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宋朝經濟那麼發達 宋朝軍隊爲何如此不堪

宋朝經濟那麼發達 宋朝軍隊爲何如此不堪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宋代和大軍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宋代如此有錢,爲什麼養出來的兵將卻打不了勝戰,反而不堪一擊?

前言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說起盛世王朝那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唐代,說起我國打仗最厲害的朝代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漢朝。

而對於宋代的客觀印象千篇一律地認爲宋代是最爲富有的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商品貿易達到了高度繁榮的時代,還有人根據史料推送,當時宋代的GPD佔據全世界的80%,數據非常客觀。

而在北宋時期的畫家張擇端的千古佳畫《清明上河圖》中描繪了宋代的首都的城市面貌和不同階級百姓的生活狀況,從畫中極大程度地表現出北宋經濟繁榮的空前盛世。

宋朝經濟那麼發達 宋朝軍隊爲何如此不堪

清明上河圖

還有許多北宋著名的詩人,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就詳細地描繪了宋代時期過春節的濃烈生活氣息。

這樣看來宋代應該也稱得上是盛世王朝,可唯一讓人不解的是,在國庫充足的國力面前,宋代基本上沒有打過勝戰。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宋代如此有錢,爲什麼養出來的兵將卻打不了勝戰,反而不堪一擊,在北宋末年又是誰導致了北宋的滅亡呢?

“宋遼的恩怨”

大家都瞭解趙匡胤是宋代的開國皇帝,而趙匡胤之所以能上位成功就是憑藉着自己的一身超高武術,發動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爲了皇帝。

可以說趙匡胤是通過武將造反的方式成爲了皇帝,而趙匡胤當然也害怕眼看高樓起眼看高樓塌,他可以通過這個方式得到皇位,那其他的將兵也可以效仿這樣的行爲,這也是他的心結。

於是當時趙匡胤爲了防止地方的軍權勢力過大,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把大軍以及財政大權都收回中央,這樣一來地方上的大軍力量就十分薄弱。

早在公元999年開始,遼國與宋代的爭鬥就不斷,遼國一直在派兵陸續在邊境騷擾宋代大軍,搶奪物資,禍害百姓,這也給邊境地區的百姓居民帶了一次又一次的傷害。

雖然宋軍也在積極抵抗遼軍的入侵,但是遼朝大軍都擅長騎射,進退自如,給來宋代的邊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宋朝經濟那麼發達 宋朝軍隊爲何如此不堪 第2張

特別是在公元986年時,當時的宋太宗最大的願望就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本就是中原的保護屏障,宋代派出了20萬大軍以兵分三路的的作戰策略與遼軍作戰,但在最後,卻“人財兩空”。

而這次宋太宗主導的雍熙北伐讓宋代元氣大傷,而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讓遼國瞭解宋代的軍事力量還是十分孱弱的,這也爲之後遼軍南下報復宋代奠定了基礎。

公元1004年,遼軍出兵南下,因爲前文中提到的權力都在中央,而地方兵力薄弱的原因,遼軍輕鬆南下,進入到黃河附近的澶州,在往南下就要攻打到北宋的都城。

這時北宋已是宋真宗爲皇帝,宋真宗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內心十分慌張,就馬上召集了官員對這一事進行討論。

當時在朝廷上有兩位官員主張遷都,但是雙方的其她對策都持有不同看法,這讓宋真宗也十分爲難,於是想到了在家臥病修養的宰相寇準。

於是宋真宗來到寇準家中親自探望還詢問寇準的意見,寇準認爲遷都是不可能的,遷都對於百姓來說是種莫大的恐懼,會讓百姓心中都惴惴不安,也會加快國家的滅亡。

寇準認爲宋軍應該與遼軍正面作戰,皇帝更應該起到帶頭作用,親自上陣,以此來穩定軍心。

但是宋真宗對寇準的話也不是完全相信的,只是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採納寇準的意見。

