條件,一切都顛倒過來了。

這樣的機制下,沒有國是國非之爭,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搶奪的表演。重新上臺的皇帝,爲張揚君主集權者的權威,發泄長期被壓制的憤懣,必然要搞清算,不僅要清算張居正本人,也要清算他的政策。狠毒下來,還要清算他九族,以人腦所能想到的最慘酷無人道的方式,厲行誅殺。

張居正改革失敗是必然的嗎?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第6張

所以,張居正的人亡政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歸結到根底,依然還是“封建”王朝的體制問題。可以說,中國曆代封建王朝,國家管理的中心,還不在廟堂,而始終是皇權。它是宗法式的私家王朝的標誌,從決策到行政,在中央和地方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難以理清的相互糾纏關係。

王朝改革,特別是大的改革,假若不動此體制問題,不人亡政息也難矣。也之所以,中國封建王朝歷史,暴力鼎革纔是主流,改革者從來都沒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