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四川盆地爲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川是怎麼成爲戰略要地的

古代四川盆地爲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川是怎麼成爲戰略要地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古代四川地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歷史中,四川盆地曾被無數兵家、戰術家所重視。很多人認爲,四川盆地在戰略方面,對中國來說極其重要,而在國家危難之際,四川盆地的重要性亦是遠超全國各地,以至於“四川不滅,中國不滅”。然而,縱觀歷史上的四川,無論是在經濟、政治、交通還是文化方面,都不是最優。除了自古川軍極度愛國能爲其加分外,四川盆地真有這麼重要?又爲何能成爲我國的戰略要地呢。

古代四川盆地爲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川是怎麼成爲戰略要地的

    軍事地理位置優越

    其實,在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其軍事位置優渥,易守難攻。

    縱觀歷史,說起曾佔據四川盆地最著名的人物,便不得不提起劉備和諸葛亮。三國時期,諸葛亮用隆中策,爲劉備制定了未來成大事的戰略方針,而在其中,蜀地便是其認爲的關鍵地域。內中原因無他,因爲四川盆地的地形,就決定了四川在防守方面的作用及獨特的軍事地位。

古代四川盆地爲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川是怎麼成爲戰略要地的 第2張

    地理層面

    首先,從地理層面講,四川地理位置極佳。它與西藏接壤,而青藏高原也成爲了其天然的地理屏障。同時,由於其特殊的盆地屬性,還造成了八山一體的局面。在那個不存在空軍的時代,盆地的地勢對防守一方助力極大。蜀地擁有10萬大山,盆地面積多達16萬平方千米,天生奇險,阻隔難通,可謂易守難攻。藉助盆地之勢,守方只需撥出一定隊伍,防守關鍵要口,便能將敵人拒之“門”外,以極小的損失取得巨大戰果。而敵人若想進攻這樣的地形,則是難上加難,對進攻方的士氣和經濟其實也是重大的打擊。

古代四川盆地爲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川是怎麼成爲戰略要地的 第3張

    天府之國

    首先,打仗絕非過家家,戰爭打的是人、是糧、更是錢。組織一支龐大軍隊進攻,本就是一筆驚人的開銷。武器裝備及維護需要錢、全軍將士及戰馬的糧草需要錢,後勤輸送糧草也需要錢,在如此恐怖的開銷之下,軍隊要麼有雄厚的財力支撐,要麼就得以戰養戰,就地掠取。但由於蜀地獨特的地理位置,若難以快速攻入,根本沒啥軍隊能打得了持久戰。反觀蜀地,本來守方就佔優勢,蜀地還有着最適宜耕種、多達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川西平原。物產豐盈,資源豐富,一向被稱之爲天府之國的蜀地,根本無懼敵人的封鎖,僅內部便能自給自足。

古代四川盆地爲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川是怎麼成爲戰略要地的 第4張

    人口衆多

    另外,從人口方面講,四川也從不缺人。秦國時,大批移民從中原地區遷移到巴蜀之地。而當李冰修建都江堰後,四川農業得到飛速發展,更在極短時間內在各方面達到全國巔峯水平,人口飛速提升,而這也是秦始皇能統一全國的重要保障。

    漢朝時,僅僅100年的時間,蜀地人口便從西漢的350萬人,增長到了東漢的4700萬人口,增長迅猛,而這也是諸葛亮敢數次北伐的底氣和重要原因所在。當然,蜀地人口固然重要,但川軍更是國家的脊樑!

古代四川盆地爲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川是怎麼成爲戰略要地的 第5張

    川人之魂

    在歷史中,蜀地人口雖然漲勢驚人,卻也時常出現一個奇怪現象,那便是人口總會週期性銳減,斷崖式暴跌。而造成這一切的不是饑荒,不是疾病,而是川人不屈的反抗精神。縱觀國內內戰,川人的表現其實非常一般,沒啥亮點。但面對外敵入侵時,川人卻挺起民族脊樑,誓死不屈。

蒙古鐵騎橫掃四方時,川人抗擊蒙古52年之久,直到北宋滅亡,川軍都未屈服,仍在抵抗。也正因如此,這一時期的四川人口從1200萬被殺至80餘萬才罷休。元朝的“教訓”已經如此深刻,但面對清人入關時提出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時,川人卻不像深受儒家教誨的文臣一樣,主動剃髮,謙卑地低下頭顱,而是決定“留頭”。也正因此,面對清人殘忍的政策時,川人再度遭到屠殺,卻不知比那些腐儒,強了多少倍。

    抗日期間,面對日本強大的近現代化武器,川軍拿着最爛的武器,卻挺着最高的胸膛與鬼子展開血戰。滕縣保衛戰、臺兒莊之戰,川軍用鮮血與頑強,打出了風采,即便全軍覆沒,也絲毫不退,令人震撼,而這不過是川軍參與無數戰役中的一場,英雄們從未想過屈服。

古代四川盆地爲何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川是怎麼成爲戰略要地的 第6張

    “死”字旗

    如今,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收錄着一面死字旗。它是川軍戰士王建堂年邁父親親手製作的大旗。當時,由於其父年事已高,無法參戰,也無法趕到縣城爲兒子送行,因此特意託人將自己製作的“死字旗”交給兒子,叮囑他捨生忘死,奮勇殺敵。只見旗的右側這樣寫道:“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分上盡忠。”而旗左則書有:“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拿着父親給予的大旗,王建堂此後捨身忘死,前線三次負傷,他都帶着父親的期望,努力抗擊敵人,更體現出了中華兒女亙古不變的愛國情懷。

    川人,死守川地,更不會負國,再配合蜀地獨特的地緣優勢,而這便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原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