但剛到澶州沒多久,宋真宗就開始害怕起來,別說出門巡遊,就連衙門都不敢出,寇準認爲皇上應該出門巡視,讓百姓都看到皇帝是如何親力親和、體恤百姓的。

宋真宗心中還是十分害怕,他怕剛出門就會遭到謀害,但最後在穿上黃金盔甲之後,還是出門巡視,而當宋代的百姓看到皇帝都親自出門巡視時,心中都十分激動。

這也讓宋代的兵將們的士氣大增,在第二天宋潮與遼朝的戰爭正式拉開了序幕。

宋軍氣勢磅礴,直接將遼朝的一位將領用箭射死,這對於宋遼來說意味着什麼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好比兩國剛開始發起戰爭,一方的主帥就不幸身亡,這也很大程度地打擊了遼朝兵將的自尊心。

宋代在這場戰爭中佔有巨大的優勢,不僅讓遼國感到畏懼甚至還提出了議和只需要每年給遼國進貢歲幣和綢緞就會將殘餘的遼軍撤出澶州,寇準認爲應該乘勝追擊順勢將幽雲收復回來,來慰藉祖先的在天之靈,但宋真宗卻認爲這次的自己的率兵出征已經是有驚無險,不想再冒着喪失性命的風險再次發動戰爭,只要遼國不是要宋代割地,賠點錢是無可厚非的。

宋朝經濟那麼發達 宋朝軍隊爲何如此不堪 第3張

澶淵之盟

就這樣宋真宗派出曹利爲使者,前往遼國談判,當時寇準還叮囑曹利雖然宋代的國庫充足但是也不能任由遼國牽着鼻子走,你必須在這次談判將歲幣控制在30萬左右,不然我就要了你的性命。

曹利瞭解寇準是言出必行的人,在談判過程中也一直不斷說服遼國,最終談判的結果爲宋代每年向遼國進貢10萬白銀,20萬彩絹。

這就是歷史上宋代最著名的“澶淵之盟”,也正是這一條約的簽訂宋代與遼國結束了長達25年的戰爭,在之後的百年來沒有過戰爭,但有利也有弊,正是因爲這一條約的簽訂,導致宋代和遼國在最後都被金國擊敗,遼國只有些孱弱兵力逃往西部,而宋代只能失去了淮河以北的大量土地,最終向金國俯首稱臣。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會奇怪,雖然說北宋與遼國在之後也沒有在出現過戰爭,但是自己國家內部肯定是會有軍事演習和訓練的,畢竟要防患於未然,再退一步說,當時的金國還處於一個半奴隸半封建社會的混亂狀態,論財力是絕對沒有北宋強大的,論軍事武器,比如說金屬、弓箭、鐵器都有短缺。

那爲什麼金國僅帶領着15萬大軍就能夠將北宋擊潰呢?北宋的大軍又在做什麼呢?宋代滅亡的原因其根本究竟是什麼呢?

宋代被金消滅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們需要透過本質看現象,前文中提到了宋代建立以來就一直是實施中央集權制度,所有的軍權都在皇帝手上,而當時趙匡胤還實施重文輕武,連一國之主都不看重軍事力量,那文武百官更加不會將軍事力量放在心上。

而且當時在北宋是實施的募兵制,顧名思義就是朝廷花錢買兵作戰,在北宋時期兵相當於是一個職位,百姓當兵國家出工資,而在這之前都是採用的兵役制,服役是百姓的義務,性質大有不同。

北宋末年的皇帝是宋徽宗,還認爲如果遼國需要賠款的話我們朝廷就按時交予賠款就行,甚至可以減少兵隊的費用,這也正是之前的“澶淵之盟”給宋代帶來的消極影響之一,認爲只有錢和平是可以拿錢買來的,便更加不重視軍事力量,只要能保持軍事上的和諧就足矣,實在是荒唐至極。

而在北宋末年時期的大軍可以說是魚龍混雜,當時掌握着兵權的管理者是太尉高俅。

而太尉就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部長,可以調動宋代的所有大軍,而在當時的高俅之所以能被提拔是因爲高俅踢球踢得十分好,所以在之後高俅選拔士兵時就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需要士兵有一門手藝技巧,比如說:木匠、雕花、彈奏樂器。

