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送梓州李使君》王維所作送別詩,表現出對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

《送梓州李使君》王維所作送別詩,表現出對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唐代詩人、畫家,曾擔任尚書右丞,時人稱之爲“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詩派的代表人物,開創了水墨山水畫派,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因爲篤信佛教,後世稱之爲“詩佛”。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王維所作的《送梓州李使君》吧。

離別是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當面對離別,無論是與親人的離別,還是朋友之間的分別,那都是令人無比的傷感。在古代,由於交通的不發達,人們一旦離開,就猶如生離死別一般。所以對於那些多愁善感的詩人來說,離別場面寫上一首送別詩,記錄痛苦的心情是必須的,因此,以“送別”爲題材的詩非常多。

送別詩是抒發感情的,而抒發什麼樣的感情,不僅與所送之人的情況、前去的原因、目的相關,更與詩人自己在寫作時的處境、追求、心情關係密切。一般來講,送別詩是借送親友之機,抒寫對離別之人的評價、勸勉、讚美之意,表達兩人之間的情誼,傾訴對離別的傷感,對離人的惦念及盼歸之意。

寫過送別詩的唐代詩人很多,《全唐詩》收錄的送別詩就多達五千餘首,涉及作者四百一十二人,這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就有王維。他有一首別具一格的“送別”之作《送梓州李使君》。這是王維送別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它撇開了一般送別詩所傳達的感傷氣氛,展現了王維積極開朗的一面。而且全詩無一送別字眼,但是從中卻能感受到詩人對於友人的深情厚誼,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尤其是詩的開頭10個字,氣象壯觀開闊,被後世詩評家引爲律詩工於發端的範例。

《送梓州李使君》王維所作送別詩,表現出對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王維說,千山萬壑之中,到處都是參天大樹,到處都是杜鵑的啼鳴聲。山中一夜春雨過後,只見山間飛泉百道,遠遠望去,好似懸掛在樹梢一般。漢水的婦女辛勞織布納稅,巴人地少常常訴訟爭田。望你發揚文翁政績,奮發有爲不負先賢。

王維這首《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非常特別的送行詩,切入點別開生面,構思非常獨特。詩中沒有寫送別時的場景,離別之情也沒有絲毫顯露。詩中前四句的景色描寫,不是送行時的眼前之景,而是李使君將去的蜀地的風景,全都是出於想象。

首聯“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兩句,王維以誇張的表現手法描繪了蜀地壯麗的山水景物。讓我們瞭解了蜀地有層巒疊嶂的羣山、險峻深邃的巖壑,有高聳入雲的林木,以及響徹千山萬壑的杜鵑啼鳴聲。而這些景色就彷彿一幅氣勢磅礴的山水畫展現在了世人面前。它所流露出的是王維對蜀地景色的嚮往,是王維對李使君即將前往赴任的欣羨。

《送梓州李使君》王維所作送別詩,表現出對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 第2張

頷聯“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兩句,詩人從細處着墨,向我們展現了一幅絕妙的奇景:一夜透雨過後,山間飛泉百道,遠遠望去,好似懸掛在樹梢上一般,充分表現出山勢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在這兩句裏,詩人以畫家的眼睛觀察景物,運用繪法入詩,將三維空間的景物疊合於平面畫幅的二維空間,若將最遠處、高處的泉瀑畫在稍近、稍低的樹梢上。

這前四句挺拔流動,自然奇妙,畫面、意境、氣勢、結構、語言俱佳。後人評價甚高,如紀曉嵐說:“起四句高調摩雲”,而清王士禛在《古夫於亭雜錄》則說:“興來神來,天然入妙,不可湊泊”。這前四句也印證了蘇東坡對王維詩的稱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及這前四句,詩人筆下的景象早已在我們腦海中渲染成畫,美不勝收!

這首詩的後四句,則陡然轉變,不再描寫風景,而是細數蜀民的風氣,並提到漢朝時賢明的蜀郡太守文翁曾在蜀地興辦學校,施行教化,使得蜀民開化,並沿襲至今。這四句是對李使君的勉勵,勉勵他向先賢看齊,在先賢遺留功績的基礎上,恪盡職守,能有所作爲。做出一番惠民的大功績,像漢景帝時的文翁那樣,使蜀民世代受益。

《送梓州李使君》王維所作送別詩,表現出對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 第3張

頸聯“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兩句詩人描述梓州的風土人情。梓州多山,當然也多樹,所以那邊的女子多用橦木花織成布匹交納給官府,而多山也導致耕地比較少,所以那邊的人時常因爲芋田而發生訴訟,爲什麼是芋田呢?因爲梓州主要產的就是芋。而這些都是李使君到了梓州以後需要管轄處理的事情。

尾聯“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兩句寫詩人勉勵李使君要以漢代蜀郡太守文翁爲榜樣,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圖。詩人以文翁來比李使君,用典貼切,切人,切事,切地,又能借以傳達出自己真誠、殷切的期望之意,可謂用典妙筆。

縱觀王維的這首《送梓州李使君》,寫得與衆不同,不寫離愁別恨,不作浮泛客套之語。在這裏,詩人先是描寫了當時周圍的環境,然後又描寫到了友人所要去的一個地方,最後進一步地告訴朋友,到了那個地方,應該如何去做,怎麼做,才能夠對得起古代的先賢。這首詩雖然說是寫送別,但滿是對於國家大事、民生疾苦、友人前途的深切關心。格調高遠,爽利明快,在唐人送別詩中,堪稱是一首構思別開生面、思想境界高遠、讀後令人振奮的佳作。應當說王維的這首詩,還充滿了教育意義,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