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趙匡胤之死:趙匡胤猝死爲何是一樁千古謎案

趙匡胤之死:趙匡胤猝死爲何是一樁千古謎案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夜裏,北宋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在萬歲殿駕崩,年紀剛剛滿五十。太祖的死訊傳出後,舉國譁然,街頭巷尾物議洶洶。按理說死亡乃人生最終而且是惟一歸宿,無論你是位列九五之尊、榮耀無比的帝王,還是沿街乞討、吃上頓愁下頓的“犀利哥”,大限一至,都要到閻王爺那兒簽到,這本是人生在世極爲難得的、最爲公平的一件事。宋太祖亡於五十歲英年,死前身體健壯,殞命那日上半夜還好好的,下半夜卻一睡不醒,按今人的理解叫猝死。在沒有“三高病狀”概念的中古時代,人均壽命不長,五十歲死去或許也不算早逝,那麼,這起看似正常的死亡爲何會引發如此多的關注?在當時乃至後世有如此多的流言蜚語和猜疑揣度呢?

趙匡胤之死:趙匡胤猝死爲何是一樁千古謎案

網絡配圖

關於趙匡胤之死,《宋史?太祖本紀》只有寥寥兩句話,可謂惜墨如金:一?“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二?“受命於杜太后,傳位於太宗”。杜太后是太祖趙匡胤之母,太宗趙光義是太祖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兄終弟及”在卷帙浩繁的中華史料裏也並非沒有先例,然而,一衆多如牛毛的稗官野史、私家著作、論史筆記卻繪聲繪色,衆說紛紜,幾乎質疑了一千餘年。當時以及後世的學者對此事不依不饒,極力搜尋此事件中的蛛絲馬跡,讓這樁早已蓋棺定論的死亡事件更顯迷霧重重、波翳雲詭。

趙匡胤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相對而言,亦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恢宏大氣的政治家。雖然他的江山得來似乎有點不夠光明正大,有乘人之危的嫌疑,但他善待功臣,禮遇後周舊戚,與民生息,倡導文教,尊重讀書人,首創偃武修文的文官制度,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相對於五代十國時期各割據政權“輪番登臺唱戲”的混亂局面,立國16年後,北宋逐漸恢復戰爭的瘡痍,社會繁榮,人民安居樂業。他理所當然地受到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擁戴,也爲後世史家、學者所讚譽推崇。他死時正當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經驗豐富的盛年,本該大展宏圖,正意欲北上收復“煙雲十六州”,南下飲馬長江,誰料老天吝嗇,不願再寬限他幾年,壯志未酬身先死,這也是人生無奈之事。太祖的死,在當時已引起軒然大波,一直到今天,都是個無解之謎。

趙匡胤之死:趙匡胤猝死爲何是一樁千古謎案 第2張

網絡配圖

錢塘(杭州)人文瑩是北宋初期一位關心時政的高僧,著有一部名爲《湘山野錄》的筆記體野史,專門蒐集記錄北宋初年直至第四代皇帝宋仁宗時的朝野祕聞、軼事。該書資料翔實,下筆嚴謹,有一定可信度和史料價值,正可彌補正史不足之憾。他在文中記述道:(白話大意)開寶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夜裏,太祖趙匡胤突然感覺心緒不寧,起坐難安,於是他來到湖邊觀看天象。剛開始夜空晴朗,月明星稀,說來也怪,忽然間一陣陰風颳將來,端的是狂風呼嘯,飛沙走石,鴉鵲驚飛,陰雲四合,轉瞬之間天空中竟然飄飄灑灑降下棉絮般的雪片,一地的亂瓊碎玉。太祖見此景心中不悅,一件往事涌上心頭:北宋建立之前,趙匡胤還是後周的一位大將,任殿前都指揮使要職,也就是拱衛京師的御林軍首領。他曾經和一位道士很是投契,互相賞識,相交很深,這位道行高深莫測的世外高人曾經預言老趙有作皇帝的命。後來趙匡胤果然登基當了皇上,正想好好酬謝一下這位預言奇準的故交,誰知這位料事如神的道士朋友卻去如黃鶴,渺無蹤影。16年後,這位道士突然現身,兩人再次見面,飲酒敘舊。席間宋太祖問那老道,自己還有幾年陽壽?道士閉目拈鬚緩緩答道,今年十月二十日夜裏,如果天氣晴好,你就還能活12年。假若那夜天氣不好,或雨或雪,你就要趕緊安排後事了。

看着陰霾四起,天氣霎那間由好變壞,雪粒驟降,實非祥瑞之象,一種不祥的預感充溢心胸。太祖匆匆返回萬歲殿,召來弟弟光義,在殿裏對酌壓驚,杯來觥往,喝的倒也暢快。忽然,太祖睜大雙眼,指着光義,似乎有話要說。光義將宦官、宮女統統趕出殿去,或許是兄弟二人有要緊話說,欲避人耳目。退避、守候在殿外的人們遠遠觀望,但見屏風之後,燭光搖?,人影散亂、恍惚迷離,影影綽綽看到光義時不時離席,做出謙讓不能勝任的推卻姿態,他步履蹣跚,好似喝醉酒步態不穩的樣子。這時天已三更,燭光瑩然,寒氣襲人,夜空中雪舞瓊瑤,紛飛的雪花下得更大,一陣緊似一陣,地面積雪已有數寸。睡眼惺忪的內侍、宮人們隱隱約約聽到太祖用他那把須臾不離身的玉斧斫着雪地,他一邊砍雪,簌簌有聲,一邊高聲叫道“好做,好做”!之後就悄無聲息,好像睡着了似的。晉王趙光義也睡在裏面,四周萬籟俱寂,大雪無痕,僵立雪中的人們都不敢進去查看、服侍。突然間傳出話來:皇上死了。光義接受遺詔,在太祖靈柩前即了帝位,成爲宋太宗。這便是“燭影斧聲,千古之謎”的由來。

趙匡胤之死:趙匡胤猝死爲何是一樁千古謎案 第3張

網絡配圖

這段文字是記錄或質疑太祖之死最早的原始資料,脈絡清晰,情節詭譎,象是宮內目擊者傳出的消息,主觀臆測的成分似乎較少,字裏行間也留下許多謎團:按大宋律例,任何人不得留宿宮中,貴爲親王的趙光義也不可以留在宮內睡覺,而他居然留在宮內過夜;內侍、宮女不得離開皇上身邊一步,那一刻竟然全數離開;燭光下紛亂的身影,驚悚怪異的斧聲,以及太祖趙匡胤含義莫名,似有怒氣的“好做,好做”的呼喊,侍衛、宦官、宮女們竟無一人進去看個究竟??????這顯然有違常情的一幕無疑告訴人們,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血腥謀殺。其驚險殘忍的程度,遠遠超出殿門之外人們所看到的兄弟把酒言歡、醉意朦朧的“溫馨場面”、撲朔迷離之情景。目的?只有一個,當然是爲了至高無上的皇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