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不只是活埋?古代戰爭坑殺戰俘還有另一個意思

不只是活埋?古代戰爭坑殺戰俘還有另一個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戰爭史上,大家對長平之戰應該不會陌生。戰國末期,秦趙兩國在趙國的長平一帶進行戰略決戰。長平之戰從根本上削弱了秦國的的強勁對手趙國,也給其他諸侯國以極大的武力震懾。傳統說法是,趙國戰死者5萬,投降被俘者40萬,而被俘者全部被秦軍坑殺。

作爲古代軍事史上的大型戰事,長平之戰顯然不是虛構的。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寫道:“(趙)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白起)。……(白起)乃挾詐而盡阬殺之”。

不只是活埋?古代戰爭坑殺戰俘還有另一個意思

網絡配圖

其實,不止長平之戰,歷史上坑殺戰俘的事件不勝枚舉,而且幾乎歷朝歷代都有發生。秦時的“焚書坑儒”,460多個儒生全部“坑殺”;項羽也曾“坑殺”新安的20多萬秦軍降卒;三國時期,曹操將一支投降的袁軍士兵“盡坑之”……

古人對“坑殺”似乎情有獨鍾,對待戰俘動不動就坑一下,畢竟這種方式對敵人有極大的威懾作用。

當然,關於坑殺很多人簡單的理解爲活埋。如長平之戰,白起“乃挾詐而盡坑殺之”,久而久之便成爲了白起“活埋趙國40萬戰俘”。其實,這種理解是站不住腳的,專家對活埋40萬戰俘質疑不斷。

不只是活埋?古代戰爭坑殺戰俘還有另一個意思 第2張

網絡配圖

活埋,顧名思義挖個大坑將人埋進去完事,而是將人埋入土中,有時候也把頭露在外面。這樣做的確有很大的威懾作用,但費時費力,40萬俘虜又如何處理的完?秦軍即便也這麼做,很可能是活埋一批,警示一批,而不是全部的進行活埋。

同時,長平之戰遺址考古發現,士兵屍骨縱橫交錯,但大都有遭砍、射的痕跡,還有僅有軀幹而無頭顱,這也間接說明這些士兵都是被殺死後掩埋的。不僅如此,考古還發現,埋葬趙軍士兵的坑看上去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而非秦軍專爲掩埋戰俘屍體所挖。我們口口相傳的“白起坑趙”似乎也是半個僞命題。

不只是活埋?古代戰爭坑殺戰俘還有另一個意思 第3張

網絡配圖

所以,坑殺理解爲活埋純粹是詞語上的望文生義。相反,我們從字面上推敲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史記》“坑”往往作“阬”。二者雖然都有把人活埋的意思,但“阬”卻多了一層“ 陷害”的意味。長平之戰白起“挾詐而盡阬殺之”,顯然更傾向於白起“詐”爲之。至於說成坑殺多半是故意,其目的就是增加心理壓力,威懾對方,警示六國。

從這個邏輯上講,項羽“詐坑殺秦降卒二十萬人於新安。”也主要表達側重採用不光彩的軍事手段,而不單單是活埋這麼簡單。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