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阿金庫爾戰役是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輸得最慘的一場戰役。

這場戰役中充斥着各種陰差陽錯,法國的少爺貴族們硬是把本屬於法蘭西的一場大勝變成了慘敗,甚至扭轉了兩國的國運。

1415年8月,英國國王亨利五世率領一萬多名以長弓手爲主的部隊在諾曼底登陸,希望複製當年愛德華三世的輝煌。

但是此次征戰開局頗爲不順,9月份的哈福婁圍攻戰中英軍打了一個慘勝,雖然最終攻下該城,但本方也折損4000,幾乎減員了一小半的兵力。更鬱悶的是,英國士兵不是倒在敵人的兵器之下,而是因爲瘧疾。瘧疾這種傳染病對於軍隊的威脅一直延續到了二十世紀,甚至可以影響戰爭的勝負。可以說,在很多情況下,軍隊最大的威脅不是敵國軍隊,而是小小的蚊子(瘧疾通過蚊子叮咬傳染)。

如此嚴重的減員之下,亨利五世對於後面的勝利不抱任何希望了,不得不灰溜溜地率領剩下的5000長弓兵和900騎兵,打算撤退回英格蘭。他戰前對貴族們誇下海口攻打法國一定會如何如何,如果他就這麼打道回府,可以想見國內那些野心勃勃的貴族們會怎麼對他,亨利五世的國王之路估計要到頭了。

法國方面,精神病國王的病也是一陣一陣的,這陣子恰好比較清醒,他向全國發出號召,放下一切爭端,共御外辱,誓讓入寇的英酋有來無回。國王都發話了,大義當前,哪個貴族也不會公然說不去打仗,紛紛表態響應國王的號召。

此時,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又猶豫了。因爲英國人並不像他們所吹噓的那樣勢如破竹,圍攻一個城市就傷亡慘重,雖然不是戰損而是因爲疾病,但是讓勃艮第公爵心中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英國佬行麼?最終,無畏的約翰打算觀望一下,雖然同意他的部下參加這次國王的召集,但他自己沒有出席,也禁止他的兒子參加法國陣營。他的想法是:如果英國人再打敗仗,祕密同盟就當沒這回事;如果英國人能逆轉局勢,再跟進不遲。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奧爾良派要藉助打擊英軍獲得大義制高點,以便獲得更多法國人的支持,從而壓倒勃艮第派。因此,奧爾良方面對於國王的號召十分重視,派出了三位公爵。但是,這三位的爵位雖高,但是都是廕襲祖業,且幾乎沒有行伍經驗。爲首的是24歲的奧爾良公爵查理,他的軍事經驗完全來自於貴族間的騎士比賽,他的老爹被勃艮第公爵派人刺殺,因此與勃艮第派之間苦大仇深,互相不使絆子就不錯了,協同作戰是不可能的。

王室方面派出皇室總管,大元帥和十字弓兵部隊司令三名大臣組成指揮部,這三位經驗豐富,制訂了非常詳盡的作戰計劃,基本就是延續查理五世時期的大元帥杜·蓋克蘭的“費邊戰術”的思想,用飢餓折磨英國人,最後再用謹慎的作戰方式徹底擊潰對手

最先與英國人周旋的是三位老臣和他們帶領的不到八千人的部隊。這支部隊把亨利五世折磨得夠嗆,法國人的跟隨且騷擾的戰術很成功,英國人打也不是,走也不是,被拖得疲憊不堪,而且全軍陷入飢餓狀態。

隨着勃艮第人、奧爾良人以及各個貴族帶着部隊趕到交戰地點,法國人的部隊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大貴族少爺們帶着手下趕來,指望分一杯羹撈點功勳,還有很多其他中小貴族也湊過來,指望着一戰成名。到24日爲止,法軍人數已經飈升到2-3萬,更多的部隊還在源源開來。年輕氣盛的公爵們根本不服從老臣的指揮,吵吵嚷嚷地要求指揮權。看到這種情況,大元帥表示:

各位爵爺們啊,就不勞動你們的貴體了,只要帶着你們的兵在旁邊壓陣,看老臣把英酋擒來可好?

