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漢武帝創立古代最高學府,太學的建立有何影響?

漢武帝創立古代最高學府,太學的建立有何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漢武帝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大學在古代叫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太學”之名始於西周,《大戴記》中說:“帝入太學,承師問道。”西周太學又名大學,天子和諸侯均設之,“,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不過辟雍和泮宮不是純粹的大學,這地方亦如宮廷,貴族們常在這裏祭祀、舉行宴會、選拔武士、議定作戰計劃。打了勝仗,也到這裏“獻俘”、“告功”。這是因爲:“古人宮室無多,凡祭禮、軍禮、學禮,及望氣、治歷、養老、習射、遵賢之典,鹹行於明堂。而明堂、太廟、太學、靈臺鹹爲一地。”上古雖然有太學,但明堂、太學混而不分,佈政、祭祀、學習各種活動都攪和在一塊兒,不具備封建教育的專業性與系統性,這隻能說是太學的萌芽。

真正太學的建立,是從漢武帝時期。太學是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只有私家教學,沒有政府設立的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天人三策”,“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於京師長安設立太學。

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從武帝到新莽,太學中科目及人數逐漸加多,開設了講解《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周官》《爾雅》等的課程。漢元帝時博士弟子達千人,漢成帝時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爲了樹立自己的聲望,並籠絡廣大的儒生,在長安城南興建辟雍、明堂,又爲學者築舍萬區。博士弟子達一萬餘人,太學規模之大,實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還歲課博士弟子,入選的可補官。

漢武帝創立古代最高學府,太學的建立有何影響?

武帝還下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太學和郡國學主要是培養統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傳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國子監,或同時設立,均爲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

當東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后,戎馬未歇,即先興文教。東漢太學始創於建武五年十月(公元29年),漢光武帝起營太學,訪雅儒,採求經典闕文,四方學士雲會京師洛陽,於是立五經博士。建武二十七年,建造的太學講堂"長十(丈)丈,寬三丈"。永建六年(130),漢順帝詔修:趕學,"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每年用工徒竟達11.2萬人,營建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至漢質帝時,太學生人數已有3萬餘人。

封建帝國的鞏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朝廷能否牢牢控制官僚機構,各級官僚機構能否把朝廷的號令、政策及時地貫徹到所轄地區,以維護國家的統一。培養和造就一大批牢固樹立儒家大一統國家觀念和宗法思想的人才,以充實各級官僚機構,就成爲維護和鞏固中央集權制的關健,這就要求統治者解決人才來源問題。所以建設有效的吏治,需要培養符合要求的人才,這是興辦太學的強大動因。

同時,漢代太學的興辦,也得力於兩個治《公羊春秋》的儒家學者,一個是董仲舒獻策於前,一個是公孫弘以丞相之職貫徹於太學的發展。漢代太學初建時規模很小,只有幾個經學博士和五十個博士弟子。至漢代中期昭帝、宣帝時,爲了緩和因連年戰爭而一度緊張的國內階級矛盾,實施了與民休息和發展生產的政策,國家又呈現出興盛的氣象。特別是漢宣帝整治吏治,考覈實效,注意人才的培養,因此太學也得到相應的發展。太學生在漢昭帝時增至一百人,到漢宣帝時則增至二百人。

西漢後期,劉氏王朝由盛至衰,豪強勢力猖獗,君主採取妥協政策,統治思想發生相應變化,由提倡儒學爲主、刑名學爲輔的董仲舒春秋公羊學,改爲提倡寬柔溫厚的儒家《詩》學,放縱了豪強勢力的發展,但統治者的進一步重儒,卻推動了以研討儒學爲主旨的太學的發展,太學生數目不斷增多。

王莽執政時,還採取種種措施擴建太學:爲太學興建校舍,立樂經,增設博士等等。雖然王莽擴建太學,懷有個人政治目的,但他對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卻不應抹煞。以上是西漢年間太學發展的大致狀況。

東漢期間的前期,漢光武帝與漢明帝執政,皇權比較鞏固,外戚和宦官不敢公開作惡,社會一度比較安定,太學也因之得到了正常發展。章帝以後,東漢政治進入了黑暗時期,太學教育一度衰落。至鄧太后把持朝政,她吸取了以往外戚失勢的教訓,既注意並用外戚和宦官,又注意表揚儒學,尊禮三公。直到順帝永建六年,太學得到重修,擴建了 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以後又增加了太學生的來源,還增加了甲乙兩科學生及太學生的俸祿,於是太學生人數大增。漢質帝時,樑太后朝政,爲鞏固她的政權,重又表彰儒學,廣招太學生,結果使太學生多至三萬人,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我國東漢末年的太學遠遠勝過了國外 ,這一史實又一次證明了我國古代教育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漢武帝創立古代最高學府,太學的建立有何影響? 第2張

