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壯族文化 壯族醫藥文化歷史與發展簡介

壯族文化 壯族醫藥文化歷史與發展簡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對嶺南及壯族地區常見和多發的瘴、毒、蠱、痧等病症,逐步有所認識。

《後漢書·馬援傳》載:“出征交趾,土多瘴氣”。“軍吏經瘴疫死者十四五”。可見嶺南瘴氣爲害之烈。宋·周去非《嶺外代答》不僅較爲詳細地記述了瘴疾的壯醫治療方法,而且指出了瘴的病因病機:“蓋天氣鬱蒸,陽多宣泄,冬不閉藏,草木水泉皆稟惡氣,人生其間,日受其毒,元氣不固,發爲瘴疾”。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稱:兩江(按:指左、右江)水土尤惡,一歲無時無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黃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八九月曰黃茅瘴。

土人以黃茅瘴爲尤毒”。兩江流域是壯族聚居的地方。這些記載雖然不是直接出自壯醫之手,但作者是在廣西爲官多年,對當地風土人情有所瞭解的人物,因而其內容是具有參考價值的。所稱“土人”,當是指民間壯醫。可知這時的壯醫,已經知道按發病季節對瘴疾進行分類,並從實踐中得知,發作於8、9月的黃茅瘴,病情最重。

這和壯族地區民諺:“青草黃茅瘴,不死成和尚”的說法也是一致的。對於蠱毒、痧症、癭瘤等病症,民間壯醫分類也甚詳。一些方誌雜說有壯婦蓄蠱放蠱說,這當然是誣衊之詞,但從另一個角度考慮,也反證了壯族民間對蠱毒的病因和解毒治療方法,有較多的認識。

壯族文化 壯族醫藥文化歷史與發展簡介

(二)對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認識

北宋慶歷年間,在壯族聚居的廣西宜州,曾經發生了一次壯族農民起義。

統治者以誘捕的方法,捕獲了區希範、蒙乾等義軍首領56人,全部殺害,並命宜州推官吳簡及一些醫人,對屍體進行解剖,繪下《區希範五臟圖》。這是有記載的我國醫史上第一張實繪的人體解剖圖。

在解剖的過程中,還從醫學角度進行了一些觀察;如“蒙幹多病嗽,則肺膽俱黑;區全少得目疾,肝有白點”等。這次解剖事件,雖然是以鎮壓農民起義爲背景,說明北宋王朝的極端殘忍,但在我國醫史上還是有一定地位的。

它發生在壯族地區,除了說明統治階級有意在少數民族地區肆施淫威、隨意殺戳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壯族民間對於屍體解剖或多或少是能接受的。如果象中世紀的歐洲宗教對屍體解剖的絕對禁止那樣,統治階級即使捕獲義軍首領,也不會便在當地逐一解剖。

聯繫到壯族民間有拾骨遷葬(二次葬)的習俗,如《寧明縣誌》記載:該縣壯族“於殯葬三五載後,挖開墳墓,仔細拾出枯骨,俗稱‘拾金’,把拾出的枯骨抹拭乾淨,再用香火薰幹,然後按一定的規則納於一瓦壇中,……”更能說明壯族民間對人體解剖是有一定認識的。民間老壯醫們大都能用壯語說出人體各部骨骼的名稱,對氣血及五臟六腑都有壯語的叫法,亦可佐證這一結論。

壯族文化 壯族醫藥文化歷史與發展簡介 第2張

對人體生理病理及病因病機的認識也有所進步。大約自宋代以後,壯醫已引進陰陽概念,作爲說理工具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現象及疾病的病因病機。

並逐步形成天地人“三所同步”以及“三道”、“兩路”、“毒虛致病”理論,從而使壯醫藥臨牀診療水平得以進一步發展和提高。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