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哪些朝代有“朋黨之爭”?北宋“朋黨之爭”的主要人物是誰?

歷史上哪些朝代有“朋黨之爭”?北宋“朋黨之爭”的主要人物是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朋黨之爭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說到朋黨之爭其實不管如何最後結局怎麼樣,都還是會有影響的,這個宋朝的朋黨之爭就非常非常嚴重,話說對北宋都有很大的影響,那麼有的人問了,這到底有什麼影響呢?下面就着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祕看看吧!

歷史上哪些朝代有“朋黨之爭”?北宋“朋黨之爭”的主要人物是誰?

儒家常說“君子羣而不黨”。但事實上歷朝歷代的朋黨之爭都是儒生們所造成的惡果。所謂“朋黨”指的是臣子們爲了爭權奪利,從原本的個體組成集團、派系來相互爭鬥。朋黨不僅對於宋朝來說是一個危險。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於朋黨都是深惡痛絕。因爲臣子天生就是和皇帝對立的。皇權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臣子進行限制。這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平衡點。但如果臣子結成朋黨,那麼所產生的影響足以威脅到統治者的統治地位。況且臣子之間的相互競爭是良性循環的。但如果形成朋黨之爭,那可就變成了爲了反對而反對。其後果自然不言而喻。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少朋黨之爭。比如東漢時期的黨錮之禍,其直接影響就是文臣、士大夫兩次反宦官集團的黨錮之禍都以失敗而告終。的黨錮之爭又影響了漢朝的根本。爲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再比如唐朝的牛李黨爭。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爲領袖的牛黨和李德裕、鄭覃等爲領袖的李黨之間斗的不可開交。在長達四十年的牛李黨爭之中。直接影響了唐朝的統治根本。而明朝東林黨案更是直接摧毀了孱弱的明朝政權。中國歷史上的“朋黨之爭”直接暴露了封建專制的陰暗一面。

歷史上哪些朝代有“朋黨之爭”?北宋“朋黨之爭”的主要人物是誰? 第2張

而宋朝的黨爭之亂也不弱於以上幾個朝代。典型例子就是宋仁宗時期,當時出任參知政事的范仲淹主張改革,也就是後來范仲淹發起的“慶曆新政”。但是以呂夷簡、夏竦爲首的保守派官員卻極力反對改革,反對新政。因爲新政有宋仁宗的支持,所以他們不敢名目張的攻擊新政。而是迂迴繞開了新政,直接攻擊范仲淹和歐陽修、尹洙、餘靖等人結爲“朋黨”。他們很清楚打蛇要打七寸,只要搞掉了力主新政的范仲淹等人。那麼新政就成了鏡中花水中月了。而朋黨又是一個極好的手段。因爲不管你是不是朋黨,但要是戴上了朋黨的帽子。那就完蛋了。馬上就會成爲別人針對的對象。果不其然,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也被貶出京。轟轟烈烈的改革戛然而止。

後來到了宋徽宗時期,崇寧元年的元祐黨案。當時宋徽宗任命蔡京爲宰相。以崇奉熙寧新法爲名,命令蔡京登記所有元祐舊黨姓名。蔡京把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等一百二十人盡皆列入冊上。新黨的陸佃亦也被蔡京登記在冊。而這些人的都被刻在端禮門及各地官廳之前,並且稱呼他們爲“奸黨”。三年之後蔡京又重新裁定奸黨名單。此時奸黨人數以高達三百零九人。之後蔡京手書“元祐黨籍”, 刻石於天下。凡是名字在黨籍冊者皆錮其子孫,不能官京師及近甸。史稱“元祐黨案”。

歷史上哪些朝代有“朋黨之爭”?北宋“朋黨之爭”的主要人物是誰? 第3張

我們可以看出,宋朝官員針對政敵的時候,慣用手段就是誣陷對方爲朋黨。他們多認爲,“動則爭競,爭競則朋黨,朋黨則誣誷,誣誷則臧否失實,真僞相冒。”而皇權統治者也被他們搞得杯弓蛇影。往往爲了防患於未然,所以一經有人被誣陷朋黨便立馬着手解決掉對方。結果呢?必然就是正士遠離權力中心,抱道君子齒冷心寒,朝綱日漸紊亂,朝政日漸腐敗。長此以往下去就會導致“君子道消小人道長,君子遭殃小人得志”。最終結果就是社稷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