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坑殺就是活埋嗎 實情其實更加殘忍

古代坑殺就是活埋嗎 實情其實更加殘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坑殺和活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引言

《涼州曲》有云:“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在戰場上,葡萄美酒夜光杯都是幻影,殘酷壯烈纔是真正的現實。古往今來,哪一場戰爭的代價不是血雨山河,不是白骨累累?更有甚者,是數以萬計的士兵,乃至無辜百姓被坑殺。談到坑殺,想必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第一印象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以及那個坑殺了40萬戰俘的長平之戰。

衆所周知,長平之戰的結束方式十分血腥,《史記》載:“乃挾詐而盡阬殺之”。而這場戰爭的主帥就是那個爲秦大一統做出不朽功勳的常勝將軍——白起。白起何許人也?據《戰國策》記載,公元前262年,白起率領秦軍與趙軍在上黨決戰,秦軍大勝,收45萬戰俘,盡數坑殺。而這一戰,也讓白起成爲了令敵軍聞名喪膽的人物,此後戰役無不所向披靡,更是爲秦一統天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古代坑殺就是活埋嗎 實情其實更加殘忍

▲白起劇照

01

歷史上,運用了“坑殺”策略的戰役並不在少數。然而古代戰爭中的“坑殺”俘虜,真的指活埋嗎?專家表示,實情其實更加殘忍。“坑殺”原作“阬殺”, “阬”字意爲“門樓”,並非我們一般認爲的“挖坑活埋”。那如果“阬殺”並非活埋,那又作何解釋呢?

這一點可以用以下幾個例子佐證。據《漢書》記載,王莽篡權之後,曾下詔處理異黨,包括趙明、劉信、翟義、霍鴻等,悉數對其九族進行“阬殺”。更有甚者,他還下令用厚土掩蓋屍體,修築底面積爲六丈,高爲六尺的“京觀”。之後,在土堆上插上六尺的旗杆,標註“反虜逆賊鯨鯢”字樣,作爲對同黨及後來者的威嚇。

古代坑殺就是活埋嗎 實情其實更加殘忍 第2張

▲王莽劇照

所以,“阬”其實代表“京觀”。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京就是“人所爲絕高丘也。”京爲高丘,觀爲城闕,字面意義上,京觀則代表高大的門樓。江淹《齊太祖高皇帝誄》就有言:“聚甲如陵,獻俘爲觀。”其中的“觀”,就是京觀。聯繫上下文可知,此處的“京觀”絕非亭臺樓閣,而是俘虜堆積而成的類似“京觀”的存在。明朝一位文學家張岱對此也有記載,他在《夜航船》中講述道,古人在殺死敵方後,往往會用黃土覆蓋屍體堆成門樓似的建築物。

02

被殺的敵軍屍體堆積成山,一層屍體用一層黃土覆蓋,屍體的數量直接決定了京觀的高度。而白起所築的京觀乃幾十萬士兵屍體堆積而成,對敵國的震懾力可想而知。

古代坑殺就是活埋嗎 實情其實更加殘忍 第3張

▲“京觀”示意圖

除了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堆了京觀,唐朝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根據《舊唐書》記載:“貞觀二年,破突厥頡利可汗,建武遣使奉賀,並上封域圖。五年,帝詔廣州司馬長孫師臨瘞隋士戰胔,毀高麗所立京觀。”由此可見,“阬殺築京觀”是古人常用的震懾敵軍的伎倆。

03

比如,晉國在邲之戰中兵敗楚莊王,在楚臣的建議下,楚莊王阬殺了晉國士兵,築成了京觀,以威懾他國。還有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決戰,曹操險勝,盡數坑殺了一支袁軍戰俘。根據《晉書·載記》,在十六朝的動盪時期,“阬殺”案例尤其繁多:西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石勒擊敗晉軍,在武德“坑降卒萬餘”。晉建興五年(公元317年),前趙國劉聰爲鎮壓平陽貴族,坑殺了一萬五千多人。

古代坑殺就是活埋嗎 實情其實更加殘忍 第4張

▲古代戰爭畫像

而坑殺似乎成爲了兵家以及統治者常用的手段,無論是武力的征服,還是思想的控制,爲了起到絕對的震懾作用,甚至不惜坑殺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直至明朝時期,這一方法還在大行其效。永樂年間,明軍出征安南,得勝後將敵軍築成京觀;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入侵中國,被明軍所退,屍體被築成京觀。

古代坑殺就是活埋嗎 實情其實更加殘忍 第5張

▲倭寇劇照

結語

歷史的車輪在不斷前進,時代人物及遺址已被湮沒爲塵埃,京觀古蹟也未曾留存。不過,它是那個時代的深刻印記,也是對當今世人的警示。和平來之不易,沒有經歷過烽火狼煙,又怎知和平的彌足珍貴。

參考資料:

《涼州曲》

《戰國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