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上的今天 > 歷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溥儀就任“滿洲國”皇帝

歷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溥儀就任“滿洲國”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562年3月1日 (壬戌年正月廿六)法國瓦西鎮慘案

在454年前的今天,1562年3月1日 (農曆正月廿六),法國瓦西鎮慘案。

1562年3月1日(距今454年),法國的瓦西鎮發生了一起天主教徒大肆屠殺新教徒的慘案。它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宗教戰爭的導火線。

16世紀60年代的法國,君主專制政體面臨着嚴重的危機,國內各種矛盾尖銳,封建貴族的各個集團和國王在相互爭權奪利。這類矛盾集中表現在兩個宗教集團的劇烈鬥爭。

一個集團叫“胡格諾派”。這是一個宗教改革派,其創始人爲卡爾文。這位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由於倡導新的宗教改革,在當時的法國,受到國王和天主教會的不斷迫害,因而他被迫逃往瑞士。不久,他就以日內瓦爲中心,創立了一個新的宗教教派,即卡爾文教派,它的影響日益增大,後來連法國的資產階級、手工業者及對教會和國王不滿的南部貴族紛紛加入了卡爾文教。他們自稱“胡格諾派”,意爲“日內瓦宗教改革的擁護者”。“胡格諾派”的首領是波旁的安蒂昂和康迪親王。

歷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溥儀就任“滿洲國”皇帝

另一派叫“天主教聯盟”,是一個封建貴族集團,主要成份是法國東北部和中部諸省的貴族。他們是國王的支柱和助手,控制了政府與教會的許多要職,手中握有無限的權力,其首腦人物主要是軍隊統帥弗朗索瓦·介斯公爵,掌握內政管理大權的樞機主教、洛林的查理·介斯。

兩個宗教派別之間有深刻的利害衝突,各自打着維護所屬宗教教規、教義的旗號、針鋒相對,怒目而視,矛盾愈來愈趨向尖銳化。

歷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溥儀就任“滿洲國”皇帝 第2張

1562年3月1日(距今454年),弗朗索瓦·介斯率領士兵經過瓦西鎮,正在這時,忽聽得一座大谷倉內傳出胡格諾教徒們在做禮拜、高唱讚美詩的祈禱聲。介斯頓起殺機,下令隊伍襲擊那些手無寸鐵的胡格諾教徒羣衆。刀光劍影之中,當即爲23人被殺死,1萬餘人受了傷。瓦西鎮一時陷於血泊之中,悲聲震撼天地。

接着,政府軍在別的城市也高舉屠刀,接連發生了鎮壓新教徒的流血事件,全國的形勢一下子緊張起來。爲了自衛和抵抗,胡格諾派教徒也武裝來反對武裝鎮壓。這樣,交火時間長達30餘年的法國曆史上第一次宗教戰爭終於大爆發。直到國王亨利四世頒佈“特赦令”:承認天主教爲國教,同時允許胡格諾派有信仰和崇拜自由,在擔任國家公職方面可以享受同等權利等等之後,這場曠日持久的宗教戰爭才平息下來。

 1934年3月1日 (甲戌年正月十六)溥儀在長春就任“滿洲國”皇帝

在82年前的今天,1934年3月1日 (農曆正月十六),溥儀在長春就任“滿洲國”皇帝。

1934年3月1日(距今82年),在日本導演下,溥儀在長春“稱帝”。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滿洲國”首都新京郊外的杏花村攝下了溥儀的登極大典。傅儀身穿清朝皇帝的龍袍,舉行即位的“郊祭儀式”。

關東軍與傅儀對用何種方式舉行皇帝即位大典的想法大相徑庭。關東軍承認傅儀是“滿洲國皇帝”而不是“大清國皇帝”,因此要溥儀穿“滿洲國陸海空軍大元帥正裝”,而不是清帝的龍袍。因雙方各不相讓,最後決定溥儀先穿龍袍舉行登極告天禮,再穿“滿洲國陸海空軍大元帥正裝”,在“勤民樓”舉行即位典禮。

歷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溥儀就任“滿洲國”皇帝 第3張

東北的3月仍然寒風凜冽。大風翻弄着溥儀身上的龍袍,在臨時用土堆起來的“天壇”上,溥儀莊嚴地舉行了告天即位的古禮,向天帝稟報自己已即皇帝之位。從這一天始,溥儀不再被稱“執政”,圓了他的“皇帝”之夢。即日起,“滿洲國”改爲“滿洲帝國”,年號“康德”。日本關東軍司令官率日本200多名官員出席儀式,並與出任“滿洲帝國”總理大臣的鄭孝肯換文,表示當場予以承認。

 1935年3月1日 (乙亥年正月廿六)日本瘋狂掠我資源

在81年前的今天,1935年3月1日 (農曆正月廿六),日本瘋狂掠我資源。

1935年3月1日(距今81年),日本帝國主義爲掠奪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食鹽,在多倫設鹽務署,赤峯設分署,並規定今後向東蒙運鹽,必須經多倫和赤峯,強迫徵稅。內蒙鹽商大起恐慌,蒙民堅決反對。

13日,爲了把中國變爲日本的原料生產基地和商品銷售市場,日本外務省議定《中日經濟提攜政策大綱》,提出由民間組織中國實業視察團派往中國,鼓勵中國大量出產棉花以銷往日本:在貿易上採取以貨易貨。

歷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溥儀就任“滿洲國”皇帝 第4張

16日,日本煤炭公司壟斷熱河孫家灣煤礦,以實現其統治整個東北煤業的野心。與此同時,大肆掠奪黑龍江黑河一帶各金礦。19日。又在河北和熱河交界的興隆縣組織採金株式會社,採用機器開採金礦辦法,攫取大小倒流水等7處金礦。

1982年3月1日 (壬戌年二月初六)蘇聯“金星13”號行星際自動站到達金星

在34年前的今天,1982年3月1日 (農曆二月初六),蘇聯“金星13”號行星際自動站到達金星。

1982年3月1日 蘇聯發射的“金星13”號行星際自動站到達金星,它的下降裝置在金星表面軟着陸成功。“金星13”號下降裝置進入金星大氣層時超重達250倍,殼體受前方衝激波影響,溫度高達12000攝氏度,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的兩倍。在下降中,裝置上的儀表分析了金星大氣和雲層的化學成分與結構,着陸後把採集到的金星土標本送回密封艙內化驗。並測量了金星的地震情況。

歷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溥儀就任“滿洲國”皇帝 第5張

1996年3月1日 (丙子年正月十二)首屆亞歐會議開幕

在20年前的今天,1996年3月1日 (農曆正月十二),首屆亞歐會議開幕。

當今世界正日益向多極化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北美、歐洲和東亞三個實力強大的政治、經濟地區。而亞歐間的關係,較爲薄弱。爲加強雙方合作,於1996年3月1日至2日,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了首屆亞歐會議。

出席會議的有泰國、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越南、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芬蘭、愛爾蘭、意大利、荷蘭、葡萄牙和歐盟委員會的領導人。其他4個歐盟國家丹麥、希臘、西班牙和瑞典派出外交大臣。

歷史上的今天3月1日 溥儀就任“滿洲國”皇帝 第6張

會議通過《主席聲明》,聲明強調亞歐國家今後在加強政治對話的同時,將促進經濟和其它領域的合作。聲明強調各國應在相互尊重、平等、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開展政治對話。

與會領導人還決定加強學術界的交流,並認識到軍控、裁軍和毀滅性武器不擴散的重要性,重申亞歐國家將在上述領域加強合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