年輕的公爵們來了就是爲了搶功勳摘桃子的,眼看己方人馬高出敵人三倍,而且敵軍還是疲餓交加,採用既有的騷擾戰術太猥瑣,簡直有辱法蘭西騎士的威名。他們心裏合計:這仗誰去打都贏啊,打下來就是天大的功勞!不能聽這老東西的,這仗我們來打!爵大一級壓死人,公爵多大啊,無奈之下,三位老臣也只得同意公爵們的安排。

於是,這樣一支亂糟糟、龐大臃腫指揮不靈的部隊,在缺乏經驗又心高氣傲的年輕指揮官的帶領下,開上了戰場。

25日清早,法國年輕的貴族們起牀了,照例用葡萄酒提神,一邊嘲笑着英國佬的“大麥湯”(啤酒),對於相熟的貴族相互問好,有仇的則互相翻白眼,然後在侍從幫助下慢條斯理披掛整齊,跨到馬上。這羣爵爺們看上去不像是來打仗,倒像是來打獵或者郊遊的。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第2張

英軍方面,亨利五世幾乎陷入了絕境。被至少3倍於己方的法軍切斷了回家的路,部隊被傷病和飢餓折磨着,英國軍隊已經4天未有正規的伙食供應,並因缺少遮掩,士兵們不得不在昨夜淋雨。這些英國兵身上溼漉漉的,肚裏空空,又累又餓又冷,士氣低落到了極點。面對這樣一支英軍,如果法國人再有耐心一點圍困個兩三天,都不用打,他們自己就崩潰了。

亨利五世曾經想和法國人談判,可惜遭到拒絕。高傲的法國貴族放出話來:我們要把這些英國農民的食指和中指切下來,讓他們永遠沒法用弓!亨利五世也是個狠人,他橫下一條心:媽了個蛋的,回去要面對貴族無窮無盡的叛亂,成天提心吊膽也是生不如死;豁出去了,跟法國佬拼了,大不了一死,也決不受法國佬羞辱!

戰前,亨利五世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戰前動員演講:“凡是今天與我一起流血的,都是我的兄弟!不論出身怎樣低微卑賤,今天的洗禮將使他成爲真正的貴族!讓我們用信仰作爲盔甲,把生死託付給上天,聖母與聖喬治將與我們同在!天意指引着英格蘭!”

英軍全軍上下變成了一支哀兵,想活着回家見到親人,大家就拼命效死力吧!

英法兩軍相隔約1000碼,隔着一片麥田擺好陣勢。法國人把軍隊分爲三線,第一線兩翼是重裝騎兵(左1600,右800),中間是4000下馬的重裝步兵。第二線是3000至5000重裝步兵。在這兩線間配置了近5000弓弩手,還有幾門大炮。第三線是被爵爺們拋下,無人指揮的近萬下馬騎兵。英軍面向北一線排開,兩翼是長弓手,中間是下馬的重裝步兵,英軍兩翼與兩側的樹林相接。

英國自從愛德華三世發明了防守反擊的陣型,一直都是等着敵人先攻。法國人知道英國人長弓厲害,打死也不先進攻。於是兩軍陷入了詭異的大眼瞪小眼的狀態:

如此循環了不知多少輪,4小時過去了,最後還是餓着肚子的英軍先動了。媽的,不動不行啊,三天沒吃上一頓正經飯,本來就餓得不行,越站越餓,再餓下去弓都快拉不開了。他們推進到距離敵人250碼至300碼的地方,差不多正好是長弓有效射程內,他們停下來,長弓手將事先準備的尖木樁插入地面,在陣地前面排出一道密密的柵欄。在把木樁固定好後,英國長弓手開始向法國陣地發射密集的箭雨。

法軍這下不動不行了,總不能站在原地當靶子吧!第一線兩翼的重騎兵發起衝鋒。按照作戰計劃,他們應該從兩側夾擊英軍。但實際上英國人的兩翼都是樹林,夾擊是無法實現的,最佳的方案是繞過樹林,從後方突擊英軍。但是頭腦發熱的指揮官哪管那麼多,可惡的英國佬就在前面那麼近的地方,一個衝鋒過去就能全部踏平!可是,在鬆軟的麥田上衝鋒,重騎兵連人帶馬還有一身盔甲重量很大,馬蹄陷入鬆軟的地面很深,跑起來非常吃力,有人連人帶馬摔倒,有人被箭矢射翻。不過,如今法軍重騎兵都已經採用了防護性能更好的板甲,跟克雷西會戰時直接被一排排地收割生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十五世紀全身板甲等到好不容易跑到對方陣地前才發現,我勒個去,地上還有排削尖的木樁。右翼副指揮官威廉爵士一馬當先,想縱馬躍過這道籬笆,如果沒穿鎧甲又在堅硬的地面的話,可能還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現在全身重甲又加了好幾十斤重量,地面又軟,馬根本躍不起來,於是很不幸的,他的坐騎剛好撞上一根木樁,於是他從馬鞍上一頭紮在泥地裏,在恢復知覺前就被英國人幹掉了。剩下的騎士看到指揮官戰死,自己估計也躍不過去,還是別送死了,掉頭跑吧!右翼的衝鋒就這麼虎頭蛇尾結束了,左翼的情形也大同小異。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第3張

