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潘鳳的實力究竟如何?爲何評價褒貶不一?

潘鳳的實力究竟如何?爲何評價褒貶不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集仁義禮智信於一身的上將潘鳳,曾力挫大將顏良文丑,爲了在羣雄面前維護主公韓馥的顏面,心繫“天下太平,百姓安危。”的他,毅然決然的拖着日趨嚴重的病軀在關前與華雄展開殊死的搏鬥,試問手握180斤大斧以一力降十會見長的潘鳳,又怎會是敏捷系華雄的對手呢,即便如此,雖然潘鳳最終被斬,但其氣勢絕不落華雄分毫:

“陣前殘肢斷劍高積如山,上將潘鳳靜立其上,背中數箭,口餘黑血,雙目已閉,面含微笑。”

潘鳳的實力究竟如何?爲何評價褒貶不一?

潘鳳此刻,好似屹立不倒的豐碑,碑體記錄着自己一生之忠勇,也暗喻華雄之卑鄙,這由背部中箭和口餘黑血便可得知。

而通過“潘鳳墮馬斬華雄”的“典故”我們得知,雖然潘鳳拖着病體力盡而死,但在墮馬的同時也震碎了華雄的奇經八脈、五臟六腑,爲後續的關聖“溫酒斬華雄”夯實了基礎

上將潘鳳就是由上述網文,一舉被推上了榮譽的巔峯。《三國演義》對上將潘鳳是如何記述的呢?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衆英雄正在商議,突有小校來報,華雄下關罵戰!

袁紹:“誰敢力戰此賊?”袁術背後走出一驍勇將官名叫俞涉:“小將願往!”袁紹大喜,令俞涉前往迎戰,不了小校不久來報,俞涉不足三合被華雄斬於馬下。太守韓馥自告奮勇,大聲倡言:“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袁紹急忙讓韓馥將潘鳳喚出,潘鳳手提大斧上馬。

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雙叒叕被斬了。”袁紹嘆曰:“可惜顏良文丑未歸,否則何懼華雄!”爲何潘鳳在現如今的身價猛漲,成爲灼手可熱的一線“網紅”呢?

巨大反差所帶來的喜劇效果。韓馥一句“我有上將潘鳳。”讓人們不知不覺地對其賦予某種期待,總該有個像樣的武將吧,沒想到落差如此之大,和俞涉一樣,被華雄切瓜砍菜一般斬落馬下。

也有朋友嘆其“虎牢關五虎”之千古奇冤,當時挑戰董卓軍的大將不止潘鳳,還有其餘“四虎”,俞涉是自告奮勇主動迎擊華雄、方悅和穆順面對呂布同是一言不發主動出擊挺槍便刺、武安國也因此被呂布削去一腕。

偏偏這個潘鳳是被主公韓馥一句“我有上將潘鳳!”一句話主動推出去的,可謂千古奇冤,主基調明明是主動請纓,誰能打誰上,到了潘鳳這裏卻被韓馥直接賣了,想不打都不成,充滿了悲情主義色彩。

其實,當時的潘鳳內心是拒絕的,心裏也是蠻害怕的,但是主公有命,自己連極具英雄主義色彩的一句“我去送死。”都沒有機會喊出來。

潘鳳的實力究竟如何?爲何評價褒貶不一? 第2張

而槽點的鑄就,離不開影視劇的推波助瀾,因爲潘鳳這個急速領盒飯的龍套小角色,本來潘鳳拎起斧頭就急慌慌地趕去送死了,但是在央視版的《三國演義》中,爲了突出這個喜劇落差,也是爲了關聖出場做鋪墊,給他編出來兩句臺詞:

“末將遵命,取兵器來!”一句末將遵命彰顯無比自信,而取兵器來又顯示出其平日裏的地位和驕橫。《三國演義》(1994)

“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飢渴難耐了!”,話倒是沒錯,但飢渴難耐的戰斧要喝誰的血可就不好說了。《三國演義》(2010)

這個笑點充分被網友利用,可是漸漸的話鋒漸變,網友們慢慢對潘鳳有了同情之心,別人都是搶功主動送死去的,忠勇可嘉但也不識時務,可潘鳳是無辜的,乖乖的站在後面,人家一句話不曾說過,怎麼就直接躺槍了呢,怎麼就被韓馥直接賣了呢,陰謀論的說法漸漸增多。

於是有人猜測,這是袁紹和韓馥的借刀殺人之舉,據傳哈,爲了保住韓馥的安危,潘鳳曾力扛顏良文丑兩員大將而不敗,並且保着韓馥全身而退,這讓袁紹恨毒了潘鳳,而韓馥呢,潘鳳在軍中的威望日增,漸有尾大不掉之勢,留下終是禍根,所以不用潘鳳自薦,韓馥明知潘鳳重病在身還是義無反顧的將潘鳳交了出去,一是給袁紹泄憤示好,二是剷除異己收攏權力,此謂一舉兩得,極大歡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