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宋朝經濟發達,爲何卻經常吃敗仗呢?

宋朝經濟發達,爲何卻經常吃敗仗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啓元朝的朝代,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但是軍事領域卻異常的軟弱,在與遼、金的作戰當中每次都是敗多勝少。宋朝經濟實力發達,但爲何常吃敗仗呢?

宋朝是中國所有朝代中武力最貧弱的一個時代。朝廷的周邊有很多強大的遊牧民族,這就無形之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個我們在之後的戰爭中也發現了,和這些民族交鋒中,宋朝總是輸多贏少。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呢,宋朝的軍隊又給大家的印象非常複雜。一方面呢,大家覺得宋兵打仗都是非常兇猛的,而且也創造過很多經典的戰役。但是更多的時候,宋朝卻又給別人打仗總是一敗塗地,而且很多時候將領沒開戰就逃跑了。這讓大家有很無奈,明明有很好的武器和後勤補給,但是依然打不過敵人。

其實仔細觀察歷史我們會看到,宋朝是在一個亂世之中建立起來,在擊敗衆多諸侯之後終於穩定了中原的局勢。能夠有這種實力,大宋自然會有很多的開國將軍,他們的戰鬥力也一定是非常強的。建國後西夏和契丹也屢屢侵犯宋土,但是大宋也在“楊無敵”的指揮下多次大勝遼軍,並且是以少勝多,而且更是讓遼人聽到他的名字都要趕緊逃跑。但是隨後我們知道更多的是宋軍不堪一擊,屢屢被遼人欺負,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首先我們要從她的軍事制度說起。大宋成立的時候正是天下諸侯都在混戰,這個時候哪個武將手裏有兵權,那麼他就肯定會去自己建立國家,這就給了很多武將造反的機會。太祖皇帝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決定把武將的權利適當的削弱。在大宋的軍制中,皇帝是直接控制一切與軍隊有關的事情,一個人負責調動和指揮軍隊。但我們也知道當皇上的每天都非常忙,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管理軍隊,這個時候樞密院就誕生了。它是當時最高的軍師指揮機關,再說白一點就是皇帝在軍事方面的一個大型祕書處,他們需要給皇帝提供戰爭的意見,然後讓皇帝頒佈聖旨,再調動軍隊。而且這個部門大部分都是由文官負責的,武將只能負責一些副職。

經過樞密院給皇帝的建議後,皇上會制定出一份非常詳細的軍事圖譜,這裏麪包含了很多內容,這些東西也都是要給武將看的,武將也一定要遵守這裏面的戰法甚至排兵佈陣。簡單的說就是諸位大將們跟着皇帝的指示去辦事兒,不管是對是錯都不能違抗,否則就是抗旨的罪名,這在當時可是很嚴重的。由於文官是最高的軍事長官,他們缺少戰場經驗,所以排兵佈陣方面簡直是一竅不通,而且各地的主要軍事長官也都是文職,他們也沒有豐富的經驗,而久經沙場的武將只能夠擔任副職,不能夠去組織一些錯誤的軍令,這也導致了軍隊經常慘敗。

宋朝經濟發達,爲何卻經常吃敗仗呢?

除了樞密院,還有兩個部門,一個是三衙,他們是全國的統兵部門,咱們所知道的“太尉”就是這個三衙的最高長官。但是這個部門只是個冷衙門,平時就是負責一些很瑣碎的小事情,這些衙門的長官的也就是國家的擺設,而且在行政的級別以及權威上都不如剛剛說的樞密院。另一個部門就是兵部,它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徵兵,每當兵員緊張時,他們要負責從全國各地徵兵,然後登記在冊。除此之外兵部還要負責軍隊的各項物資、武器、薪俸等等,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半後勤部門。

