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太原保衛戰爲何國軍守城名將,也僅只守了四天?原因是什麼?

太原保衛戰爲何國軍守城名將,也僅只守了四天?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軍蜂擁入城

抗戰初期,圍繞着山西省會太原曾發生過規模頗大的會戰,而最後以擅守出名的晉軍在以擅守出名的傅作義指揮下,卻依然只不過堅守了幾天就告失守,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國共合作的典範

山西,因爲位於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東依太行山,西據呂梁山,南臨黃河,北接古長城,在整個華北地區地勢最高,有着高屋建瓴之勢,對華北平原形成天然的壓迫。因此日軍在佔領平津之後,立即揮師向西,直取山西,以掩護華北的侵略所得。

由此展開了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太原會戰,整個會戰由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一系列戰役戰鬥組成,日軍參戰總兵力有4個半師團總共約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52個師(旅),總共約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八路軍在太原會戰中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作戰,115師在平型關、120師在雁門關都曾多次伏擊日軍運輸車隊,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後方交通線,成爲抗戰初期國共聯合作戰的典範。

太原保衛戰爲何國軍守城名將,也僅只守了四天?原因是什麼?

在經過了大同會戰、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的節節敗退之後,中國軍隊直到1937年10月才最終在忻口一線穩住陣角,與日軍展開了激戰,以5.5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阻滯日軍二十餘天。但到了10月26日,就在忻口前線激戰猶酣之際,另一路日軍突然進攻山西的東大門娘子關,這裏守軍兵力薄弱,難以有效阻擊日軍攻勢,娘子關、平定、陽泉相繼陷落,這樣就使忻口守軍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因此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不得不命令放棄苦戰多日的忻口一線陣地,太原會戰也由此進入了最後階段——太原保衛戰。

依城野戰落空了

11月2日,閻錫山在太原召開第二戰區高級將領會議,討論太原防禦問題。太原是閻錫山統治山西二十多年的首府,是他大半生苦心經營的地方,所以從閻錫山的本意來說當然是想守住太原。但是,面對戰鬥力強悍的十萬日軍的三路會攻,太原失守其實只是個時間問題,但閻錫山還是決定堅守。對他的這一決策,不是晉綏軍系統出身的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和黃紹竑都表示反對,所以會議一直開到深夜一點多仍然沒有結果,最後還是閻錫山發了狠話:“軍隊已經行動了,要改變也無從改變了。”

閻錫山爲防守太原制定的是“依城野戰”的策略,也就是以城防部隊守備城垣爲依託,主力在城市外圍組織野戰,兩路合力圍殲來犯日軍於太原城郊。

根據這一計劃,從忻口一線撤下來的部隊在太原以北的黃寨、陽曲灣一線憑藉戰前修築的國防工事建立防禦陣地,從娘子關撤下來的部隊在太原東山一線建立防禦陣地,作爲城外的野戰部隊。城防部隊則由守備司令傅作義統一指揮,除了傅作義自己的嫡系35軍外,還有其他一些部隊,雖然城防部隊看上去番號不少,但由於剛剛經過兩個多月的苦戰,人員和裝備損失都沒來得及補充,所以總兵力才只有一萬多。

但是,變化永遠都比計劃快,從娘子關撤下來的部隊在日軍的追擊下,根本就立不住腳,太原東山陣地很快就失守,致使太原東路門戶大開。從忻口撤下來的部隊也是還沒進入預定陣地,就在銜尾急追的日軍壓迫下,從汾河西岸向南撤退,原來在黃寨、陽曲灣一線建立陣地的計劃隨即成爲泡影。

東面、北面兩路的野戰計劃全部告吹,依城野戰變成了只剩下城防部隊孤軍作戰了。

太原保衛戰爲何國軍守城名將,也僅只守了四天?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太原守將35軍軍長傅作義以善守而聞名。1927年1月,傅作義率第8團堅守平綏鐵路上的重鎮天鎮,頂住了國民軍宋哲元部三個月的猛攻,戰後傅作義因此而擢升第4旅旅長、第4師師長。1928年10月,傅作義孤軍堅守涿州,以不足萬人的孤軍抗擊有飛機坦克支援的近十萬奉軍,依然死守涿州達百日之久,一戰成名。所以閻錫山也希望由傅作義來守太原。

