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詩詞名句 > 《紅梅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紅梅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梅三首·其一

蘇軾 〔宋代〕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餘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

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譯文

《紅梅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梅花害怕憂愁而貪戀睡覺,所以才遲遲獨自開放;它擔心自己冰潔的面容會不合時宜而受到世人猜忌。

所以故意妝扮出淺粉般的桃杏顏色,但梅枝還是細瘦的樣子,呈現出經受霜雪考驗後仍然勁挺的姿態。

梅花的內心是適應寒冷的,不願意隨着春天的到來而展示自己的美態。它的顏色好似美人酒後無端泛起的紅暈。

老詩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麼只從外表有無綠葉與青枝來分辮梅花和桃杏呢?

創作背景

這首組詩是作者貶謫黃州期間,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一詩有感而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本詩是第一首。這首詞緊扣紅梅既豔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獨特品格,抒發了自己達觀超脫的襟懷和不願隨波逐流的傲骨。

賞析

這首詩託物言志,以紅梅傲然挺立的品格,抒發了自己達觀超脫的襟懷和不願隨波逐流的傲骨。

《紅梅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又該如何鑑賞呢? 第2張

首聯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紅梅遲開的原因。詩人抓住紅梅不畏嚴寒,在百花過後的冬季纔開放這一特點,把紅梅比擬爲一位內心世界感情十分豐富細膩的美人,它遲遲開放的原因,是因爲”怕愁貪睡”,它爲什麼而怕愁貪睡呢?是因爲擔心自己象冰一樣晶瑩美麗的容貌,會不合世俗的時尚,因而以致於而怕愁貪睡;因此它想用貪睡來擺脫憂愁,所以纔不與其它百花一樣同時開放,而是”獨開遲”。因爲害怕憂愁而貪戀睡覺,所以才遲遲地獨自開放,這都是因爲擔心自己玉潔冰清的美麗容貌會不合時宜的緣故啊。

頷聯則是說在詩人心中,梅一般是玉潔冰清的白色,偶然出現淺淺的象桃杏般的紅色,這是紅梅因 “怕”、“恐”,而故意妝扮出的一種從衆的姿態。所以,一個“故”字,表明紅梅之所以如此,是有一種被迫的意味在內,是爲了和諧入俗的緣故。然而紅梅不畏霜雪的本質是不會因此改變的。梅花畢竟是梅花,依然保存其特有的品格:“尚餘”二字用得絕妙,既無心顯露,又無可掩飾。在詩人心中,梅就是梅,無論妝成何色,與“桃杏”截然不同。頷聯兩句將遲起美人與梅融爲一體,可見詩人詠物本領之高妙。雖然故意妝扮出了一點淺淺粉紅般的桃杏顏色,但是紅梅的枝條還是保持了經受霜雪考驗後孤獨而細瘦勁挺的姿態。

頸聯對紅梅的內心世界作了進一步的深入探究。意思是梅花外表上雖然呈現出了粉紅的桃杏色,但那不過是它剛喝過酒,是“酒暈”浮上了“玉肌”的緣故。因爲梅花的內心是喜寒的,它的本質是高潔的。“未肯”,二字表示出了梅的孤傲品格。己經適應了寒冷的心,不願意隨着春天的到來而展示自己的美態;顯露出來的一點點淺紅的桃杏色,那隻不過是酒後泛起的紅暈無來由表露在美人玉脂般的面容上罷了。

尾聯中“綠葉與青枝”:蘇軾《志林》卷十說: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語,蓋村學究體也。”蘇軾的意思是批評石曼卿的《紅梅》詩,只從“無綠葉”和“有青枝”這一點上來,分辨紅梅與桃,杏的區別,確實太簡單、太乏味了。這是專求形似,而沒有抓住紅梅的神韻所在,所以蘇軾譏之爲“至陋”的“村學究體”。尾聯是詩人對前人寫梅花的誤區發議論。認爲認識梅花須從梅花獨有的“梅格”,即喜寒凌霜的內在品格或內在精神,來品評。老詩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麼能夠只從外表有無綠葉與青枝來分辮梅花和桃杏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