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世界史 > 萊比錫戰役的結果如何?萊比錫戰役的歷史意義

萊比錫戰役的結果如何?萊比錫戰役的歷史意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萊比錫戰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德國萊比錫附近。拿破崙以18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及其他各國30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整場戰役下來,反法聯盟死傷約5.4萬人,法軍約死傷3.7萬人。萊比錫戰役是拿破崙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拿破崙的戰敗代表着拿破崙統治德意志的最後希望已經幻滅,反法聯軍於1814年3月31日進入巴黎,同年4月11日,拿破崙宣佈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依然保留"皇帝"稱號,領土僅限於厄爾巴島。

萊比錫戰役的結果如何?萊比錫戰役的歷史意義

 戰役結果

19日上午9時沙皇要求堅守萊比錫的法軍後衛部隊投降,以保全該城,但遭到守城法軍的斷然拒絕。

法軍在後撤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個意外的情況:負責保護橋樑的一個工兵班長接到命令說,敵方追兵一到就要立即炸燬橋樑。當布呂歇爾的少數騎兵沿河向林德瑙方向迂迴時,槍聲使工兵班長着了慌。誤認爲敵人的大隊追兵已到,因而引爆了預先放置好的炸藥,炸燬了法軍撤退的唯一一座石橋,使後衛約兩萬八千名官兵無法過河,其中包括軍長勞里斯頓、雷諾,麥克唐納和十六日剛剛晉升爲元帥的波蘭親王波尼亞托夫斯基。麥克唐納跳入河裏,僥倖游到了對岸,波尼亞托夫斯基被淹死,法軍全部被俘。震驚歐洲的萊比錫戰役,就是這樣結束了。

這一仗,法軍共損失六萬五千餘人,除戰死之外,有三十六名將官和三萬餘人做了俘虜。另有二十八面軍旗,九百輛彈藥車、三百餘門火炮和四萬餘枝步槍被聯軍繳獲。拿破崙率領撤退出來的法軍且戰且退,於十一月初到達萊茵河一線,他留下馬爾蒙率領三個軍在美因茲做後衛, 自己返回了巴黎。十月十一日,聖西爾在德累斯頓率部投降。雖然聯軍取得勝利,傷亡卻遠遠大於法軍,五萬四千名官兵成了法軍的槍下鬼,比法軍多出近兩萬。

艾爾斯特河邊的戰場上,屍積如山,血流成河,近代的歐洲從此脫出了中世紀的蛻殼。法蘭西第一帝國從此罹難,走向崩潰,法國人民又象一七九三年那樣,面臨着外部強敵的入侵。

 戰役評價

拿破崙在呂岑,包岑和德累斯頓連戰皆捷之後,終於又在萊比錫被徹底打垮,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從政治上看,戰爭的性質變化了。

拿破崙在執政初期所進行的戰爭,儘管有着爲其帝國擴張領土,爲自己爭奪霸權的成分,但是從客觀上來說,仍然有着某些進步的意義,因爲當時的主要矛頭,還是指向各國的封建王室和他們賴以生存的封建制度,是受到被壓迫人民歡迎的。而在執政後期,當他成爲歐洲的征服者和霸主以後,法國所進行的戰爭,已經不是給歐洲各國人民解除封建制度的桎梏,而是給他們帶來沉重的戰爭負擔和苦難,因此,曾經獲得部分解放的人民不希望法國再來壓迫他們,反對拿破崙又把戰爭加在他們的頭上。所以,拿破崙晚期的戰爭是與大部分人民的利益和願望相牴觸的。同時,各國統治者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在前期對拿破崙的戰爭中失敗後,也被迫實行了某些改革,利用了人民不滿法國榨取財富的情緒,鼓動了部分人民起來反抗法軍的起義運動。這樣,法軍就被迫在充滿敵意的國家進行作戰,缺乏人民的幫助,不能及時得到情報,零散人員經常受到襲擊,後勤補給日益困難。法軍中的一些外籍士兵,多次出現陣前譁變。所有這些,給法軍的士氣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其次皇帝的高度集權束縛了元帥們的主動性。

拿破崙戰爭的後期,作戰地域不斷擴大,參戰的兵力日益增多。這樣,集最高統帥與前線指揮職務於一身的指揮體系,已經不適應作戰的要求。爲了在寬廣的戰場上指揮幾十萬大軍,不僅需要有一個得力的參謀班子,而且需要有能夠獨當一面擔任戰場指揮重任的得力將才。然而,拿破崙對於元帥們的要求,只不過是唯唯諾諾,象鐘錶那樣準確地執行命令而已。長年累月,慢慢形成一種習慣:拿破崙在場,一切都是生龍活虎,指揮系統能夠高度發揮作用,一旦拿破崙不在,他的元帥們,包括總參謀長在內,常常不能發揮主動性,甚至不敢做出一個那怕是很小的決定。

