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揭祕:爲什麼百家爭鳴只能發生在春秋時期?

揭祕:爲什麼百家爭鳴只能發生在春秋時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思想派別和偉大的思想家,他們中包括: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莊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李斯、商鞅;兵家:孫武、孫臏;名家:鄧析、惠施;陰陽家:鄒衍;縱橫家:蘇秦、張儀;雜家:呂不韋;農家:許行。

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與春秋時期的社會變動以及歷史文化轉型是分不開的。春秋時期,代表奴隸制的禮樂制度逐漸崩潰,社會處在一個急劇的大變革時期。此時的生產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提高,先進的生產工具和冶煉技術已經出現,社會經濟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特別是出現了冶鐵技術,造成了鐵製農具廣泛的用於農業生產之中,農業生產的效率大幅提高,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出來,私田的面積不斷擴大,新興的奴隸主掌握了越來越多的私田,經濟實力大大擴張。他們不滿足於原有的政治權利,與原先的大貴族地主階層的矛盾越來越大。

伴隨着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賦稅制度也出現了相應的變化,之前井田制時期的勞役地租向實物地租轉變,以及新型農具和耕作技術的推廣,讓更多的人可以從繁重的生產勞動中解脫出來,去從事其他的工作,使得社會分工也得到了進步。這都會導致社會階級結構的再一次分化,出現了商人和手工業者等新興的社會階層。這些社會變化,都是春秋時期政治、文化多元化的一個根本原因。

揭祕:爲什麼百家爭鳴只能發生在春秋時期?

動盪的春秋

從政治上說,禮崩樂壞導致了周天子爲代表的舊的權威的喪失,出現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新局面,周朝的分封制不斷被否定,一些諸侯國被其他諸侯國滅掉,諸侯國的國君們的權力也受到新興的卿大夫的衝擊。魯國就出現了季孫、孟孫和叔孫的“三桓爲政”,晉國更是直接被三家卿大夫瓜分掉了。至於諸侯不遵守禮制,享用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喝酒時演奏“八俏”舞之類,更是數不勝數。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因爲利益,也發生了許多戰爭。這些戰爭都是爲了滿足國君們的私利,所以有“春秋無義戰”之說。爲了維護戰爭,各個諸侯國都加大了對老百姓的剝削力度,勞動者擔負着沉重的負擔,正如管子所說“民參其力,二入於公,衣食其一”,階級鬥爭趨於激烈化,許多國家都發生了國人驅逐或者殺死國君的事情。

中國歷史告訴我們,在政治穩定的年代,思想發展是比較平衡的;而在動盪不安的年代,思想文化的發展速度會有一個增速。這個時期,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知識分子也就是“士”這個階層的出現和活躍。

孔子辦學圖

周朝時,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權去學習文化的,只有王公貴族的子弟纔有資格進入學校學習。而到了春秋時期,私人辦學熱潮興起,提倡“有教無類”,教育的對象不分貴賤,這使得受教育的人羣大大增加,這些人就是“士”。

由於“士”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可以爲統治者所用,所以很多貴族中興起了養士之風。著名的戰國四公子,都養有幾千門客,“士”中許多優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擔任卿相。爲了籠絡人才,各諸侯國對“士”往往都採取寬容的政策,給予這些“士”一定的思想和學術自由。這就爲“士”著書立說、發表個人的意見,形成自己的思想創造了條件,促進了思想解放。

我們以齊國爲例,來說說思想解放和百家爭鳴的產生過程。

齊國是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這與他們發達的經濟,開明的政治和良好的文化教育環境是分不開的。爲了吸引“士”,齊國給了這些人優厚的待遇,將各國的人才彙集在稷下學宮,使這裏成爲一個最先進的學術研究場所。

揭祕:爲什麼百家爭鳴只能發生在春秋時期? 第2張

稷下學宮

從作用上來說,稷下學宮是齊國的智囊團。他們根據齊王的政治需要,製造輿論、設計藍圖、擬定典章制度,各路人才在這裏進行學術交流和文化傳播,“不治而議論”,雖然不擔任實際職務,但可以議論時政、國事,這種議論是在寬鬆自由的政治氛圍內,對齊國統治者的政治建議,對齊國的強大幫助很大。

稷下學宮爲各派學者利用齊國提供的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使得無論是儒家、法家,還是縱橫家、陰陽家,都在這裏交流思想,讓各種思想能在這裏相互研討,互相爭鳴,取長補短,豐富和發展了各自學派的學說。

除了齊國之外,其他的國家也紛紛加大對知識分子的待遇,各國的學術研究也方興未艾。魏國西河學派中,也有不少人成爲治世良臣。

從政治上來說,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爲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睥形成和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環境。

從經濟方面來說,春秋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爲有閒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從科技上說,當時的科技取得了較大進步,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水平也不斷提高,具備了認識和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的資本。

從文化上說,原有的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私學勃興",越來越多的人具備了學習的資格,加大各種思想的產生的土壤。

總體上說,當時社會激烈的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使得各種文化思想得以生根發芽。這些不同流派的文化思想,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對後來的中國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