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南國山河歌”及北宋時期中越熙寧戰爭的歷史真相

“南國山河歌”及北宋時期中越熙寧戰爭的歷史真相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國山河歌”的作者李常傑在越南屬於“民族英雄”,類似於我國的霍去病、左宗棠。他是交趾李朝時期人。出生於壽昌縣(今河內)太和坊的一個武將家庭,在李太宗時期淨身爲太監,參加過對占城國的三次入侵,隨後北上入侵宋朝。1105年(李朝龍符五年),李常傑去世,被追贈以“入內殿都知、檢校太尉、平章軍國重事、越國公”。

“南國山河歌”及北宋時期中越熙寧戰爭的歷史真相


王安石,熙寧戰爭時中方的主政者。

1075年,宋朝和交趾爆發戰爭,李常傑首先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對邕州(廣西南寧)、欽州、廉州(1912年廢,分別歸入欽州和北海市)發動進攻並進行了大屠殺,三地共死亡幾十萬人,但僅有南寧有較爲確切的數字,爲五萬八千多人被殺。

宋朝雖然對交趾方面不顧宗主國的命令不停止對占城國的侵略早有不滿,也對交趾國經常北犯非常氣憤,但在軍事上也僅僅是做些演習,希望以此震懾住交趾國。萬不想,交趾國竟然如此大膽很殘暴。爲此,宋軍與1076年對交趾國發動戰爭。

在對宋戰爭中,處於劣勢地位的交趾軍隊方面,對宋軍的進入頗爲膽懼,爲鼓舞士氣,李常傑做了“南國山河歌”,全文爲: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對於這場戰爭及其李常傑,我方和今天的越南對其評價不一。越南方面,李朝的評價是:唯公(指李常傑)輔君,國家殷富,多歷年所,可聖臣遺千古之熙績也。

越南史學家陳仲金的“越南史略”評價其:具將才,精韜略,北伐宋,南平佔,實爲我國的一員名將。

1971年的《越南歷史》評價他:李常傑的積極自衛的進攻戰略,也體現了民族的這種精神和意志。他對抗戰的勝利立下了卓越功勳並且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李常傑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把天才的韜略與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給合的傑出的軍事家。

同時,越南海軍的一艘軍艦也以李常傑命名,其參與了1974年的西沙海戰。

我方則對此評價不同。例如郭振鐸、張笑梅在《越南通史》中說:(屠殺是)對中國人民反侵略的血腥大屠殺,在中越封建社會的歷史上所僅見。

但李常傑個人:具將才,精韜略,北侵宋朝,南犯占城,爲李朝一名野心勃勃的將軍。

2.越南方面承認是自己先挑起的戰爭,但爲何這麼理所當然

“南國山河歌”及北宋時期中越熙寧戰爭的歷史真相 第2張


其實,越南方面是承認熙寧戰爭是自己挑起來的。但是,爲了證明自己是不得已才“先發制人”,所以,有些人採取了這樣的方法。

對於熙寧戰爭爆發原因,交趾國的後世人則篡改歷史,經常把時間顛倒,用於證明宋朝早就有吞併交趾之心。例如潘輝黎在1979年出版的作品中就說,王安石與宋神宗有過伐交趾的好處的討論的討論,王安石說“若勝,則宋勢增,遼夏諸國定生敬畏”。

從我方《續資治通鑑長篇·卷二百七十六》看,越方說的這個還算靠譜,王安石和宋神宗卻是談到了會對夏國有震懾作用。但是,請注意,越南方面在此顛倒了時間順序,用以證明自己主動進攻中國是對的。越方在書籍中說中方早有南下陰謀,後面就說了這句話。但實際上,這是中越熙寧戰爭、越方主動進攻中國之後,中國決定開戰時說的是在熙寧戰爭爆發後的1076年7月,根本不是戰爭爆發前。

同時,因爲正處於“王安石變法”期間,王安石和宋神宗並不想對交趾採取戰爭行爲,儘管交趾屢次北上。對交趾邊境的地方官來說,交趾的行爲是難以忍受的。因此,地方文物軍官採取了積極備戰行爲,同時,上奏朝廷希望發動進攻。而這些人大部分都被朝廷罷官,例如雍州的蘇緘、劉彝等。

因此,潘輝黎所說的宋軍蓄謀已久其實是交趾及其後世人藉以激發極端民族主義而採取的一種閹割歷史的行爲。

1072年,交趾李朝的聖宗駕崩,仁宗七歲繼位,全部大權集中於李常傑。李常傑爲了日後升遷,閹割爲太監,進入了皇家衛隊。由此,逐步升遷。他是靠武力取得了權力,因此,也要靠武力鞏固權力,所以,他主政期間對外擴張非常明顯。三次南下攻打鄰國占城國,而交趾、占城都是宋朝的屬國,爲此,宋朝對雙方苦口婆心地勸導,但李常傑對此置若罔聞。

“南國山河歌”及北宋時期中越熙寧戰爭的歷史真相 第3張


對占城的勝利已經不能使其擁有崇高威望,爲此,李常傑決定“與其坐以待敵,不如率兵出擊以挫其鋒”。這一點,連潘輝黎都承認的。

這也是爲什麼,潘輝黎等歷史學家經常說宋軍早有南下企圖的原因。因爲,不說這一點,李常傑的“先發制人”就是侵略。正如潘輝黎所說“宋朝雖然是一個大國,懷有侵略野心,但正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不可能採取堅決行動來及時應付。這個主張體現了一種積極的戰略思想,即以進攻來主動自衛。”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