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馬邑之謀敗露後,王恢爲什麼被處斬?

馬邑之謀敗露後,王恢爲什麼被處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恢,西漢時期大臣,燕國人。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漢武帝當國的最初幾年,大漢帝國還處於清靜無爲黃老思想的影響之下,朝堂上的外戚勢力、朝臣勢力依舊很強大,這導致了漢武帝手中的皇權很有限,離一言九鼎、集大權於一身還很遠。

皇權受多方制約,帝王無絕對權威,作爲具有雄才大略的新君,漢武帝自然要想盡辦法打破此等困局,進而實現皇權大一統。

馬邑之謀敗露後,王恢爲什麼被處斬?

古今中外,老大集權有個捷徑,那就是發動戰爭,尤其以發動捍衛國威的對外戰爭最爲行之有效。

這樣的戰爭一旦打響,老大不僅能迅速佔據道義的制高點,而且能有效繞開朝堂上的各種矛盾,捆住反對派的手腳,更關鍵的,朝堂上的權力將隨着戰幕的拉開快速集中到老大手裏,如果仗打勝了,老大的權威將強勢樹立,握在手中的大權將再無散出去的可能。

大漢帝國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登上廟堂時,日益強盛的國力爲他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戰爭是粗暴的,但怎樣發動戰爭卻是朝堂上的政治藝術。

漢武帝的做法很高明,決意征伐匈奴前,他站在不忘大漢國恥的道德高地,揮出了兩把復仇的利劍——高帝曾遭“平城之恥”,高後曾受“嫚書之辱”,征伐匈奴是報仇雪恥,是春秋大義,是揚我大漢國威。

爲此,漢武帝頒下了一道情感濃烈、擲地有聲的詔書,其中有這樣的話語——高皇帝遣朕平城之憂,高後時單于書絕悖逆。昔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史記·匈奴傳》)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擁有權威的竇太后去世了,這爲漢武帝征伐匈奴掃除了最大的障礙。

首擊匈奴,漢武帝想下一盤大棋,最好能一舉蕩平匈奴主力,斬殺匈奴單于。

大行令王恢是朝中堅定的主戰派,建元七年,他向漢武帝獻上了一條絕妙的破胡之計。

這就是著名的馬邑之謀——利用和親局面下匈奴對漢容易輕信的心理,以獻出邊境貿易重鎮馬邑爲誘餌,預設數萬伏兵,待匈奴單于率衆到來時,圍而聚殲之。

先不說馬邑之謀有何瑕疵,單說它的戰略構想,那是完全符合漢武帝的胃口,此謀如能順利實施,那將是全殲匈奴主力的同時還附帶了一個斬首行動

廷議此謀時,雖然有主和派御史大夫韓安國站出來反對,但漢武帝力排衆議,很快在戰略棋牌上落下了這首擊一子。

馬邑之謀敗露後,王恢爲什麼被處斬? 第2張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六月,誘殲匈奴之計進入實施階段。

漢武帝接連下了幾道命令:任命衛尉李廣爲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爲輕車將軍,大行令王恢爲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爲材官將軍,統兵三十萬,埋伏於馬邑附近的山谷之中;待匈奴兵南下之後,王恢另領一軍迅即出代郡,從背後攔截匈奴大軍輜重;御史大夫韓安國爲護軍將軍,監督諸軍,四將皆爲其所屬。

主張派力戰,主和派監督,漢武帝的排兵佈陣,還是很講政治智慧,用人藝術的。

戰陣悄然布開,下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引誘匈奴單于上鉤了,擔負這項關鍵使命的是王恢的老朋友,馬邑富商聶壹。

聶壹的到來,沒有引起匈奴單于的懷疑,聽說有這等好事,匈奴單于連連擊掌說好。見匈奴人上了鉤,聶壹與匈奴單于約定:待殺死馬邑縣令、縣丞後,即派人來報,到時匈奴單于即可率兵入城受降。

鉤子順利下出去之後,聶壹返回了馬邑。

不幾日,馬邑城樓上果然掛出了兩顆人頭,其旁還各張一白布,上面寫着姓名及罪狀,一爲縣令,二爲縣丞。

這兩顆實爲死刑犯冒充的人頭成功地打消了匈奴單于的疑慮,之後匈奴單于率領十萬大軍,經長城,越武州塞,浩浩蕩蕩地直奔馬邑而來。

馬邑之謀敗露後,王恢爲什麼被處斬? 第3張

現在該說說了馬邑之謀的瑕疵了,此計謀固然高妙,但也有致命的弱點——幾十萬大軍玩一個陰謀,細節執行不到位,只要有一人出問題,走漏了風聲,最終可能就是白忙活。

也許是太想讓匈奴十萬大軍儘快進入伏擊圈了,漢軍犯了一個“欲蓋彌彰”的錯誤,匈奴單于發現了一個反常的現象,這一路過來,沿途居然一個阻擊的漢軍也沒有,到處都是牛羊,可又看不見牧人。

