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戰史揭祕:二戰日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本土決戰兵器

戰史揭祕:二戰日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本土決戰兵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海軍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中遭遇慘敗,從此逐漸失去了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爲了挽救失敗的命運,日本在二戰後期提出了大量用於本土決戰的先進武器的研製計劃。幸運的是,正義的力量最終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美夢,而這些祕密武器計劃也被歷史所塵封。小編今天爲您揭祕那些詭異的“本土決戰兵器”。

勢號武器

戰史揭祕:二戰日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本土決戰兵器

二戰結束前夕,日本海軍曾試製過一種利用電磁波的能量照射敵機而將其擊落的武器。日本軍方希望利用電磁波研究成果研製一種能有效地對付美國B- 29轟炸機的新式武器。日本將此項計劃匿名爲“Z計劃”,後將“Z計劃”改爲研製“勢號”武器。

當時,日本的地面測試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剩下的工作主要是製造大型反射鏡及確保大功率電力。因爲戰局對日本來說非常緊迫,因此,試製的“勢號”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多次試驗。按照日本方面的說法,這種新式武器的研製工作進行的還算順利,到二戰結束時,已經接近完成。

To號兵器

戰史揭祕:二戰日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本土決戰兵器 第2張

1944年3月,太平洋戰場的局面對日本越來越不利。爲了挽救節節敗退的局面,日本陸軍制造了一個特殊的裝置,這個裝置如果接通電流,就會產生高速向前推進的磁場。如果此時將炮彈放在磁場中間,則炮彈就會以磁場相近的速度發射出去。

實際上,這就是日本祕密研製的“電氣炮”,日本自己稱爲“To號兵器”。如果這種武器研製成功的話,則發射大口徑炮彈根本無需炮管,而是通過磁場產生的動力將炮彈發射出去。這種所謂的“電氣炮”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電磁炮,其設計思想應該說還是十分先進的,但卻大大超越了當時的技術水平,毫無成功的希望。

自動吸着彈

戰史揭祕:二戰日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本土決戰兵器 第3張

1944年3月日本東京芝浦電機的研究所內正在進行一項特殊的試驗。該研究所研製出一種感熱裝置,該裝置可以在700米的距離外捕捉到人手掌發出的熱量。可以說,如果武器裝備了此種探測裝置,在叢林作戰中可以命中肉眼無法發現的敵人。實際上,這是一種紅外線夜視裝置。

日本陸軍全力支持研究,臨近二戰結束時,日本的經濟已經非常困難,但該項研製計劃的經費高達1000萬日元。從中也可以看出日本對該項研製計劃的重視,但最終沒有成功。

“奮龍”地對空導彈

戰史揭祕:二戰日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本土決戰兵器 第4張

1945年,日本陸海軍上層都開始認識到火箭彈的重要性。爲了蒐集必要的數據,日本先設計了小型導彈,全長爲2.4米,使用固體火藥推進劑。到了1945年6月,這項研究計劃在獲得日本海軍的全面支援後被確定下來,並新設了“火箭研究所”。 實際上,測試從1945年4月開始到8月結束,一共實施了10次試射,都取得了成功。日本計劃批量生產的“奮龍”四型的試射日期定爲1945年8月16日。這個日期是日本宣佈投降後的第2天,試射工作自然無法進行。

“橘花改”特種攻擊機

戰史揭祕:二戰日軍那些匪夷所思的本土決戰兵器 第5張

“橘花”爲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較爲特別的一種軍機,可說是日本版的Me 262戰鬥機。1944年10月,,日本航空兵器總局決定將此前各公司分散研製的噴氣式發動機進行集中研製。1945年7月,日本研製出可以實用型噴氣發動機。海軍開始討論將用於自殺攻擊“橘花”改造爲常規作戰飛機的可能性。但“橘花改”僅完成一次成功的試飛,日本便投降,整個計劃就這樣了結。

在世界反法西斯70週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日,瞭解二戰末期日軍的瘋狂舉動,對正確認識歷史有極大的意義,希望我們大家都能以史爲鑑面向未來。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