宋朝經濟那麼發達 宋朝軍隊爲何如此不堪 第4張

高俅

爲什麼高俅會對士兵有這樣的要求呢?在當時高俅想着是可以用士兵的手藝來換取錢財,比如說需要木匠鐵匠,就可以讓士兵去完成。

但這就讓士兵們的軍事演習時間大大的縮減,反而是因小失大,士兵們每天都想着如何賺取錢財,心思也沒有放在軍事演習上面,等戰爭真正來臨的時候,只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管理者的不恰當措施就會導致將士們的軍心渙散,不僅如此,當時的指揮者也是“爛泥扶不上牆”。

當時童貫是指揮着最強大的西路軍大軍的統帥,而童貫在做統帥之前是太監,在唐代時期就流行讓太監來掌管軍事事務,這也是集中中央權力的一種表現。

童貫

但太監在宮中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服侍皇上,並不擅長征戰沙場更不擅長兵法,但當時的童貫野心勃勃,正巧當時被派去遼國巡視,巡視一番之後便對皇上說,遼國現在是寸草不生,我們應該聯合金國,一起將遼國滅掉在進行瓜分,這樣一來我們北宋會更加強大。

皇帝當時聽從了童貫的意見,聯合金國,一舉將遼國消滅,但是狡兔死走狗烹,在滅掉遼國之後不久,公元1127年,北宋被滅。

其實從這件事來看,我們就能看到北宋末年時期的對於政治和軍事上都存在很大的弊端,一個官宦的言語就能讓皇上輕易的動搖想法,實在是令人心痛和無可奈何。

其實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就是象徵着國家強大與否的標誌,在北宋時期因爲政治上的錯誤決定忽略了軍事力量的重要性,也是導致宋代滅亡的根本原因。

當然還有一些外界的因素,其中最爲關鍵的一點就是天然的保護屏障,前文中提到了幽雲十六州是中原與北方地區的天然屏障,但是在宋代時期,這一塊風水寶地卻落入他人手中。

這就是一個致命弱點,讓宋代始終暴露在沒有天然保護屏障之外,也讓外界的入侵者更加虎視眈眈。

宋朝經濟那麼發達 宋朝軍隊爲何如此不堪 第5張

燕雲十六州

而第二個關鍵因素還是與軍事力量有關,瞭解《清明上河圖》的朋友們應該瞭解,在圖中不管是哪個階級的百姓乘坐的交通工具或者是運輸糧食的畜力都是驢或者是牛,卻沒有馬。

而這就是宋代的第二個短板,中華上下五千年中,馬是戰爭中必不可少的騎行工具之一,但是宋代卻沒有馬,這就說明了宋代的馬力不發達,導致了宋代的騎兵力量薄弱,而北方的騎兵力量卻十分強悍,在加上宋代對於軍事力量的疏忽,沒有將這一缺陷進行彌補,導致了宋代的最終滅亡。

結語

如果回到過去,宋代並沒有出現這樣的兵權問題,可能宋代會在歷史的版圖中延續更長時間也未可知,但是時間是無法倒流的,而歷史的出現的意義就是讓我們世人銘記。

我覺得宋代最致命的政治觀點有兩點,第一點就是錢可以買來和平,和平是不能用去金錢所衡量的,問要想保住自家國家的和諧與寧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自己的國家變得強大起來,這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強大,更是軍事、文化政治上的強大,這樣纔不會被他國所侵略。

第二點就是當時北宋聯合金國將遼國消滅,可以說這是加快宋代滅亡的催化劑,從古至今亙古不變的戰爭策略那就是絕不能因爲一個國家強大,就依附與強國,去消滅弱國。

這樣做的結果首先會導致自己國家“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國家內部搖搖欲墜,其次也會失去民心。

在現在的中國亦是如此,美國的經濟在世界大舞臺上一直是佼佼者,而中國的崛起讓美國多有忌憚,但是中國在外交政策上來看,一直選擇將俄羅斯作爲我們的重要的合作戰略盟友之一,這樣做不僅可以保證中國與俄羅斯的穩定國際地位,也可以促進雙方的友誼,是雙贏局面。

現在的中國早已經是不是沉睡的雄獅,在強國面前我們不會害怕,更不會退縮,因爲我們都瞭解我們背後是強大的祖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