事出反常必有詐。

爲進一步探明虛實,匈奴單于隨即下令攻擊漢軍設在邊郡的一處哨亭。

未曾想,運氣在這關鍵時刻站到了匈奴人一邊,他們抓獲了哨亭尉史,這哨亭尉史爲了活命,竟全盤供出了三十萬漢軍設伏於馬邑的實情。

得知這一實情,匈奴單于仰天大笑,吾得尉史,此天助也!

笑完,隨即勒轉馬頭,一聲號令,十萬大軍飛速退去。

就這樣,一條舌頭徹底壞了漢武帝的一盤大棋。

馬邑之謀敗露後,王恢爲什麼被處斬? 第4張

戰場禍福有時候是很微妙的,漢武帝派出的這四將,如果匈奴大軍順利進入伏擊圈的話,王恢極可能是撈到大功勞的那一位,原因很簡單,一來以強兵攔截匈奴輜重,容易得手;二來如果匈奴單于突出重圍,很有可能落到他的手裏;然而,如果匈奴大軍沒進入伏擊圈,掉頭跑了,誰最倒黴呢?

不是別人,還是王恢。

不妨來看看王恢糟糕的現實處境。

按照原先的部署,韓安國等伏兵全面出擊,與王恢攔截輜重,大致應同時發起,那樣王恢面對的就是匈奴的後尾部隊,而不是全部主力。

現在好了,匈奴十萬主力根本沒有進入伏擊圈,那王恢面對的就不是匈奴尾巴,而是匈奴獠牙了。

戰還是不戰?

這個問題看似考驗的是勇氣,其實考驗的是政治智慧。

遺憾的是,王恢的政治智慧未能應付這一局面,他做出了一個自以爲忠心、勇氣俱可鑑的選擇,他沒有出擊,而是眼睜睜地看着匈奴單于率領十萬主力洶涌遠去。

爲何說王恢認爲自己的選擇是忠心、勇氣俱可鑑呢?

回到長安,面對漢武帝的嚴厲責問,王恢痛陳——

始約爲入馬邑城,兵與單于接,而臣擊其輜重,可得利。今單于不至而還,臣以三萬人衆不敵,袛取辱。固知還而斬,然完陛下士三萬人。

這話的意思是說,不戰,我自知難逃一死,但爲了避免敗辱,爲了替陛下保全三萬將士,我只能這麼做。

如此做法挺持重啊,爲何又要說王恢的選擇缺乏政治智慧呢?

他太缺乏政治高度了,首擊匈奴,如果不能一擊制勝,那更是需要以死戰來捍衛戰的決心,這是漢武帝政治集權的需要。王恢以爲保全三萬將士是替漢武帝着想,但他想不到,這種局面下,漢武帝正需要拿三萬將士的性命來換一個政治博弈的主動權。

馬邑之謀敗露後,王恢爲什麼被處斬? 第5張

很顯然,王恢的回答很難讓漢武帝滿意,隨後,王恢被交付廷尉,按軍法,當以臨陣避敵不前之罪處斬。

這時候,王恢爲了活命,又做出了一個愚蠢的選擇。

他以千金爲酬,請丞相田蚡代爲疏通。田蚡的政治覺悟很高,他知道其中的要害,因而收了錢之後並沒有直接幫忙,而是繞了一個彎子,請他的姐姐王太后去向漢武帝說情。

此時的漢武帝,正面臨着主和派的壓力,如果他接受了王太后的說項,那就意味着他主戰意志的崩塌。

所以,王恢必須殺,名義上是以此謝罪天下,實際上是宣誓必戰的決心。

可憐那王恢,這時候才徹底明白過來,但爲時已晚,最終只好拔劍自刎。

其實,王恢如果多一些政治智慧的話,下獄之後,他不應該去疏通,而應該高舉漢武帝必戰的旗幟,爲漢武帝解壓,那樣的話,說不定他還能有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戰爭很殘酷。

政治比戰爭更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