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揭祕:元代大儒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揭祕:元代大儒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元代大儒的地位到底有多高?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元朝是一個很特殊的朝代,首先元朝雖然完成了中原的一統,然而元朝僅僅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很多人因此將元朝排斥在中國封建王朝之外。

另外就是元朝不同於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對於中原地區的漢族文化非常的排斥,爲了打壓漢人還制定了四等人制度,漢族人和南人位於最末等的地位。

揭祕:元代大儒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甚至說曾經士農工商的士階層,在元代竟然淪落爲了和乞丐娼妓相提並論的低賤職業。

鄭思肖是元代著名的大儒,然而生活卻過得絲毫不如意,其文章、作品在元代沉寂多年,直到320年後才重見天日。

儒生——元代的臭老九

元代的統治者對於文人究竟有多不尊重呢?元代將不同職業的進行了高低劃分,分別

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這裏面最爲明顯的便是儒生的地位,已經淪爲和娼妓、乞丐一般的職業了,而僧侶卻在元代成爲受人尊敬的職業。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儒生,卻如喪家之犬一般,在蒙古人的統治下苟延殘喘。

揭祕:元代大儒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第2張

可在宋朝時期,文人乃是官僚集團的重要組成,士農工商,儒生纔是社會地位最高的階層,爲何到了元朝卻如此的卑微呢?這還得從南宋時期的衆多儒生說起。

蒙古帝國南下的速度是非常的快的,尤其是在攻打金人的時候,幾乎沒有遇見什麼抵抗,便成功地殲滅了金人的政權。

然而在面對南宋這個偏安一隅的政權的時候,卻遭遇了巨大的阻力,而阻力的來源正是南宋的儒生,並非是南宋的將領。

雖然說南宋之中也有貪生怕死之人,投降了蒙古,然而大部分還是有着和文天祥一般的骨氣,他們寧死不屈。

當時忽必烈非常看重南宋的儒生,因爲他深知這些人對統治的重要性,例如文天祥被俘之後,蒙古人多次規勸他,然而文天祥卻寧死不屈。

這種骨鯁之臣,南宋還有很多,真正投降蒙古的出色人才壓根沒有幾個,投降的都是些貪生怕死的小人,根本不堪重任。

這就導致蒙古統治者對南宋儒生的所作所爲非常痛恨,對於蒙古的統治者來說,既然你們不願意歸順,那就讓你們處在社會的最底層,永無翻身之日。

因而在進行等級劃分的時候,儒生的地位竟然和乞丐、娼妓一般,而從南宋入元朝的大儒鄭思肖便是其中一個,他的一生都是在元朝的打壓之中度過的。

由宋入元,故國之思

鄭思肖原名鄭之因,父親是南宋平江書院的院長,出身書香門第的鄭思肖,從小便接受了深厚的儒家教育,

尊崇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等。

蒙古南下侵略之時,鄭思肖曾親自前往臨安在宮門之前叩首上書,言辭懇切,請求君王革除弊病,抵抗敵軍,不可一味求和,然而當時的統治集團卻置若罔聞,對鄭思肖不屑一顧。

南宋滅亡那一年,鄭思肖剛剛三十八歲,但已經是名滿南宋的大儒,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蒙古統治者,自然也希望拉攏鄭思肖爲己所用。

但是鄭思肖卻不屑一顧,對於蒙古統治者的多次拉攏也毫不在意,爲了彰顯自己的不合作態度,將自己的名字從鄭之因改爲鄭思肖,在宋代“肖”是“趙”的一部分,這般改名,就是爲了思念趙宋。

當時鄭思肖和畫家趙孟頫乃是好友,趙孟頫不僅是著名的畫家還是趙宋的宗室,卻在宋亡之後投降了元朝,聽聞趙孟頫投降元朝,鄭思肖從此不再與趙孟頫交往。

蒙古人知道趙孟頫和鄭思肖的關係,便派趙孟頫前去遊說鄭思肖,然而趙孟頫去了多次,都吃了鄭思肖的閉門羹。

鄭思肖不僅是當時著名的大儒,同時作畫也是一絕,擅長畫蘭花。

然而宋朝亡國之後,鄭思肖的蘭花從此便無土無根,就如同鄭思肖本人一般,故國淪陷,自己漂泊無依,不過煢煢孑立的一個故國遺民罷了。

爲了躲避當時的權貴,鄭思肖一生之中多次遷居,四處流浪,晚年之時,孤苦無依,極爲悽慘,即便連去世也對故國有着無盡的哀思。

他還請求朋友在其死後牌匾之上寫:大宋不忠不孝鄭思肖,來表達自己對大宋的思念。

三百餘年,重見天日

《心史》乃是鄭思肖的嘔心瀝血之作。大宋亡國之後,鄭思肖便四處漂泊,在這期間創作了大量的愛國詩文。

然而在元朝,怎麼會允許這種懷念宋朝的詩文出現,因此鄭思肖創造的大量作品,也從未有過刊載,也無人所知。

在詩中,鄭思肖批評了南宋奸佞的所作所爲,和元朝軍隊的殘忍暴行,是那個時代的見證,然而卻一直沉寂,籍籍無名。

鄭思肖深知自己有生之年永遠也沒有機會看到這些詩文的刊載,

因此在其晚年的時候便將《心史》用鐵箱鑄封,然後投放在了蘇州承天寺眢井中,這件事情,除了鄭思肖自己之外,無人得知。

直到三百多年後的大明崇禎時期,南方大旱,承天寺的僧侶爲了找尋水源,不得已要將這處枯井挖開,想要找尋水源。

然而等衆人挖開淤泥之後,卻發現了一個鐵箱,外寫大宋孤臣鄭思肖百年拜封,而這便是鄭思肖失傳了320年的佳作。

長久以來,很多人都以爲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乃是徒有虛名,一生無一著作,多年之後才發現鄭思肖的忠心之情,對大宋的忠義之情。

總結

鄭思肖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其個人,而是南宋衆多亡國遺民的態度,他們的故國之思和忠心之情。

人們常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然而書生在國破家亡之時,卻也能夠爆發出巨大的力量。

《心史》的出土,恰巧是崇禎末年清兵入關之時,明代文人,知鄭思肖所爲,感同身受,對於滿族人同樣是堅決牴觸,拒絕合作。

可以說,鄭思肖的精神,即便是過了三百多年,依舊可以影響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