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當代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朝時期的人口增長則很有代表性。明末清初,中國人口有一次的急速下降,至順治末年達到谷底。此後,經歷康乾盛世,清朝人口的增長一反中國人口過去的波浪式增長型態,呈現斜線上升,人口數量也達到了封建社會的最高峯。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

(一)清朝以前的人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人口統計的國家之一。相傳最早在公元前210多年前的夏禹時代就有過人口統計。當時“禹平水土,定九州,計民數。”全國人口總數爲“(一)千三百五十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這項人口統計數字,因我國有文字記載是從商朝開始故不一定可靠。最早能證明中國進行過人口統計的文字資料是從商代殷墟出土的各種甲骨卜辭。從甲骨文中的記錄來看,商代已經有登記的典冊,這是已發生統計的萌芽。

西周時期有關人口統計的記載就比較多了。《國語.周語上》記載,周宣王“三十九年,佔於千畝,王師敗績與姜氏之戎”。爲了補充兵員再戰,宣王“乃料民於太原。”料民,即人口統計,這是中國現存史料中有關人口調查統計的最早記載。與此同時,周天子還設置了專司人口統計的官吏。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兼併戰爭的需要,諸侯紛紛開始更爲完善的人口統計。商鞅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秦國開創的“什伍連坐法”戶籍制度,以加強對人口的管理控制外,還首創人口出生、死亡動態登記制度。從此,中國社會走向了編戶齊民的時代,人口統計變得更加完善,數字也更加準確。

西漢平帝元始二年,也就是公元二年,進行了全國性的人口普查。《漢書.地理志下》記載,當時國家戶籍爲12,233,062戶,人口59,594,978人。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有正式記錄的人口統計數字,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全國和分地區的人口統計數字。漢以後,由於長期的戰亂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人口數字較不可信。

隋統一後,統治階級採取瞭如“大索貌閱”“縣令考課以戶口增減爲黝陸(升遷)”等新的人口統計方法,人口檢括措施和人口管理措施。到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通典.食貨志.歷代盛衰戶口》記雲:“管戶總八百九十一萬四千幾百九,管口總五千二百九十一萬三百九,此國家極盛也”而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人口的數字是五千兩百萬。

唐宋以降,中國人口呈波動上升趨勢。明憲宗成華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全國的人口只有四千六百萬,而到明晚期,人口達到了一億至兩億之間。萬曆時期,全國人口約爲1.5億。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 第2張

(二)清朝人口的人口數量與人口統計

1.明末清初的人口銳減

明末清初,是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高峯。因爲流寇擾亂、清兵入塞、入關戰爭與三藩之亂的關係,人民生命與財產遭到了巨大的損失。而饑饉、瘟疫使得中國人口又一次的急速下降。與此同時,史書上關於戰爭所引起的殘暴屠殺的記載不可計數。

李自成三次攻打開封的戰役中,“時流賊圍開封久,人相食。守臣謀引黃河灌賊。賊知,予爲備;令其黨黑蛇劉都古決河灌城。城內之水幾與城平……士民溺死不可計數。”另一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在四川實行滅絕政策,“坑成都民於中園”。“賊兵……不論老幼男女,逢人便殺”。“成都有大城小城……盡爲瓦礫矣。獻忠又令其衆遍收川兵殺之,及其妻子男女,惟十歲以下者僅留一、二”。

而在清軍入關過程中,暴行更是慘絕人寰,其所實行的“留髮不留頭”的政策也爲大規模屠殺提供了藉口。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滿清罪行罄竹難書。有關史料記載,清軍佔領江陰後“滿城殺盡,然後封刀……城中所存無幾,躲在寺觀塔上隱僻處及僧印白等,共計大小五十三人。是役也,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據統計,清軍入關導致至少5000萬人民喪生,最多可能超過一億。也就是說當時中國半數以上的人口死於戰亂。而明清之際總人口的跌幅估計可達40%,從崇禎元年(1628年)以來平均每年下降19%,至順治末年達到谷底,全中國登記在冊的人口僅僅只有1400萬。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 第3張

