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戰史祕聞 > 此省會是兵家必爭之地 被譽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

此省會是兵家必爭之地 被譽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安徽省的省會合肥,自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曾爲揚州、合州、南豫州、廬州、德勝軍、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脣齒,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稱,歷爲江淮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之一。而追溯合肥的歷史,則在三國等歷史階段凸顯出重要的地位。

在先秦時期,合肥乃至整個安徽省,大部分都爲淮夷地,在商朝時期,該地區叫作虎方,西周則叫作夷虎。在春時期,有廬子國建都於此,而目前的合肥市也簡稱爲“廬”。到了戰國時期,合肥等地區處在越國和楚國兩大國的交匯地帶,後來被納入到楚國的版圖。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大一統的秦王朝後,合肥屬於九江郡。公元前122年,漢武帝改淮南王國爲九江郡,管轄着合肥等縣,這是合肥縣名稱的開始。到了三國時期,合肥縣屬於魏國的淮南郡,爲揚州治。

對於合肥之戰來說,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孫權和曹操兩大集團以合肥爲目標的爭奪戰。值得注意的是,合肥是曹操命劉馥建設的一座東南方重要、繁榮的城市(後再增築,命爲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敵人的寨壘,所以守備能力對曹軍極爲重要;而東吳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個障礙點及補給點,所以雙方於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發過五次較大型的衝突。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曹魏名將張遼以八百步卒逆襲孫權,此戰直接擊潰了孫權親自斷後的後軍,差一點生擒孫權。

此省會是兵家必爭之地 被譽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

到了東晉時期,合肥依然是南北兩大勢力爭奪的重鎮。隋朝結束南北朝時代後,改汝陰縣爲合肥縣,改合州爲廬州,合肥屬廬州,爲州治。所以在歷史上,合肥和廬州的名稱是共同存在過的。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置十道,合肥屬淮南道廬州。彼時,伴隨着經濟重心的難以,合肥在人口、經濟上迎來快速的發展時期。南宋時期,合肥成爲南宋和北方政權對峙的焦點。特別是在紹興十年(1141年),合肥爲金朝佔領,不過南宋旋即收復此地。換而言之,如果合肥被後金佔領,南宋的腹地將缺乏戰略屏障。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合肥改屬中書省直隸廬州府,爲府治。清朝康熙六年(1664年),江南左布政使司改爲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合肥縣屬安徽省廬州府。目前來說,合肥不僅是安徽省的政治、經濟中心,同樣,因爲合肥還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首座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所以也是安徽地區的科技文化中心。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