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杜牧《初冬夜飲》和蘇軾《東欄梨花》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杜牧《初冬夜飲》和蘇軾《東欄梨花》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杜牧,字牧之,晚年時期居住在樊川別業,世稱杜樊川,他是晚唐時期官員,也是文學家。他的詩文負有盛名,代表作有《阿房宮賦》《題烏江亭》等,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蘇軾,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書畫等各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杜牧《初冬夜飲》和蘇軾《東欄梨花》吧。

唐代杜牧及其《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干。”

杜牧說,我像淮陽太守汲黯經常臥病,偶而喝杯酒解憂愁,客居異鄉衣袖上結滿清霜,只有與燈燭作伴。臺階下的積雪像是堆簇着的潔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誰在此憑依欄杆?

杜牧《初冬夜飲》和蘇軾《東欄梨花》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這首詩大概作與會昌二年(842),時年40歲的杜牧因剛直敢言,屢次進諫,受當時宰相李德裕的排擠,被外放到黃州、池州、睦州等地。此詩可能作於睦州。此詩描寫了詩人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反映了他的悲慘生活命運。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無法施展自己才華的惆悵苦悶之情,格調憂傷悽婉,深沉感人。

這首詩首句用典,點明獨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鬱,有籠蓋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實寫夜飲,在敘事中進一步烘托憂傷悽惋的情懷。第三句一筆宕開,用寫景襯墊一下,不僅使全詩頓生波瀾,也使第四句的慨嘆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後又以問語出之,與前面三個陳述句相映照,更覺音情頓挫,唱嘆有致,使結尾有如“撞鐘”,清音不絕。明胡震亨說:“牧之詩含思悲悽,流情感慨,抑揚頓挫之節,尤其所長。”玩味此詩,庶幾如此。

杜牧《初冬夜飲》和蘇軾《東欄梨花》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第2張

宋代蘇軾及其《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說,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條透露出濃郁的春色,飄飄灑灑的柳絮夾帶着如雪的梨花,佈滿了全城。我心緒惆悵,恰如東欄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將這紛雜的世俗人生,看得多麼透徹與清明。

此詩作於北宋熙寧十年(1077),當時蘇軾已經四十一歲,經歷了衆多的家庭變故。熙寧九年(1076)冬天,蘇軾離開密州(今山東濰坊諸城),接任蘇東坡密州知府職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蘇軾到徐州赴任,寫了五首絕句給孔宗翰。這是其中的一首。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發了詩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感情,讓人們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杜牧《初冬夜飲》和蘇軾《東欄梨花》有什麼相同之處?這兩首詩都是七言絕句,都是作者在中年時期所寫(杜牧是40歲寫下《初冬夜飲》;蘇軾是41歲寫下《東欄梨花》),也同時遭遇中年危機(杜牧遭遇外放;蘇軾悲慘一點,寫這首詩時,他的母親、結髮妻子、父親已經相繼去世。工作上,又跟同事王安石意見不合,而皇帝卻是支持王安石的。這時的蘇軾可以說是家庭和事業都不順心),這兩首都寫到“雪”和“梨花”。

杜牧《初冬夜飲》和蘇軾《東欄梨花》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第3張

杜牧《初冬夜飲》和蘇軾《東欄梨花》有什麼不同之處?

這兩首詩在表現手法上有不同:杜詩運用了典故(用了漢代汲黯的典故)和比喻手法;蘇詩則運用了襯托(用柳葉的深青之色襯托梨花的淡白)和比喻手法。這兩首詩雖然都是寫“雪”和“梨花”,但主次不同:杜詩以寫雪爲主,以梨花喻雪;蘇詩則以寫梨花爲主,借雪喻梨花。這兩首詩表達的情感不同:杜詩以梨花喻積雪,表現出了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憤慨,壯志難酬的隱痛;蘇詩以白雪喻梨花,形象地表現了梨花的純美,作者借之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愁情。有意思的是,蘇詩的最後兩句化用了杜詩的最後兩句。杜詩感慨的是物是人非,而蘇詩感慨的則是人生的短促。杜詩比較沉鬱,刻畫了詩人自斟自飲、孤獨苦悶的形象;蘇詩則達觀一點,描繪的是淡看人生沉浮的心境。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