這三個部門就構成了宋朝的軍事體制。讓我們再來看看宋朝的軍隊構成,一般來說分爲三種,就是禁軍、邊防軍和鄉兵。禁軍直接聽命皇上,是屬於皇帝領導的直接軍師武裝力量,他們是在首都唯一可以駐紮的軍隊。而邊防軍就是負責各個國境線的防護,他們的戰鬥力不如禁軍高,但是在其中摻雜了很多少數民族士兵,這根漢族的士兵比起來多了一份驍勇。最後是鄉兵,這些人呢基本上就是民兵,沒有什麼薪俸,只是爲了保護自己的村莊臨時組織的,戰鬥力屬於最差的,很多時候都是炮灰一樣的存在。

宋朝雖然有上百萬軍隊,但是因爲“重文輕武”的思想,將很多善於打仗的將軍投置於副職,這本身就降低了軍隊的戰鬥力,再加上三種兵員的素質不同,往往是邊防軍打光了,要用鄉兵去補充,而戰鬥力最強的禁軍則一直都在京師範圍內,這也是導致宋朝對外作戰失敗的原因之一。

爲什麼宋朝老打敗仗的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的燕雲十六州被後晉的兒皇帝石敬瑭拱手送給遼國了,燕雲十六州就是現在東起京津冀西到大同朔州區域的一片高地,遼國佔領了這個地方以後可以說是居高臨下,宋朝人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遼國人哪天吃的喝的花的不夠了都可以衝下來大肆的搶劫擄掠一番,而且你宋朝人還沒脾氣,沒辦法衝不上去啊,所以說宋朝在地理位置這塊兒很被動。

第二點就是宋朝的軍隊主要以步兵爲主,而遼國和金國基本上都是騎兵作戰,騎兵從北方高原上衝下來的時候瞬間就可以把宋朝的步兵衝的稀里嘩啦,丟盔棄甲,騎兵很厲害宋朝也知道啊,那它爲什麼不養騎兵?

宋朝地處中原不盛產良馬,而遼金都是遊牧民族,每天不缺的就是馬,所以宋朝開國的時候趙匡胤就陸陸續續的買進良馬,他想的最好是先用錢財從遼國人手裏贖回燕雲十六州,如果遼國人不願意他就派兵攻打,開國皇帝就是不一樣啊,兩手準備都已經做好了。

可惜的是這一切都還沒來得及實行他就掛掉了,後來的大宋國皇帝們一個比一個不思進取,一個比一個更會敗家,尤其是到了宋徽宗的時候,把買馬的事兒早就忘到九霄雲外去了,天天就是逗逗妹子,玩玩石頭,北方的野蠻人一看石頭不錯他也想玩,衝下來連宋徽宗也一併給帶走了。

宋朝經濟發達,爲何卻經常吃敗仗呢? 第2張

第三就是宋朝的重文輕武,這個沒法改變,太根深蒂固了,本來趙匡胤自個兒就是擁兵自重起的家,所以宋朝立國的時候他就把這些有威脅的軍事指揮制度重新大調整了一遍,把武將謀反的基因徹底扼殺在了搖籃裏,他的目的是達到了,但宋軍的作戰能力卻大大下降了,武將的地位太低了,沒什麼威信,這就導致宋軍在打仗的時候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軍隊沒有凝聚力,一個連凝聚力都沒有的軍隊還談什麼戰鬥力,而且宋朝軍方的好多規章制度對統軍大將的掣肘太嚴重,皇帝有時候還喜歡瞎指揮,這樣的軍隊能贏了絕對是奇蹟。

第四就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太野蠻了,處於野蠻階段的人武力值就牛,宋朝人太文明瞭,文明人一般不善於動手打架,而且野蠻人的命不值錢,所以打仗的時候拼命打拼命搶,搶到就是賺到。

而宋朝人的命都比較金貴,打仗的時候一個比一個惜命,一惜命就貪生,一貪生就怕死,一怕死就撤退,最氣人的是這些野蠻人一波接着一波的來,最早來的是遼國人,遼國人還沒走呢金國人又來了,就在金國和遼國因爲分贓不均互掐的時候又冒出來一個比他倆還狠還野蠻的蒙古人。

我估計宋朝人當時肯定罵娘了,他媽的北方草原到底是個什麼晦氣地方啊,怎麼從那兒出來的人一個比一個野蠻,沒辦法個頭和肌肉在那兒擺着呢,真不是人家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