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太平軍死守金陵城三年,爲什麼最後還是被湘軍破城?

太平軍死守金陵城三年,爲什麼最後還是被湘軍破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軍從起義到定都金陵城,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滿清的綠營、八旗兵也被殺得丟盔棄甲,只有後起的湘軍、淮軍才能與之一較高下。太平天國勢大之時,連諸列強都保持中立(兩不相幫),甚至和太平天國做起了生意。只是優勢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壯大起來的湘軍、淮軍合力重挫大敗了太平軍。

太平軍

當各地太平軍與湘軍、淮軍、八旗兵的戰鬥膠着不下時,曾國藩找到胡林翼,兩人相商九夜之後定下大計,欲破天京,先破安慶(安慶爲金陵之門戶,當年太平軍也是先佔安慶,不久攻下金陵城)。1860年,湘軍欲合圍安慶,安慶保衛戰激烈打響。初期,太平軍高級指揮官合議準備“圍魏救趙”,以陳玉成、李秀成兩路大軍爲主攻,李世賢、楊輔清、劉冠芬三路大軍爲輔,直取武昌,逼迫胡林翼部湘軍回援來救,以解安慶之圍。不成想,胡林翼(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一心要拿下安慶,並沒有派兵回援。同時,李秀成爲了在蘇州、常州一帶擴充兵力,遲遲沒有西進,只有陳玉成部揮軍攻到武昌外圍的黃州,總體上“圍魏救趙”的計劃破產了。

太平軍死守金陵城三年,爲什麼最後還是被湘軍破城?

圍攻安慶時,湘軍採用的依然是曾氏風格,戰術上採用步步爲營,砌築堡壘,以守輔攻的策略。把安慶城死死圍困,太平軍各部來援的部隊被湘軍阻擊在外,使之內外不能聯通。安慶保衛戰打了十八個月後,久困之下的安慶城內彈盡糧絕(傳聞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1861年9月,湘軍大破安慶城,城內2萬守軍加之平民被屠戮一空。無可奈何的陳玉成只得率部退守廬州,1862年廬州被湘軍圍攻,陳玉成率部激戰。不久,陳玉成被苗沛霖騙到壽州,被叛將苗沛霖抓了之後送到湘軍邀功。陳玉成被凌遲處死後,所率領的部隊沒了主心骨,被湘軍殲滅大半,餘者四散,太平天國損失近一半江山。

攻下安慶之後,按曾國藩的戰略意圖,湘軍大體兵分三路,對天京形成合圍之勢。1862年3月,中路主帥曾國荃並沒有按照其兄曾國藩的部署,徐徐推進,而是率領湘軍吉字營2萬多人馬急進(曾國荃一心要拿首功),在金陵城外圍和太平軍激戰至七月,終於拿下天京外圍的雨花臺(5月,湘軍水師抵達金陵外圍),並高築堡壘以對抗火速趕來的太平軍主力。

太平軍死守金陵城三年,爲什麼最後還是被湘軍破城? 第2張

此時,天王洪秀全也急了,同年8月洪秀全多次下召讓在浙江指揮作戰的忠王李秀成回援天京。9月,李秀成集結各路人馬,合計十三位異姓王,統領二十多萬兵馬從蘇州出發馳援天京。看着李秀成率大軍而來,曾國藩也不能再淡定了,命令部隊火速爲曾國荃部運送糧草彈藥(不然吉字營2萬多人撐不了太久),調整戰略,命各部加快合圍南京進度。李秀成一心要把圍困南京外圍的湘軍主力打垮,兩軍在雨花臺連續激戰四十六天,雙方的拼殺十分慘烈。太平軍派出敢死隊衝鋒,湘軍亦組織敢死隊對拼,人命換人命,太平軍多批次的衝殺都被湘軍抗住了,湘軍也損失慘重。由於雙方兵力懸殊,面對太平軍排山倒海的攻勢,還是沒能吃掉湘軍。兩軍殺到眼紅,時常進行赤膊白刃戰,曾國荃左腮中彈依然騎馬來回督戰各部,兩軍都死戰不退,橫死遍野,血流成河。眼看久攻不下,李秀成只得率部悉數進入金陵城。

於此同時,各地太平軍也接連失利,先後丟掉常熟、太倉、崑山等地,1863年底,蘇州也被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和洋槍隊(外國僱傭軍)攻破。李秀成曾建議天王,可以不死守天京,先離城而走,再圖發展。洪天王不願意,他說:“朕的江山如銅牆鐵壁,你不輔,自有人輔。朕的兵馬那麼多,朕不懼清妖!”金陵城被圍日久,加之湘軍攻城不斷,天京已成甕中捉鱉!金陵城,彈藥糧草日漸消耗,到最後只得吃草,1864年6月天王洪秀全因吃草慢性中毒駕崩了,兒子洪天福貴繼位(天王彌留之際也放出話來:“要上天堂找天父天兄,領天兵來救天京”)。