萊比錫戰役的結果如何?萊比錫戰役的歷史意義 第2張

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聯軍參戰的兵力急劇增加,經常進行多路作戰,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單靠拿破崙一個人已經不能應付情況多變的局面,更何況他的元帥們又不能發揮主動性呢?儘管拿破崙到處奔波,不停地作出各種指示,但畢竟不能及時掌握並處置各方面的情況,以致法軍常常陷於被動。例如,在萊比錫會戰過程中,拿破崙曾口頭指示,要在艾爾斯特河上增架橋樑,以確保法軍的退路。但是,總參謀長貝爾蒂埃的辦事方針是:沒有拿破崙的書面命令便不能貿然行事,因此,他並未積極落實拿破崙的架橋指示,這就使得法軍在撤退時只有一座石橋可通,因而造成了嚴重損失。又如,在包岑作戰中,內伊率軍進行迂迴,比拿破崙規定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敵人的背後,但因爲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指示,就一直消極地停留在那裏,待新的命令到達時,已經貽誤了戰機,形成了被動局面。

從作戰原則上看犯了分散兵力的大忌。

忽視了機動殲敵的傳統戰法。本來,高度地集中使用兵力,是拿破崙指揮作戰的一貫特點和優點。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他卻多次地分散了自己的兵力,結果,即使在初步獲勝的情況下,也不能達到徹底擊潰或殲滅敵軍的目的。例如,在呂岑和德累斯頓作戰中,他一再分兵去攻打柏林,以致在決勝時刻,因爲兵力不足而影響到勝利的成果。其實,當時只要殲滅俄軍,柏林自然就成了法軍的囊中之物。在最後的萊比錫決戰中,他也沒有把漢堡的達烏軍和德累斯頓的聖西爾部集中起來。特別奇怪的是,他在臨戰前,把本來抽調聖西爾部北上萊比錫參戰的決心改變了,讓聖西爾率領幾萬人馬空守德累斯頓城,實在是毫無意義。

在一八一三年的戰爭中,拿破崙一反過去機動作戰和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原則,過分地看重了地理目標的奪取。始終盯住柏林而必欲攻佔這座城市,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就當時形勢來說,奪取柏林對於達成戰爭的目的只具有次要的意義,可拿破崙卻一再追求攻佔柏林的目的。又如,在德累斯頓取得勝利以後,如果實行最初的計劃,繼續追殲敵主力波希米亞軍團,直指布拉格和維也納,那麼戰場的主動權就有可能完全轉到法軍方面。可惜的是,拿破崙居然不敢放棄德累斯頓和易北河防線,致使原來的計劃流產。約米尼後來在他的《戰爭藝術》一書中評論說:"如果拿破崙在德累斯頓取勝後乘勝窮追,進軍波希米亞,那麼他可能避免庫爾姆的慘敗,甚至可能威脅布拉格,從而把聯軍拆散。"

此外,拿破崙缺乏騎兵,不能在廣闊的戰場上及時獲得敵方情報和擴大戰果。法軍新兵成分比重過大,也對拿破崙的失敗有着重要影響。

聯軍方面所以取得勝利,一是在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二是採取了靈活的戰術。聯軍決定,專門攻擊法軍元帥們所指揮的部隊,避免同拿破崙本人交鋒,這正是抓住了拿破崙指揮體系的致命弱點。從整個戰爭進程來看,聯軍的行動是小心翼翼的,是遲緩穩重的,這就使他們少受了過去常常遭受的那種損失。在聯軍陣營中,普軍老將布呂歇爾的積極大膽的行動,對整個聯軍起了帶動作用。他大膽渡過易北河與北路軍團會師,從西北方向插入法軍的側後,既帶動了過分謹慎的貝爾納多特,也配合南路波希米亞軍團造成了夾擊和圍攻法軍的有利態勢,從而牢牢地奪得了戰場的主動權。

萊比錫戰役的結果如何?萊比錫戰役的歷史意義 第3張

 後世紀念

當地時間2013年10月20日,德國萊比錫,6000多名演員民衆扮演成士兵重現萊比錫戰役的場景,慶祝該戰役發生200週年。1813年,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和瑞典的軍隊聯合打敗了拿破崙的軍隊,迫使後者退回法國,結束了軍事入侵。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羅斯後,法蘭西第一帝國元氣大傷,歐洲各國迅速發現這是個擺脫拿破崙的絕妙良機,英國、俄國、瑞典和普魯士在1813年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因有許多民族的軍隊參戰,萊比錫戰役又被稱爲萊比錫各民族大會戰,是拿破崙的決定性敗北之役。1813年10月16日至19日在薩克森境內的萊比錫進行。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盟軍30萬人將拿破崙的18萬軍隊圍困在萊比錫附近,使其遭到重創,結果法軍在德意志和波蘭的殘餘力量全被摧毀。拿破崙戰敗,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拿破崙戰爭(1800~1815)中這次最激烈的戰役標誌着法蘭西帝國的崩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