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昆陽之戰:打仗還是需要點賭性

昆陽之戰:打仗還是需要點賭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邑最大的弱點就是求穩怕賠,因爲怕賠,圍城時不敢過河,幾十萬人馬包圍不了一座縣城;因爲求穩,不敢在敵人援兵到達後陣前轉移陣地,結果被13個人就敢突圍的劉秀惡狠狠地坑了一局。

估計大新王國CEO王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對他身邊浴血奮戰,把兒子性命都搭上,死乞白賴要陪自個兒入黃土的大司空王邑,非但不會感動,甚至連多看一眼的胃口都未必有。因爲,要不是這位王大司空的一場昆陽之戰,把CEO先生的“風險投資”敗光,老王家父子兩代幾十年的血汗,好不容易建立的大新,何至於剛過15歲,就稀裏糊塗給折騰完了?

要說這昆陽之戰,王邑打得可是夠寒磣的。

話說公元23年,河南南陽一帶,打着大漢旗號的綠林軍攻城略地,王莽見勢不妙,就派王邑召集各地駐軍在洛陽集結。王邑先將綠林軍擊退至昆陽(今河南葉縣),然後乘勢追擊,逼進昆陽城北。綠林軍由王鳳守城,後來當了東漢光武皇帝的劉秀帶13人偷偷混出城東,調集定陵、郾縣守軍1萬多人回援。劉秀以3000兵力兩次偷渡昆水,從城西迂迴到王邑大營背後,自己帶1000精兵正面進攻。王邑讓主力原地待命,只帶1萬人馬迎戰,結果戰敗後被三路綠林軍內外夾擊,陣腳大亂,加上老天跟着搗亂,又是雷暴雨又是發大水,結果輸得一敗塗地。

昆陽之戰:打仗還是需要點賭性

史書上說此役王邑有40萬大軍,王鳳、劉秀才2萬人出頭,雖不無誇張,但衆寡懸殊是肯定的。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絕對有利的戰場態勢,打出個七零八落的敗家仗,真窩囊。但其實王邑戰略戰術還是有不少閃光點的。

當時河南綠林遍地開花,幾十個縣裏分散了不下10萬人,王邑既不分路剿匪,也不貪攻城池,而是一出陽關就咬住綠林軍裏最集中、最精銳的王鳳、劉秀部不放,一路從陽關追到昆陽。在那之前,王莽大軍勝仗也打了不少,但基本都打成擊潰——綠林本就是散兵遊勇,根本就不怕擊潰戰,您前腳鳴金凱旋去吃慰問酒席,他後腳就聚攏了到處騷擾。牢牢咬住對方主力緊追不捨,務求全殲,的確是徹底解決內亂問題的最佳途徑。

王邑大軍剛到昆陽城北時,王鳳等幾名綠林大將曾經乞降,王邑堅決不答應,這被不少評論家認爲不合兵法:將敵人逼上絕路,不得不玩命。其實當時王邑兵力有把握全殲。但遣散吧,他們沒吃的回去還得造反;收編吧等於埋了個定時炸彈;繼續攻擊,從長遠看,是最佳方案。

劉秀攻打大營時王邑不讓大軍一齊出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首先戰鬥在營區爆發,地形逼仄,人多根本施展不開,只能添亂;其次,對方是精銳部隊,而王邑的大軍卻是由各縣地方軍臨時拼湊的部隊,訓練程度低,相互協同少,如果讓他們一起出擊,非亂成一鍋粥不可。可見,王邑並不是個不懂軍事的糊塗蛋,那麼他怎麼會輸這麼窩囊?其實,他輸就輸在幾個節點上。

全軍攻打昆陽時,並沒有圍攻,而是在城北跟推剃頭推子似的一線平推,不但讓劉秀13個人輕鬆混出城去,後來還讓綠林援兵抓住破綻來了個迂迴。昆陽南面是一條昆水,當時正是發水季節,王邑顯然是怕分兵渡河,一旦出個意外,就會血本無歸,這纔將全軍傻乎乎地窩在城北。

昆陽之戰:打仗還是需要點賭性 第2張

劉秀援兵發起反攻時,王邑挑選少量精兵的策略沒錯,讓大隊人馬原地待命穩住陣腳也沒錯,錯就錯在戰場沒選好,不但人多的優勢在特殊戰場環境下壓根兒使不上勁兒,還給人家亂中攪局、內外夾攻,硬生生留了個天大的破綻。其實以王邑的優勢兵力,面對變化了的敵情,完全可以暫時放棄攻城,全軍轉移到比較開闊的有利地形重新佈陣;如果他和昆陽的王鳳會合,那就變成40萬對2萬的正面對壘,會牢牢捏着勝利通行證。

打仗有時候是需要賭性的,王邑最大的弱點就是求穩怕賠,因爲怕賠,圍城時不敢過河,幾十萬人馬包圍不了一座縣城;因爲求穩,不敢在敵人援兵到達後陣前轉移陣地,結果被13個人就敢突圍的劉秀惡狠狠地坑了一局。人有時還真需要那麼點賭性,否則一輩子都跨不過人生的某道坎兒,弄不好過了這村,就再沒這店。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