太平軍死守金陵城三年,爲什麼最後還是被湘軍破城? 第3張

7月,湘軍得知金陵城內已彈盡糧絕,攻城愈加急迫,湘軍在城牆外圍挖地道用炸藥炸燬城牆,湘軍如狼似虎涌進金陵城。此時,城中大亂,湘軍一路屠殺,被分封的諸多異姓王相繼自殺,後宮賓妃們螞蟻成羣般投御河而死,無路可逃者爭相踐踏,溺水而死。李秀成攜洪天福貴殺出重重包圍,奪路而走,突圍到紫金山,可是金陵城外三百里地範圍內,湘軍及各路兵馬層層設卡,嚴密佈放,殺出重圍談何容易!李秀成突圍至清涼山,與湘軍激烈大戰,洪天福貴因此而走散,所部人馬也悉數戰死,只餘數人。不久,李秀成被土民擒獲(看李攜珠寶是有錢人),由於分髒不均,大家誰也不服,就把李秀成扭送湘軍大營,讓官爺主持公道。李秀成被識破,被凌遲而死(清廷刑法狠辣,不久被抓到的洪天福貴也在南昌被凌遲)!天京覆滅,也預示着太平天國的終結。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爲何會轟然倒塌?天京城爲何還是被湘軍攻破?我認爲除了後期天平軍高級指揮官的軍事決策失誤以外,還有一些至關重要的因素在起着作用。定都金陵後,太平天國最頂層出現了嚴重的內訌(爭權奪利,爭當皇帝),北王殺東王(連帶東王家小宗親以及部屬砍死兩萬多人),天王殺北王(北王欲滅翼王,是夜殺光其全家,翼王夜連逃出金陵,集結大軍直逼天京城下)。殺來殺去,殺得都是自己人,很多從起義開始就跟隨的老兄弟、熟悉的面孔都在內亂中死去,太平軍實力大損,可以說元氣大傷!

太平軍死守金陵城三年,爲什麼最後還是被湘軍破城? 第4張

內亂平息後滿朝文武齊力舉薦翼王輔政(此時金田起義的六王,只剩天王和翼王了),礙於形勢洪天王也就同意了。不過天王不安心,翼王威望太高、能力太強(翼王帶兵王者,治世能臣也),他怕以後天下改姓石。處處架空、排擠翼王,奪他兵權,想軟禁他。翼王不想反目內耗,率領願意跟自己走的大軍遠離天京繼續爲天國效力,翼王一走,帶走的可不僅僅是二十萬軍隊,他一走,人心散了(說是平田畝,均富貴,金陵城內自己人殺來殺去死了好幾萬人,血流成河,人們的信仰動搖了。而備受矚目和期待的翼王一走,更加劇了這一狀況)!雖然,天王在輿論壓力下多次召翼王回京主政可惜,翼王再未踏足天京一步。如果翼王不走,留在金陵輔政,誰主天下,誰能笑到最後還是兩說之間,可是沒有如果。

還有, 太平天國後期,軍隊數量依然巨大,可卻沒有了昔日一往無前的強大氣勢,反而多了一絲暮氣(凝聚力大不如從前)。軍隊中的老杆子、老兄弟已經不多了,新兵並沒有那麼虔誠的信念,而且訓練也不足。反觀湘軍,最基礎的戰鬥單元都是曾國藩按照同村、同族、同鄉或者師生朋友來編制的,抱團而上,願盡死力,凝聚力不是一般的強。所以攻打天京時,那麼多太平軍還是沒能吃掉湘軍。而且,湘軍高級將領不貪財、不吃空餉(這與曾國藩的選拔有關),連普通兵一月也能有四兩俸祿,要知道當時的正規清兵綠營,一個月也才一兩俸祿,月收入四萬和月收入一萬在一起比較,戰鬥力強是有原因的。

太平軍死守金陵城三年,爲什麼最後還是被湘軍破城? 第5張

最後,太平天國後期的諸多政策失誤,也無形削弱的自身實力。洋人也由中立導向清政府,原因是太平天國講究獨立自主,做生意沒問題,買賣鴉片堅決不可,嚴禁鴉片!而清政府則是先滿足洋人諸多不平等要求,對於鴉片買賣更是放任不管。洋人一看,還是從清政府得到的利益大,很快倒戈一擊。種種因素的疊加揉合,最終導致了金陵城破,太平天國覆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