在11月2日的軍事會議上傅作義挺身而出臨危請命:“棄土莫如守土光榮,太原城我守!”有着天鎮、涿州兩次成功的守城戰例,無論閻錫山還是傅作義自己,都對守住太原很有信心。

城防部隊總兵員不過一萬人,傅作義對其他部隊也不敢放心使用,嫡系部隊不過六七千人,他全部部署在日軍最有可能來犯的北面和東面。隨後傅作義下令封死城門,然後對部下說:“我們守城就好像躺在了棺材裏,就差蓋蓋子啦。”他這番本意是想激發起與太原共存亡的講話卻適得其反,一些官兵隨後開始逃亡,部隊士氣還未開戰就已經低落了。

11月5日,日軍逼近太原,11月6日已從東、北、西三個方面包圍太原,戰鬥也隨之開始。日軍集中炮火將東北段城牆轟開缺口,守軍連夜封堵修復缺口。

11月7日早晨,日軍開始正式猛攻,東北角是攻擊重點,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沿着昨天曾經轟開的缺口輪番猛攻,有數百日軍在黃昏時分突入城內,佔領小校場,守軍雖然奮力反擊,卻始終無力將其殲滅,雙方就在對峙中度過了一個不眠之眠。當晚,傅作義親自登上城牆巡視,以激勵士氣。

此時,35軍副軍長曾延毅帶着一些隨從來到大南門,命令守軍搬開封閉城門的沙袋倉皇出逃。緊接着,城防副司令馬秉仁也不甘落後,逃出城外。曾延毅和馬秉仁的出逃,使得“副軍長出城了”、“副司令出城了”的消息迅速傳開,由於“副”“傅”不分,“傅軍長、傅司令出城了”的消息頓時就令軍心動搖,開始不斷有人越城逃走。

11月8日拂曉,日軍從東、北兩面猛攻城垣,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日軍再次從城東北角缺口涌入城內,他們與盤踞在小校場的日軍會合後,開始在城內與守軍展開巷戰。傅作義得知東北角被突破,立即懸賞五萬元組織反擊,孫蘭峯旅長率部奮勇反擊,到下午四時全部收復城牆上的陣地,但城內的日軍還是沒有被肅清。

天黑後,傅作義見大勢已去,繼續困守孤城只能白白增加傷亡,只得下令撤退,守城部隊涌向大南門,由於城門已被封死,城門口一片混亂,打開城門後,軍民蜂擁而出,很多人被踐踏而死,更多的官兵則乾脆從城牆下的火炮和機槍射孔中鑽出城外,最終跟隨傅作義成功突圍的只有3000多人。

太原保衛戰爲何國軍守城名將,也僅只守了四天?原因是什麼? 第3張

原因是多方面的

雖然說很多人都意識到太原不可能堅守很長時間,但是以善守聞名的傅作義也只守了四天,實在有點出乎意料。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死守到底的高昂士氣,從上到下,都很清楚太原的淪陷是遲早的事,閻錫山是捨不得自己的家當,傅作義是想發揮自己善守的特長,再建新功,有點“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特別是原來依城野戰的計劃告吹後,許多官兵已經失去了堅守的勇氣,傅作義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話語來激勵大家,反而引起了恐慌,連曾延毅和馬秉仁這樣的高級將領都帶頭逃跑,士氣之低落可想而知。而“副軍長、副司令走了”的傳言更是讓軍心徹底崩潰,局勢因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客觀上,日軍的飛機、坦克和大炮,要遠比當初的國民軍和奉軍先進,各兵種的協同也更加默契,傅作義還想用老經驗來對付新情況,自然是要受到挫折的。

在忻口、娘子關接連失利後,太原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外圍的屏障,而且部隊剛經過苦戰殘破不全,面對裝備和戰鬥力都佔優勢的日軍,要想守住太原,實在是無法完成的任務。此時,以有力部隊掩護忻口、娘子關部隊儘可能完整撤退,在晉南選擇有利地區堅守,保存有生力量,纔是上策。

不過傅作義還算是能戰之將,一看戰局不利,立即果斷撤退,在日軍三面合圍的情況下,還能撤出一部分部隊,如果他再稍有遲疑,很可能全軍覆沒,而且突圍的組織也算嚴謹,就是在日軍已經突入太原城的極端不利情況下,還能撤出近一半部隊,比起守南京的唐生智,在指揮和組織方面還是強了不少。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