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學子在入學讀書的時候 古人需要準備什麼

古代學子在入學讀書的時候 古人需要準備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的莘莘學子,入學的時候需要準備些什麼呢?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現在每當孩子們新開學的時候,家長們都要幫忙準備很多東西,而在古代,也同樣如此。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古代的學子們都需要準備些什麼呢?

古代學子在入學讀書的時候 古人需要準備什麼

作爲學生,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首先要準備的,當然是學習用品,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文房四寶。家境富裕的家長爲孩子們準備的入學用品要豐富得多,根據名著《紅樓夢》中的描述,貴公子賈寶玉私塾讀書時,不光是有書筆文物,茶壺蓋碗,手爐腳爐等,還有四個小書童跟隨其左右,還有幾個僕人伺候着,排場可謂不小啊。

去私塾是要準備學費的,古人稱爲“束脩”。什麼是“束脩”呢?就是10條幹肉,這是爲什麼呢?原來當年孔子爲了普及教育,廣招學生,曾說過這麼一句,“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只要送我10條幹肉,我就願意教你。顯然,孔子不過就是隨口一說,也沒成想,後來卻成了“學費”的代稱,進而又變成了老師報酬的統稱。

再到後來,就用銀兩錢幣一類了,古人稱之爲“脩金”,如果學生家裏沒有錢,也可以送糧食來替代。但是如果去公辦的“官學”,無論你是上小學還是上大學,都是不收學費的,基至還有獎學金或者補貼一類。

古代學子在入學讀書的時候 古人需要準備什麼 第2張

其次準備學生服。現在稱之爲校服,古代即“青衿”什麼學生要着青衿呢?東漢鄭玄認爲,”父母在,衣純以青“,而除了“青衿”,“瀾杉”也是古代的學生裝束,這是唐宋時,開始在學子之間流行的一種服裝,瀾杉是一種長袍 ,是由秦漢時的深衣改變而來,上衣與下裳合而爲一。

除了衣服外,學子所用的帽子和鞋子也都是有講究的,如春秋時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則戴高而方正的“巾帽”,到了明朝則要求戴“四方平定巾”等,再到後來,普通的私塾也許就只是給學生們換上新衣服和紅鞋子,除了這些,還要準備一套放置書本,衣服等學習和生活物品的收納用具,比如“篋笥”,“箱籠”,或者“笈囊”等。

“篋笥”是古人早期對行李箱的稱呼,而到了隋唐以後,大多稱之爲“箱籠”,而專門用來裝書的“篋”,古人又稱之爲“笈”,由於笈囊,箱籠一類的行李很沉,不事農活的學子們帶着它們上路,確實不易,所以有條件的家庭,往往還會挑選一名年輕僕人,即是“書童”,又稱之爲“伴讀”,專門侍俸孩子讀書,幫着負笈,挑擔什麼的。

古代學子在入學讀書的時候 古人需要準備什麼 第3張

看來啊,貫古通今,還是有錢人家的好啊,只需要好好讀書,不必再爲其它閒雜事宜而苦惱。爲了能取得好的成績,在古代也是有補習班的,便如隋朝的書院和文社等等。呵呵我的天哪,看來不光是現在的學生們學習任務重,在古代爲了能有好的仕途,也同樣如此啊。

廣大的學子們,爲了自己的前途和無愧於父母的養育之恩,以及恩師的辛勤栽培,加油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