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唐代褚亮所作的《秋雁》,表露出對於自身命運難以掌控的悲嘆

唐代褚亮所作的《秋雁》,表露出對於自身命運難以掌控的悲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褚亮,字希明,唐朝大臣、文學家,唐初十八學士之一。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褚亮所作的《秋雁》吧。

在我國古代詩歌作品中,常常會用到“鴻雁傳書”、“魚雁寄情”等等典故。雁爲候鳥可本能感知氣候,常常隨着季節冷暖而遷徙,它們按時知返,南來北往,冬去春歸。雁也因爲其特殊的生活習性,成爲詩人喜愛常用的意象之一。

高空邈遠,秋意無限,一行孤鴻,幾聲雁鳴,便適時勾起羈旅行役遊子諸多愁緒。或許正是如此,詩人往往藉助於雁之意象,或抒發感情之堅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元好問《摸魚兒》);或寄寓思鄉之愁情,“鴻雁遠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唐代褚亮所作的《秋雁》,表露出對於自身命運難以掌控的悲嘆

褚亮,字希明,杭州錢塘人。早年以詩受知於陳後主,陳亡之後,入隋爲東宮學士,授太常博士。隋亡後再入唐,爲秦王府文學館十八學士之一。其經歷之坎坷,命運之宛轉,可以說是那個動亂朝代變換下小人物掙扎的縮影。

褚亮曾經寫過一首小詩《秋雁》,在這首五言絕句裏,表露出對於自身命運難以掌控的悲嘆。詩作裏,雁作爲另外一種意象出現,延伸出新的內涵意蘊,值得深思。

《秋雁》

[唐]褚亮

日暮霜風急,

羽翮轉難任。

爲有傳書意,

聯翩入上林。

唐代褚亮所作的《秋雁》,表露出對於自身命運難以掌控的悲嘆 第2張

擬題帶一“秋”字,所謂“一葉落而知秋至”,秋天到來,秋氣肅煞,草木搖落,萬物含悲。又有“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之說,詩人見秋雁南飛,情不自禁而動思歸之心。然而,此心“歸”往何處?詩人下筆從不妄落,每每自有來意,卻需從細微之處琢磨。

開端兩句“日暮霜風急,羽翮轉難任”,直接展開場景描寫:秋日西墜,暮色蒼涼,凜冽的寒風急速吹過,帶來刺骨的冷凍氣息;霜刀風劍嚴相逼來,飛翔在高空的孤雁,實在難以抵擋如此強烈的狀況,因爲已經開始威脅到了自身的生命。“雁雍雍而南遊兮,鵾雞啁哳而悲鳴”(宋玉《楚辭·九辯》),觸目皆物則情生,然而“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一個“霜風急”盡顯環境分外惡劣,從而註定詩人心將不會安寧。

秋意直入人心上,愁緒自然而然地發生。恰如庾信所寫:“霜風亂飄葉,寒水細澄沙”(《衛王贈桑落酒奉答》),葉因風亂,沙因水細,生命本身的脆弱性,註定了他的渺小與被傷害性的增加。更因秋至,氣候變幻莫測,令人難以揣度。凡此種種,不由不引人遐想:自然氣候之變?抑或人心之變?不可猜測的,只能是決定詩人命運的上意!

唐代褚亮所作的《秋雁》,表露出對於自身命運難以掌控的悲嘆 第3張

正因爲感受到了個人命運的無端,所以飽經滄桑,歷經改朝換代的詩人,纔會在詩作的最後寫下“爲有傳書意,聯翩入上林”。上林,可以理解爲雁中途歇息的樹林,卻不可忽略其內在蘊藏着另外一層意思。上林苑,皇家園林建築,漢武帝於建元三年在秦朝舊苑址上擴建而成的宮苑,規模宏偉,極盡奢侈。所以,此處的“上林”,亦可理解成詩人將要投奔、效力的對象。果然,歷經數朝,詩人終入秦王府中,得以安身立命。

至此,我們終於可以在詩歌最後,徹底弄清楚,詩人所謂的“霜風”,是無常命運的嬉戲擺弄,而“難任”,則是生命需要承擔的因果。當詩人感受到憑藉自身弱小力量,再也無法抵抗得了的時候,他由內心裏感到一種迫切之意,想方設法改變命運。所以,纔會有“傳書意”,既是對同樣淪落天涯之友伴的呼喚,希望“聯翩”一起投奔新的效力對象;同時亦飽含殷切期望,希望“上林”所有者,能夠給予自身以接納。

綜觀本詩,不管是從字詞上,還是從內容上,都顯得十分鄙陋,毫無新意可言。但是如此就給予斷然地否定,就會不夠公平。詩人藉助“秋雁”意象,抒發面對命運無常時刻的無助之意,非常真摯,惶恐之情,表露無遺。弱小的個體生命,在直面慘淡的人生,以及那些暴力強權的時候,如何苟且偷生的慘狀,被展示得淋漓盡致。這是一個靈魂不甘心地吶喊,固然嗓音嘶啞,模糊不清,但終究還是叫了出來。如此,便是此詩存在的意義所在。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