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爲什麼斬犯人一定要等到午時三刻呢?

爲什麼斬犯人一定要等到午時三刻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斬犯人一定要等到午時三刻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囚犯爲何都在午時三刻問斬

第一,古人都比較信奉鬼神之說,古代死囚被砍頭時,無論是否罪有應得都會產生巨大的怨氣,這樣犯人被處死之後魂魄就有可能會化成厲鬼,去糾纏行刑的劊子手和在場的官吏。午時三刻按照我們現在的時間來算就是正午十二點,這個時間太陽升到最高,地上的陰影最短,古人認爲這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只有在這個時候問斬才能壓制住犯人的鬼魂。

第二,午時三刻正是人們吃飽午飯,睡意正濃的時候,大多數人在這個時間裏都慵懶鬆散,精神萎靡。犯人在這樣的狀態下被問斬多多少少能減輕一些心理壓力,再加上正午的陽光最盛,暖洋洋的陽光灑在犯人的身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讓犯人的狀態得到放鬆,從而減輕被砍的痛苦。不然選擇在清晨或者夜晚行刑,嚴肅的氣氛和冷冽的環境,可能會給本就害怕緊張的犯人帶去更大的心理負擔。

爲什麼斬犯人一定要等到午時三刻呢?

第三,古人認爲正午的陽光濃烈而耀眼,正象徵着統治者的正直和公平,代表着王權的剛正不阿。選擇在這個時間問斬犯人,也是要向百姓展示邪惡終究戰勝不了正直,統治者代表着公平與正義。

總之,古代殺死囚犯時選擇在午時三刻是出於很多考慮的,這樣的規定不僅能看出古人的迷信,也能夠體現出古代刑法人性化的一面。古代還有很多具體的措施都能體現其人性化,比如死囚在行刑之前會有一頓很豐富的斷頭飯,還會在飯菜裏放上一塊生肉,這也都是爲了囚犯考慮。

2、並非全都是午時三刻問斬

時殺人也分爲午時問斬和午時三刻問斬兩種,午時雖然陽氣重,但罪犯被殺後依然可以再入輪迴,午時三刻殺人,就是魂飛魄散,再無半點殘留,所以只有罪大惡極的人才會被午時三刻問斬。還有一種說法認爲,死刑犯從大早被提出來押赴刑場跪等行刑,期間不吃不喝,等到了午時已經虛脫了,再被中午太陽一曬,整個人昏昏沉沉,這時候砍頭省去很多麻煩。至於午門斬首,則不受時間限制,因爲午門有一個“午”字,陽氣最重,即便不是中午也保管一切順利。

而菜市口殺人,一來可以震懾吃瓜羣衆,二來菜市口車水馬龍,陽氣很盛,適合殺人。至於秋後問斬,倒是學問較大,西漢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對四季做了區分:慶爲春,賞爲夏,罰爲秋,刑爲冬。董仲舒認爲帝王的法令要與四季變化匹配,春夏應該行賞,秋冬纔可行刑,此即後來所說的“秋後問斬”。西漢的秋後定位農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執行的時間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這一做法一直延續到清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