於是,法國人的騎兵掉頭撤退,嚴格說來他們並不是撤退,而是毫無秩序的亂跑,將正在行進的主力重裝步兵的隊形衝了個亂七八糟。“這些膽小的倫巴底和加斯科涅鄉巴佬!”里奇蒙伯爵的掌旗官在事後忿忿回憶,“他們的亂來搞砸了整場戰鬥!”史學家們也大多贊同這一觀點。第一波騎兵的胡亂衝鋒是輸掉整場戰鬥的關鍵。他們現在無法控制受傷後到處亂竄的坐騎,在自己人的隊伍中亂衝亂撞。事後證明,那些插在地面上的削尖的木樁在這場戰役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亨利五世是史料中記載的第一個在歐洲使用拒馬的人。

諷刺的是,現代史學家認爲,亨利很有可能是從阿金庫爾戰役之前指揮法軍的法國大元帥早先的軍事著作中,瞭解到拒馬這種東西及其使用方法,而拒馬是奧斯曼帝國常用的戰場工具。

法軍第二線的重步兵軍團一邊躲避着炮彈一樣撞來的己方騎兵,一邊相互推搡。由於戰場兩邊都是樹林,中間寬度有限,法國士兵人又多,只能採用異常密集的陣型,面對己方騎兵的衝擊根本就躲閃不開,這種衝撞造成的效果就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法國人一倒一大片。亨利五世一看有機可趁,命令英國長弓手壓上去繼續放箭,法國人更加混亂不堪。雖然他們所穿的板甲防護能力比以前的鎖鏈甲要好得多,但是長弓手距離很近(50碼),殺傷力強勁,法國人仍然出現了很大的傷亡。

好不容易雙方開始短兵相接,英國遵循克雷西戰役的傳統,用手持重劍的下馬騎士掩護長弓手,劍砍在敵人身穿的板甲上,邦邦直響,但如果沒有砍到鎧甲的接縫或關節處,卻很難砍進去造成什麼傷害;而法國的騎士們更多使用長戟,儘管比馬上使用的尺寸稍有縮短,他們還是發現陣列太密集,並沒有足夠的空間揮動它,這玩意不掄開了打,對於穿着重甲如同鐵罐頭一樣的敵人來說,實在殺傷力有限。戰場是片麥田,被這麼多人踐踏後腳下變得泥濘不堪,穿着重甲就更容易滑倒,如果有人遠遠望向戰場,就是一羣鐵罐頭們一邊摔跤一邊互相用手中的傢伙砸來砸去,大家防具都不錯,武器都不算太趁手,砸半天也死不了幾個。只有個別力氣大的,使用戰錘大斧等重武器,才能造成可觀的殺傷。

在這場亂鬥中,英國人最初被敵人的數量壓制,遭受了一定的損失。最大的損失是約克公爵,他的頭盔被戰錘之類的重武器敲扁,顱骨被打得粉碎。亨利五世自己也差點遭到相同的命運,圍在他身邊的十八個侍從全部戰死,有人用戰錘在他頭上也重重地來了一下,幸好沒有砸得太結實,只是把他砸得眼冒金星,可能有點輕微腦震盪。亨利五世在這樣的亂戰中居然還戴着王冠,估計是爲了凝聚本方爲數不多的士氣,但也使他成爲所有法國人的目標。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第4張

就在此時,英國的長弓手紛紛扔掉弓箭,抄起手頭的各種武器,包括匕首、砍刀和手斧,參與肉搏。這些輕型的裝備此刻顯得極爲有效,而且他們沒有盔甲的拖累,不會陷到泥中,他們輕而易舉的把重裝騎士絆倒在地,然後把匕首從盔甲縫隙中插進去,對方就失去戰鬥力了。就這樣,法國主力部隊的第一陣被打退了。

這些法國的年輕貴族有不少是第一次上戰場,他們還以爲戰場上應當遵循中世紀的傳統,或者像他們平時經常進行的比武比賽那樣,只要向對方交出手套就算認輸,對方應該用紳士的風度接受投降,因此一看形勢不利於己方就紛紛投降。比如阿拉貢公爵在筋疲力盡後掀起面罩,向對方一個看來有相同階級的爵士遞出手套。可是英國人才不管那麼多,斜刺裏過來一個英國士兵,一劍劈下,這位公爵就直挺挺的死去了。估計臨死前他腦子裏最後一個念頭是:這些英國人怎麼一點騎士風度都不講?

法軍第一陣潰退下來步兵又撞進第二陣中,使得前面所述的混亂和悲劇再次重演。此時法國的第三陣依然完好無損,他們目瞪口呆地看着戰局發展,前兩陣都敗了,我們怎麼辦?第三陣大都是許多小貴族拼湊起來的,頭一次見識到真正的戰場,都被眼前的殺戮嚇傻了。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聲,第三陣不戰自潰,四散逃命去了!