2.康乾盛世時期人口的快速發展

康乾盛世,開啓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止於嘉慶元年(1796年)川陝楚白蓮教起事爆發,這一時期人口迅速增長是盛世的最主要的表現。

以康熙爲代表的清初統治者實行“安民”、“寬民”的政策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安定的社會環境有利於人口增長,特別是“永不加賦”和“攤丁入畝”的偉大改革措施徹底消除了一直懸在中國“人頭”上的“蛇影”,小農經濟的內在要求再加上人們的傳統觀念促使清代的人口以前所未有的勢態急劇膨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國人口突破一億五千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億,而且生活基本上比較安定。從康熙51年永不加賦後至雍正12年,21年中人丁的年增長率達達到13.4%,實際人口增長率將更高。最令人震撼的是乾隆6年至道光15年,100年中我國人口連破四道大關。在乾隆六年突破一億,在乾隆27年突破2億,在乾隆55年突破3億,在道光四年突破4億,年增長率超過25%。一個世紀的人口增長以幾番的倍數超越了數千年的人口積累,呈指數爆炸式的增長趨勢,中國人口史在這裏第一次寫下了奇蹟。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 第4張

3.清後期人口的回落

“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十九世紀末,清朝因爲太平天國的起事、捻亂與回亂等戰亂損失不少人口。這一時期,戰爭規模空前巨大,波及範圍也非常廣。

太平天國運動主要戰鬥區域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正是當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和人口稠密區,因此造成的損失巨大。以天京保衛戰爲例,清軍(以湘軍爲主)投入兵力21萬,傷亡數萬;太平軍投入剩下的全部兵力數十萬,全軍覆沒。

與此同時,捻軍在華北的起義,回民在西北的叛亂,使得戰亂區域幾乎遍及全國。再加上這一時期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口下降趨勢明顯。更爲嚴重的是天災的頻繁出現—僅光緒三年山西、陝西發生的旱災,因饑荒與暴亂而死的人達一千萬以上。但一直到清末,中國的人口總數依然維持在三億到四億之間,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滑坡。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 第5張

造成清朝人口增長的原因是什麼呢?

1、明朝留給清朝的好底子。據葛劍雄老師在《中國人口史》中的推算,明末的中國人口在1.5億-2億左右,雖然明末清初中國遭受了嚴重的戰亂,人口損失非常嚴重,但總量還是在一億以上,高於史書上統計的5000-6000萬,也遠高於網絡上流傳的2000-3000萬。一億這個數量已經遠高於之前所有朝代的人口峯值數量了,明朝留給清朝這麼好的底子,也正是清朝人口增長的良好基礎

2、社會秩序日趨安定。清朝前期的100年時間內由於時局不定,戰亂頻仍,清朝的人口增長一直非常緩慢,甚至還有所下降。乾隆中後期後,由於清朝對外用兵基本結束,內部叛亂減少,社會秩序日趨安定。人們安居樂業,又沒有別的消遣活動,所以生孩子便成了最大的樂趣,致使人口很快突破2億、3億大關,到咸豐時期,清朝人口突破4億。

清朝人口的漲幅是怎麼樣的?清朝人口爲什麼能快速增長? 第6張

3、清朝賦稅政策的影響。賦稅向來是封建王朝調節人口數量的重要手段,而人頭稅則是其中的關鍵,由於人們普遍貧困,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們生孩子的慾望。不過康熙卻取消了人頭稅政策,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以1721年全國在冊人丁數目爲基準收取地丁銀,此後滋生的人口補全丁數後不計在內。而雍正時期又推行“攤丁入畝”,極大減輕了沒有土地和土地稀少家庭的負擔,促進了人口的增長。

4、高產農作物的推廣種植。人口數量雖然起來了,但如果糧食不夠吃,必然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引發社會危機,這是我國古代封建王朝崩潰的重要原因。不過清朝卻很巧的趕上了好時期。來自美洲地區的玉米、番薯等高產農作物在明末已經引入,到清朝時期得以大力推廣種植,這極大的改善了清朝的糧食結構,提高了糧食產量,也緩和了突出的人地矛盾,爲4億人口的口糧供應提供了保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