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明朝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爲什麼沒能像歐洲那樣進入大航海時代?

明朝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爲什麼沒能像歐洲那樣進入大航海時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研究,明朝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比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開始還早十幾年,但爲什麼擁有遠洋航行能力的明朝,沒有先西方一步,發現美洲大陸,甚至還錯失了整個大航海時代?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爲雙方航海的根本原因不同。

鄭和下西洋期間,明朝在位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朱棣雖然是歷史上少有的明君之一,但是也還是會有好大喜功的毛病。他想要通過航海,對外展示大明的富強,把當時的明朝打造成一個天朝上國的形象。

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明成祖朱棣纔派遣鄭和下西洋。公元1405年,這一年是明成祖朱棣在位的第三年。朱棣在這一年命鄭和,率領240艘海船和27000多人的艦隊,遠渡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堪稱古代航海史上的一個巔峯。

明朝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爲什麼沒能像歐洲那樣進入大航海時代?

和鄭和的船隊相比,後來歐洲的那些著名航海家,比如麥哲倫和哥倫布等人,他們的船隊在鄭和船隊的面前,根本就簡陋的像普通漁船一樣,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而且,從航海原因來說,雙方也是完全不同的。

明朝這邊,航海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宣揚明朝的國威,讓海外諸國感受到明朝的富強。在這個過程當中,政治目的是首要的,而經濟目的是次要的。在鄭和幾次下西洋的過程當中,雖然確實做到了揚我國威,讓明朝的威勢傳遍了整個海洋,但經濟收穫卻基本等同於沒有。

而且,想要維持鄭和那麼大一支船隊,開銷是很恐怖的。常年維持這樣一支船隊,對明朝的國家財政造成的負擔極大,而船隊本身,又不能給明朝帶來多少經濟利益。所以,在朱棣去世後,到了明宣宗時期,明朝就決定自廢武功,徹底廢掉了這支龐大的船隊。

相比之下,歐洲的航海家出海,更多的則是出於經濟目的。因爲當時中亞地區戰亂不斷,路上的絲綢之路,徹底斷絕。所以,爲了得到東方的香料和各種資源,歐洲便不得不主動出海,想要從海上抵達東方。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航海家爲了賺取更多的財富,開始進行航海冒險,闖入了未知的海域,於是便有了後來的地理大發現。

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才使得西方的航海家們,明明在時間上晚於鄭和,船隊在整體規模也不如鄭和船隊的情況下,卻成就了歷史意義更大的地理髮現,由此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大航海時代開始後,遠洋航行爲西方國家帶來了鉅額的財富,這也使得西方國家的航海家更加熱衷於航海。此後的幾百年裏,西方的航海家們,開始踏遍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大航海時代帶來的變化,也間接促進了歐洲科學領域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方世界。

明朝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爲什麼沒能像歐洲那樣進入大航海時代? 第2張

反觀明朝,當時鄭和的幾次遠洋航行,對明朝的財政造成了極大的負擔。除了船隊本身的開支外,按照當時明朝的朝貢體系,其他小國嚮明朝進貢之後,明朝會反過來回饋那些小國更多的財物。這種不對等的貿易,進行得越多,明朝就越虧。

而除了經濟方面的壓力之外,文化方面的壓力,同樣也是後來鄭和船隊被終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古代,歷來都是農耕文明,信奉着傳統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不是不好,只是相對保守,沒有西方那種冒險精神。沒有冒險精神,自然就不會去那些未知的海域,自然也就很難有什麼地理大發現了。

對於農耕文明來說,土地纔是最重要的生存根基。古代的中國人,習慣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對這片土地之外的地方,興趣不大。因爲在古代中國人的觀念裏,那些地方不能種地,就等於沒有價值。在這種思想下,不能種地的還有,自然也就沒有了任何價值。

其次,當時的明朝實行的是重農抑商的政策。不光明朝,從漢朝開始,中國絕大多數的朝代,都在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因爲歷代封建王朝的經濟基礎,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這種經濟模式下,商業確實很難帶來更多的價值,只有農業才能真正創造糧食,創造財富。

正是因爲這種重農抑商的政策,加之我們的經濟體系比較完善,可以自給自足。這就使得歷代王朝,在對外貿易方面基本沒什麼需求。明朝不需要海外的產品和海外的市場,同時明朝害怕開放海外貿易後,會造成人口和財富的流失。在這樣的情況下,遠洋航行不存在足夠的經濟基礎,後來自然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明朝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爲什麼沒能像歐洲那樣進入大航海時代? 第3張

再之後,又過了一百多年的時間以後,隨着歐洲發現了新大陸,歐洲的殖民者們開始佔領了美洲大陸,並且在美洲發現了衆多銀礦。這對明朝來說,則是又一場重大的衝擊。

因爲中國銀礦比較少,在明朝之前,金銀其實並不是主流貨幣,銅幣纔是主流貨幣。而歐洲殖民者們,在美洲發現了大量的銀礦之後。歐洲人發現,他們可以拿着在美洲開採出來的白銀,直接到中國來買東西。

於是,從明朝中葉開始,大量的白銀開始流入中國。

大量白銀涌入中國後,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通貨膨脹。

白銀雖然是硬通貨幣,在古代可以全世界通行。但問題是,中國當時對海外沒有任何貿易需求。中國不需要海外的商品,所以賺回來的這些白銀,就只能留在國內,根本花不出去。如此一來,不但白銀本身開始迅速貶值,更重要的是,歐洲人等於拿一堆金屬,換走了中國大量的糧食、絲綢和各種生存資源。

當時的中國官員,雖然沒有多少經濟知識,但看到大量生存物資外流,還是能夠感覺到存在問題。所以最終,明朝政府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徹底封關禁海,不再允許民間進行對外貿易。

自此之後,明朝政府徹底壟斷了國家對外貿易。但同時,民間最後一點航海精神,也被徹底扼殺了。既沒有經濟基礎,也沒有文化基礎和政治基礎。所以,就算明朝當時已經有了遠洋航行能力,而且已經可以一口氣把船開到非洲,仍是錯過了大航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