戰鬥終於結束了,絕處逢生的英國人欣喜若狂,開始打掃戰場,掌旗官拿出賬簿,記錄俘虜的姓名和階級,開始盤算贖金的數目。這時意外發生了,一個報信兵飛馬趕來報告說:大事不好,我軍營地被劫!在法國人的作戰計劃中並沒有這種枝節,史學家相信這是當地一些小領主自行發起的,他們帶領當地的600多個農民劫掠了英國大營,搶走了一切貴重物品。其中包括亨利的一頂王冠,幾把裝飾華麗的大劍。

但是這一信息給了亨利五世一個錯覺:法國人太狡猾了,居然正面佯攻,把我們拖在這裏,然後派主力襲營!這下完蛋了,恐怕命就要交代在這兒了!絕望之下,他下了殺俘的命令!老子死在這裏,也要讓法國人陪葬!我們五千多人,每人平均殺一個也就夠本了!

所有的英國騎士都拒絕執行這種不名譽的任務——除了騎士精神之外,更多的是爲了贖金。於是任務的執行者交給了兩百名長弓手。這些人出身都是英國農民,根本不認識那些花裏胡哨的貴族紋章,國王說要殺那就殺唄!他們掏出護身匕首,從俘虜面罩的眼縫中插進去,方便快捷又冷酷無情。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第5張

法國貴族俘虜們一臉慒逼,這是神馬情況?連忙用法語大喊:請不要動手!我的家人會出很多錢來贖我!可是動手的這些前英國農民更是一臉慒逼,在英國只有貴族才懂法語,底層人民只會英語,因此他們根本不明白這些法國佬嗚哩哇啦地在說什麼,依然在高效而冷酷地執行着國王的命令。可憐這些身上穿着重甲而手無寸鐵的貴胄們,連抵抗的機會都沒有,就做了一羣農民兵的刀下之鬼。

這就好比王撕蔥閒的沒事去打仗,本來以爲是去鍍鍍金,沒想到玩大發了,被蠻夷土著俘虜了。他伸出一個手掌,極爲霸氣地說:把我放了,5個億就是你的。可是對方根本聽不懂中文,還以爲是要扇自己一個嘴巴,不僅沒手下留人,還多捅了兩下。

要知道,那時候的法國貴族都是十分講信譽的,說一是一。後來英國人勒索贖金的時候,放了一個伯爵回去傳信,這位伯爵傳完信後自己又回到英國軍中,因爲他認爲自己的家人還沒有交夠贖金,自己逃跑是不名譽的。這些前英國農民千里當兵只爲財,他們事後肯定痛心疾首:曾經有一個走向人生巔峯的機會擺在我面前,可是我沒有珍惜;如果我能聽得懂法語,只要我刀子做做樣子比劃一下,自己下半輩子以及子孫後代都不用再當農民了。而這些死去的法國貴族如果泉下有知,肯定也懊悔不已:如果早知今日,事先學兩句英語,也不會這樣稀裏糊塗地掛了!

等殺到快差不多的時候,又來了一個報信兵,說:大營沒事了,只是一幫烏合之衆來搶劫而已。聽到這個消息,亨利五世趕緊制止那些行刑手。既然沒事了,就不能再殺貴族了,那都是大筆大筆的贖金啊!

可是法國方面悲劇了,法國此役損失過萬,其中貴族比例高得驚人:共死亡了5000名大小貴族,包括3名公爵,5名伯爵和90名男爵,其中大部分都是作爲俘虜被處死的。另有1000多名貴族被俘,包括大元帥(未被贖出,1421年死在英國)和奧爾良公爵,加上一些小兵步卒。英國方面總傷亡不到二百人,戰死的貴族只有13人!爵位最高是愛德華三世的孫子約克公爵,長弓手戰死者在100人左右。

阿金庫爾戰役:英國長弓手最輝煌的勝利之一 第6張

對於亨利五世來說,法國貴族簡直都是活雷鋒!來跟我唱:

亨利帶兵去法國,圍(城)了;痢疾桿菌耍流氓,慘了!遇上一羣法國人,送上俘虜幾千人,好了!

就在出徵之前,亨利五世剛剛挫敗了約克公爵的弟弟劍橋伯爵理查搞得旨在推翻國王的“南安普頓陰謀”,並把參與謀反的幾個貴族處死,這才把國內局勢勉強壓了下去。如果不打這一仗,亨利五世損失了4千人再一無所獲地返回英國,那幫本來就懷有反心的英國貴族還不蹦上天啊!那樣的話,亨利五世的王位估計就保不住了。更諷刺得是,如果不是貴族少爺們瞎攪和,讓大元帥帶隊,亨利五世恐怕再也沒機會回英國了。

法國貴族們不僅在亨利五世窘迫至極的情況下送上了這樣一個大勝,還恰好除掉了亨利五世最想幹掉又不能自己出手的約克公爵,對他來說,這真是一場完美的戰役——除了因爲一時驚慌殺俘而損失了大量的贖金!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