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古代官員多少歲才能退休?能提前退休嗎?

古代官員多少歲才能退休?能提前退休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在古代,說起退休制度,那僅限於官吏。在《春秋公羊傳》中說:“退而致仕”,這個“致仕”就是還俸祿、職位於君主、退休養老的意思。古代的官吏退休跟現在一樣,都需要達到一定的年齡條件才能辦理退休手續,《禮記曲禮》記載:“大夫七十而致仕”,在此後的漢、唐、宋、元等歷朝歷代都基本上沿襲這個規定執行的,但即便是在現代這個人均壽命超過70的社會裏,如果要到70才退休,那估計也受不了。更何況是古代?古代人的壽命本身就比較短,能活到70歲的就已經算是極限了,所以大多數的官吏都是爲朝廷打工一輩子,直至去世!所以到了明清時期這個規定就變成了60歲,“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不過在李夫子看來,以古代的平均壽命來算,50歲退休算是比較合理的,各位小夥伴認爲呢?

古代官員多少歲才能退休?能提前退休嗎?

古代官吏人性化制度:“提前退休”

漫長的歷史時期,都是70歲退休,那如此不人道的規定就沒有辦法了嗎?其實也不是!所謂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古代的退休制度同樣有人性化的一面,那就是可以“提前退休”,這跟我們現在“辦理提前內退”的制度很相似啊。但如此人性化的制度自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的,肯定是有一定要求的,那會不會很苛刻?相反很輕鬆,古代官吏提前退休可比現代簡單多了,只要官吏提出申請,皇帝一般都會准許,唐朝規定:“老病不堪釐務者,與致仕。”翻譯過來就是說身染疾病或受傷者,可以提前退休。明朝還另有規定:“年老體衰不能爲朝廷效力的官吏,可以隨時退休。”明弘治4年,也就是公元1491年,皇上就專門下詔:“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

古代提前退休通常有三個理由

在古代,幹啥事都要講究“名正言順”!你要想提前退休,也必須得找個好理由,讓皇上和自己都有臺階下。所以大凡退休的古代官員通常都以這三個理由爲主。第一個理由:已經看透官場,厭倦爾虞我詐,想遠離這種勾心鬥角的環境。比如打着告老還鄉的幌子,爲的是要回避權力鬥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和《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的春秋時越國的大夫范蠡。在越國被吳國滅亡後,范蠡殫精竭慮,輔佐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在經過20餘年的臥薪嚐膽之後,勾踐終於擊敗了吳王夫差,復國興邦,作爲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踐封爲上將軍,可謂達到了人臣的巔峯。但此時的范蠡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於是就辭官告老還鄉,攜西施歸隱江湖了。

古代官員多少歲才能退休?能提前退休嗎? 第2張

第二種理由:低頭思故鄉。就是想家了,想回家過安逸舒適的日子的,比如大多數人都熟知的晉代的陶淵明,他就是嚮往田園生活,主動請辭告老還鄉,在《世說新語識鑑》中記載“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說晉朝有個大司馬叫張翰,本來好好的當官,結果突然有一天秋風乍起,於是觸景生情,思念起家鄉的特產了,結果一朝頓悟,突然領悟到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圖個快快樂樂,又爲啥非要爲了個功名利祿而離家千里?還備受羈絆呢,所以毅然決定辭官回鄉。第三種理由,體弱多病、無力政事。就是本來我沒想着告老還鄉,但無奈身體虛弱,有心無力,沒有辦法工作,只能“告病還鄉”了。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大清宰相劉羅鍋歲至垂年,上奏皇上請求告老還鄉,獲得恩准後便僱傭小毛驢,直奔山東老家去了。

古代官員多少歲才能退休?能提前退休嗎? 第3張

雖然大多數官員都能夠獲得恩准,可以提前退休。但是也有運氣不好的,皇上就是不讓你提前退休,比如《論語章句》中著名的經學家張禹,就多次上書請求告病還鄉,但始終無法得到皇上的恩准,相反皇帝還派人“問疾送藥,強留”。你想皇帝都給你派專人看病,又給你送藥,擺明就是讓你繼續工作啊,如果你再不去的話那就是違抗聖旨,弄不好就要掉腦袋了,所以只能繼續留在朝廷認真工作了。

古代官員退休後的福利待遇

那對於已經退休或提前退休的官員來說,最關心的恐怕就是退休金的問題了,那古代的退休金到底有多少呢?除了退休金還有沒有其他的福利呢?漢朝就規定:“年俸祿在2000石以上的退休官員,可領取原俸祿的1/3作爲養老金。”如果把2000石換算成現在的話,大概也有六七十萬元,可想而知他們退休時至少也能領個20多萬,足夠養老了。在魏晉時期,又有一個福利:“所有的退休官吏,朝廷直接委任一個顧問之類的閒職,然後給供養起來。”這就相當於今天的退休養老金啊,月月領,直到去世!唐朝更進一步,不僅爲退休的官員發放米糧,還給退休官員舉行歡送儀式,敲鑼打鼓送歸老家,與現在發個光榮退休的證書,雖然形式不同,但意義一樣,三品以上的退休官員,仍然恩准在朝廷行走,可以參與國家大事,五品官以上的退休官員給一半俸祿,六品以下的退休官員賜給一定數量的田地養老,功臣元勳經皇帝特批退休後還能保留全薪,如此種種,有沒有感覺生活在古代也挺舒坦的?

等到了兩宋時期,作爲封建社會最富有的朝代,那對退休官員的安置和優待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高峯,尤其是宋神宗以後,允許“帶職退休”,就跟現在的離休幹部待遇一樣,而且退休時,皆晉升一級,退休後還能加銜晉級、參與朝政,與在職官員相比也只是少了一點實權,明朝的退休官員還可以參加宴會祭祀等活動,並能享有原有職級的禮遇,怪不得古代都要“學而優則仕”呢!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