漢代朝廷掌管文教的官員爲太常,居九卿的首位。太常負責管理文教,這種教育行政體制,明顯地保留着政教合一的性質。朝廷對太學的管理,除委任太常總負責之外,皇帝還親自到太學視學,說明我國古代教育行政管理,在肇始之初就受到格外重視。

太學的教授稱博士,其主要職責是掌教弟子 、以教學爲主。但國有疑事仍應掌承問對,即參加朝廷的政治、學術討論。此外還有奉使及巡視地方政教等工作,漢代的博士是過問政治的,其教職體現了通經致用的原則。衆博士之上還設有首席長官,西漢時博士首席稱僕射,東漢時改爲祭酒。祭酒由太常差選有聰明威重的博士擔任,他是後來大學校長的前身。

漢代太學素有嚴於擇師的傳統。西漢的博士多由名流充當,採用徵拜或舉薦的方式選拔;東漢的博士要經過考試,還要寫保舉狀。由於博士屬於朝廷命官,所以也有由諸科始進和他官遷升的。兩漢挑選博士非常慎重嚴格,博士必須德才兼備,要有明於古今、 通達國體的廣博學識,具有溫故知新的治學能力,應當爲人師表,使學者有所述 ,又可以尊爲道德的風範。此外,還必須具有足以勝任博士職責的專經訓練和相當的教學經驗,以及身體健康等條件。

後來皇帝頒佈的詔書又規定,任博士必須在五十歲以上。經過嚴格挑選,在漢代大學執教的博士,一般來說質量較高,其中不乏一代儒宗學者。由這些人執教,對提高太學教學質量,起着保證性作用。應當指出,太學畢竟是封建官學,封建社會政治上的腐敗現象,不可能不侵蝕太學的行政管理,造成太學博士的選擇存在着弊端。不過,從總體上說, 嚴於擇師仍是漢代太學的主流。

漢代太學還有尊師的傳統,太學博士享有較高的經濟、政治待遇。漢代太學博士,負有議政、奉使、巡視等職責,說明他們的政治地位不低。

太學的學生稱博士弟子,到東漢時簡稱太學生或諸生。太學生的補選辦法,兩漢時期並無嚴格規定,最常見的是兩種形式:其一是太常直接選送;其二是郡國縣道邑選送,選送不實的,負責長官要受處罰。選送的條件大致參照公孫弘擬訂的辦法。此外,還有通過考試和因父任而入學的。招收太學生,沒有嚴格的學齡限制。公孫弘擬定的方案中雖有十八歲入學的規定,實際上,漢代太學生既有六十歲以上的白首翁,也有十二歲即顯名於太學的任聖童(即任延年)。

由太常選送的太學生爲正式生,享有俸祿,由其他途徑入學的爲非正式生,費用自給。家境貧寒無力經達的博士弟子,可以由郡國遣送,至太學後也允許一邊求學一邊靠勞作爲生。王莽以後,太學生的成份逐漸發生變化,起初有元士之子得受業如弟子的規定,繼而又增加了公卿子弟及明經下弟入學的規定,太學的貴族子弟日漸增多,貴族化的傾向也有所發展。

太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各有不同:有的成爲卿相,有的任官爲吏,有的收徒爲師,但也有學而無成白首空歸的。除大將軍、大官僚的兒子不靠太學的資格就可以做官之外,大部分的大學生,其出路仍體現了學而優則仕的辦學宗旨。統治者建立太學,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吏治效能,加強中央集權。

爲了達到這一目的,漢代太學實行了養士與選才相結合的辦法,與此同時又改革了文宮的補官與晉級規定,使之與太學的選才原則一致起來,這一方案也是由公孫弘統一擬定的。公孫弘的建議得到漢武帝的批准,自此以後,文學禮儀、 通一藝以上都被列爲補官、晉級的條件,而且優先使用通多者。官吏的文化程度,儒學的修養水平受到高度的重視,造成漢代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學之士的局面,即從皇帝丞相一直到地方官,都會講經學。

儒學和仕途完全結合起來,讀書人都變成了儒生。養士育才和職官制度的一致性,是漢代政治思想統一的重要原因,也是貫徹獨尊儒術文教政策的關鍵一環,這在當時具有順應歷史發展需要,鞏固新興地主階級的統治,補充和修正世卿世祿制度的積極作用。但是,剝削階級升官發財的思想,也隨之侵蝕着學校教育,毒害着讀書人的思想,這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與階級的侷限性,是應當批判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