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4月29號 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歷史上的今天4月29號 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903年4月29日 (癸卯年四月初三)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在113年前的今天,1903年4月29日 (農曆四月初三),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歷史上的今天4月29號 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拒俄義勇隊長藍天蔚

1903年4月29日(距今113年),留日學生大會在日本東京錦輝館舉行,500多名留學生到會。會議主題是抗議沙皇俄國向清政府提出7項無理要求。留學生們在會議上紛紛發表演講,要求組織拒俄義勇隊,誓與沙俄決戰沙場。他們說,無國之輩,哪有安身之地,又何來安學之處。後來由於清政府的阻撓、壓制,“拒俄運動”無法進一步發展、壯大,拒俄義勇隊北伐行動也未成行。然而,留學生們迸發出的愛國情感轉爲指向滿清腐朽統治的實際鬥爭中。

1923年4月29日 (癸亥年三月十四)民國婦女“乳房解放”運動

在93年前的今天,1923年4月29日 (農曆三月十四),民國婦女“乳房解放”運動。

中國古典審美意識裏,美的胸乳,都像尤三姐那樣的“蔥綠抹胸,一痕雪脯”,含而不露;好的胸乳,是小乳,古人又稱丁香乳。所以女子不但不隆胸,反而束胸。張愛玲曾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裏描寫過這種古典美乳:“她的不發達的乳,握在手裏像睡熟的鳥,像有它自己的微微跳動的心臟,尖的喙,啄着他的手,硬的,卻又是酥軟的,酥軟的是他的手心。”

這些傳統在20世紀初被中斷,西方的“乳房崇拜”漂洋而來,落地生根。即使如此,民國初女人的身體是不能外露的,即使是睡覺,也要穿着長過膝蓋的長背心。一種以平胸爲美的審美觀,令女子都以帛束胸。但是,一些追求個性解放的女人開始試穿一種小馬甲代替捆胸的布條。小馬甲最初在妓女中流行,隨後良家婦女也逐漸效仿,以致成爲一種社會風尚。短小的小馬甲前片,綴有一排密紐,將胸乳緊緊扣住,這還是束胸的花樣。但追求開放的女子,也能將緊身小馬甲演繹出風情,採用輕薄紗料製成背心,外罩網紗,露胳膊現肌膚,因而受到保守人士的攻擊。

1918年夏,上海市議員江確生致函江蘇省公署:“婦女現流行一種淫妖之衣服,實爲不成體統,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則露出一尺左右,女褲則吊高至一尺有餘,及至暑天,內則穿紅洋紗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紗之紗衫,幾至肌肉盡露。”他認爲這是一種淫服,有“冶容誨淫”的副作用,致使道德淪喪,世風日下。要求江蘇省、上海縣及租界當局出面禁止,“以端風化”。1920年上海政府發佈佈告,禁止“一切所穿衣服或故爲短小袒臂露脛或模仿異式不倫不類,並稱其“招搖過市恬不爲怪,時髦爭誇,成何體統”。“故意奇裝異服以致袒臂、露脛者,準其立即逮案,照章懲辦”。女子只要穿着低胸露乳、裸露胳膊、小腿的服裝,就將面臨牢獄之災。


歷史上的今天4月29號 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第2張


民國海報上的香豔美女

在乳房解放過程中,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就是張競生。廣東饒平人,留法歸來後,任北大哲學教授。1923年4月29日(距今93年),張競生在北京《晨報》副刊發表《愛情的定則與陳淑君女士事的研究》一文,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關於愛情的大討論,吸引了梁啓超、魯迅等著名人物參加。在長達兩個月的討論中,他受到了多數人的批評,但從此聲名遠播。1924年,張競生的《美的人生觀》講義在北大印刷,這是一部充滿小資產階級思想的講義。在“美的性育”一節中,他倡導裸體:裸體行走、裸體游泳、裸體睡覺等,認爲“性育本是娛樂的一種”,並像今天的“夫妻夜話”節目那樣,十分詳盡地介紹了“交媾的意義”和“‘神交’的作用”。

這讓理學籠罩的中國爲之一顫,張競生成了乳房解放的輿論引導者:“束胸使女子美德性徵不能表現出來,胸平扁如男子,不但自己不美,而且使社會失了多少興趣。”一時間,大家閨秀開始悄悄放胸,讓乳房自由呼吸,自主生長。當時,新聞媒體稱爲“天乳運動”。1926年,北京、上海各發生兩件轟動性的“桃色新聞”:一是張競生公開出版了《性史》一書,大談“性的美好”;二是上海美專校長劉海粟“慫恿”第17屆西畫系採用裸體模特,並在畫展公開這些“裸體淫畫”。社會譁然,報刊學界紛紛聲討。結果,《性史》被禁,劉海粟差點被當時佔領上海的軍閥孫傳芳抓起來了。他們確實比時代超前了好幾步。

