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壯族歷史 壯族獨特的巖葬是怎樣的

壯族歷史 壯族獨特的巖葬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巖葬是壯族的一種喪葬方式。

巖葬,就是人死之後,不埋入士,而是斂屍入棺,在懸崖峭壁土鑿孔插樁置放棺木;或是在懸崖上鑿洞,納棺其中;或就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巖洞,將棺木擡進去,凌空懸置。

廣西西部地區石山聳立,巖洞遍佈,所以,當地壯族多選在下臨江河的懸崖峭壁上的天然巖洞入葬逝者。巖葬棺木多爲圓木,剖開爲二,然後挖空而成,也有用六塊木板鑲成長方體的。

壯族歷史 壯族獨特的巖葬是怎樣的

壯族巖葬的起止年代大約在東漢時期,直到民國年期還在部分壯族地區流行,大部分的壯族巖葬主要是明、清時期的。

古代壯族爲什麼要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棺木懸於峭壁上的巖洞中呢?

壯族歷史 壯族獨特的巖葬是怎樣的 第2張

這是由壯族經濟生活與宗教信仰所決定的。考古資料證明,在遠古時期,由於生產力低,壯族先民多是居住在巖洞裏,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

人死之後仍與活着的人一樣進行生產與生活,同樣要衣、食、住、行。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巖葬就和人類居住的巖洞聯繫在一起了。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