林語堂曾經描述過《性史》開賣的盛況:買書的賣書的忙成一團,警察要用水管子衝散人羣。被禁後,坊間盜版翻印不計其數。《國民日報》的副刊也開始介紹起“曲線美”了。

1927年在中國歷史上,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武漢一時成爲國民革命運動的中心。國民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震顫着武漢三鎮婦女的心靈。3月8日,國民政府組織20多萬軍民在漢口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隨後,軍民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突然,名妓金雅玉等人赤身裸體,揮舞着彩旗,高呼着:“中國婦女解放萬歲!” 等口號,衝進了遊行隊伍。她們都認爲“最革命”的婦女解放,是裸體遊行。

此年7月,國民黨廣東省政府委員會第33次會議,通過代理民政廳長朱家驊提議的禁止女子束胸案,“限三個月內所有全省女子,一律禁止束胸……倘逾限仍有束胸,一經查確,即處以五十元以上之罰金,如犯者年在二十歲以下,則罰其家長。”隨後,解放乳房運動蔓延全國。

中國傳統的束胸習俗,在激進的文化健將的攻擊下,在西方風氣的影響下,在風起雲涌的革命浪潮帶動下,漸漸被徹底顛覆,成爲禁止纏足後,婦女解放的最大一次革命。此時,胡適剛剛回國,在中西女塾畢業典禮上,做了著名的“大奶奶主義”的演講。他提出:“沒有健康的大奶奶,就哺育不出健康的兒童!”上海剛創刊的時尚雜誌《良友》刊出了胸罩專題,介紹歐洲女性胸罩的式樣與使用方法。這像重磅炸彈在時髦女性中開了花。滬上百貨紛紛引進這些“舶來品”,將其擺放在櫥窗最醒目位置。太太小姐、新女性、交際花爭相搶購至脫銷。

1931年4月29日 (辛未年三月十二)廣州起義領導人之一、中國青年的導師和領袖惲代英犧牲

在85年前的今天,1931年4月29日 (農曆三月十二),廣州起義領導人之一、中國青年的導師和領袖惲代英犧牲。

1931年4月29日(距今85年)惲代英犧牲。

惲代英,又名蘧軒,字子毅。原籍江蘇武進。1895年出生於湖北武昌。1918年夏從武漢中華大學文學系畢業後,任該校中學部主任。五四運動中參加領導罷課、示威鬥爭。1920年創辦“利羣書社”,團結教育青年,傳播革命思想。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史上的今天4月29號 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第3張


惲代英

1923年和1925年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團中央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主編《中國青年》,並任上海大學教授。1924年在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工作。1926年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執行委員。同年3月任黃埔軍校總政治教官兼軍校中共黨團書記,並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任教。1927年春主持武漢軍事政治學校。同年4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委員。大革命失敗後,參加領導南昌起義,是黨的前敵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廣州起義時任廣州工農民主政府祕書長。1928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祕書長,主編黨刊《紅旗》。1930年5月在上海任中央滬東區行動委員會書記時被捕。

由於叛徒顧順章的出賣,1931年4月29日(距今85年)被國民黨政府殺害於南京監獄。

1954年4月29日 (甲午年三月廿七)中印兩國確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在62年前的今天,1954年4月29日 (農曆三月廿七),中印兩國確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年4月29日(距今62年),中國和印度兩國政府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規定兩國之間關係的五條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從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印兩國政府代表團就中印兩國關係問題在北京舉行了談判,周恩來總理在談判的第一天就提出了這五項原則。1954年6月28日,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時,同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新德里發表《中印兩國總理聯合聲明》中重申指導兩國關係的這五項原則。


歷史上的今天4月29號 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第4張


周恩來總理與尼赫魯總理(左3)舉行會談

1954年6月29日,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同緬甸總理吳努發表的《中緬兩國總理聯合聲明》,確認五項原則作爲國際關係的指導原則。

此後,五項原則爲世界許多國家所接受,成爲處理國與國之間相互關係的基本準則。

1993年4月29日 (癸酉年閏三月初八)海峽兩岸間第一次握手

在23年前的今天,1993年4月29日 (農曆閏三月初八),海峽兩岸間第一次握手。

1993年4月29日,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臺灣海峽兩岸授權民間團體的最高領導人汪道涵和辜振甫,鄭重地在《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4份文件上簽字,兩位古稀老人睿智而深邃的目光相互凝視,他們知道,兩岸關係的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4月25日,汪道涵先生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熱情洋溢地提出:“兩岸同胞應更具前瞻性地面對未來,把握國際發展的趨勢所予我們中國人的歷史機遇,以寬闊的胸懷向前看……”

4月26日下午,辜振甫先生抵達新加坡。辜振甫先生說:“兩岸的中國人都應該秉恃‘雙贏’的理念,相互扶持。”

歷史上的今天4月29號 留日學生組織“拒俄運動” 第5張

在長達四十多年的隔絕之後,海峽兩岸終於打破僵局,授權兩個民間團體的最高領導人進行首次會談,本身就是歷史的進步,是兩岸關係的良好開端。

兩岸直接接觸開始於1986年5月的“兩航《中國民航與臺灣華航》談判”。此後,兩岸間圍繞具體事件或問題進行的接觸、商談愈益頻繁。特別是1991年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和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相繼成立以來,兩機構之間爲處理兩岸的有關問題積極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