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齊國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齊國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國伐楚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齊國攻蔡伐楚的表面原因

公元前656年,春秋霸主齊桓公率齊、宋、陳、衛、鄭、許、曹等諸侯聯軍,出兵討伐楚國的附庸蔡國,此舉的目的意在敲山震虎,出兵伐蔡的理由是蔡國君主蔡穆侯把他的妹妹蔡姬重新嫁給別人了。

這位蔡穆侯的妹妹蔡姬本來是齊桓公的夫人,齊桓公好色,夫人、如夫人衆多,蔡姬有一次和齊桓公湖上盪舟,她玩性大發,沒輕沒重地打起了水仗,又是向老公潑水又是搖晃船嚇唬老公,把不諳水性的齊桓公嚇得惱羞成怒,一氣之下把她送回孃家,相當於休了。

齊國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蔡侯也一怒之下把妹妹另嫁楚成王。

這是上不了檯面的事,算私事,再說春秋那個時期,把人家妹妹打發回去就相當於休了,那時的社會風氣應當是允許再嫁的。

齊桓公之所以糾集諸侯攻打蔡國,一是泄私憤,二是給楚國顏色看看。

齊國聯合中原諸侯攻打楚國的根本原因

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當上齊國國君,姜小白正式成爲齊桓公,把國事都交給管仲,30年改革變法,勵精圖治,齊國一躍成爲強國,齊桓公頻頻主持國際事務,替周天子出面料理天下大事,也就是史書中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儼然天子代言人。

齊桓公每每在中原諸侯國有難時仗義出手,幫燕國擊敗山戎,幫宋國處理內政,幫周天子樹立威信,舉着“尊王攘夷”的大旗,齊桓公成爲諸侯國心目中的帶頭大哥。

齊國在北方這邊樹立威信呢,楚國悄沒聲兒地在南方發大財,楚國仗着國力漸漸強盛以後收拾了好幾個姬姓小國,姓姬的那可是王室宗親啊,被封的國一般地位挺高,大多都是侯爵國,楚國地盤雖大,西周也就給封個子爵國,歷代楚王心裏憋着老大的不服氣。

齊國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第2張

西周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影響力日漸衰微,率先對周天子大不敬的還是周朝分封的地位較高的國家呢。漸漸地,周天子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力,“禮樂出天子”已經變成了“禮樂出諸侯”,也就是說國際大事,那些諸侯國誰強了誰就有話語權,這就是所謂的“禮崩樂壞。”

早就不服周王朝、一直就不太尊崇中原繁文縟節的楚國當然更不把周王朝和它分封的那些小國放在眼裏了,那些靠近楚國、又小又窮、地位還遠在自己之上的姓姬的國家,都被楚國兼併了,有些一口沒有吞下的,也變成了楚國的附庸,蔡國就是楚國的附庸,周天子看着也沒辦法,周王室已經沒有能力懲戒楚國,其他諸侯國也不聽調遣,各自忙着內鬥或爭霸。

楚國覬覦中原的心越來越明顯,引起中原諸侯的不安,當霸主齊桓公組織聯軍攻打蔡國時,真可謂一呼百應。

蔡國被聯軍壓境,嚇得馬上向楚國求救,小弟被欺負,大哥當然要撐腰,但在強大的聯軍面前,弱小的蔡國一觸即潰,因爲楚國對抗聯軍,齊桓公隨即移師伐楚,雙方於楚地陘(今河南偃城境內)形成對峙局面。一個齊國都讓楚國對付不了,何況現在是齊國率領的聯軍?楚國一看打不過,便開展外交斡旋,派出一位外交官去聯軍大營談判,這位大臣叫屈完。

下面來複盤一下屈完是怎麼完成這次外交的。

2677年前的一場外交發言,完美展現大國發言人水平

兩軍陣前,刀槍劍戟,但有使者議和就必須按照禮儀接見,雖然那是個“禮樂出諸侯”的時代,畢竟大家還以尊崇禮儀爲榮,外交方面就更是如此了。

齊國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第3張

屈完神態從容地步入聯軍大營,見到齊桓公,施禮之後,面帶微笑,不疾不徐地說:“君王您遠居北海,我們楚王自居南海,天遠地隔,簡直是牛馬懷春各不相干。想不到您不遠千里興師動衆地來我們這地兒,到底爲了什麼啊?”

這話說得幽默之極,現在我們說“八竿子打不着”很通俗直白,但是沒啥文化內涵。說“井水不犯河水”稍微高級一點,但也挺好理解。說“風馬牛不相及”,也是一個意思,就是你走你的路,我過我的橋,但明顯地,這個“風馬牛不相及”好像更文縐縐,其出處就來源於屈完的這番話。

有人說“風”是走丟的意思,“風馬牛不相及”的意思就是你們齊國和我們楚國差那麼遠,就是牛馬走丟了,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

如果這樣解釋就太一般了。

齊國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第4張

另一種解釋,“風”是指牛馬發情,“風馬牛不相及”意思是馬就是發情了也不會找牛,同樣牛發情了也不會找馬,你們齊國和我們楚國各幹各的事,你在北方稱霸,我們在南方稱雄,有啥相干呢?

諸位您仔細品品這幾句話,是不是在插科打諢之間又義正辭嚴?其態度不卑不亢,亦莊亦諧,語調裏透着輕鬆與自信,徑直指齊桓公師出無名,拷問他挑起戰爭的合法性。

這是柔中帶剛的“嚴正抗議”啊, 2677年的這位楚國發言人,當真讓人感受到了發言人的水平。

想象一下當時齊軍大營裏的這場外交辭令,楚國發言人是說說笑笑間說出了這妙不可言的一段話,決不是面孔生冷、語調生硬、扎着架子吵架的模樣。

管仲回擊楚國發言人的精彩發問

面對這尷尬的場面,聯軍中其他國君和將領們面面相覷,人家楚國說得對啊,齊國聯合大家出兵攻打這兩個國家不合適啊,打仗要奉王命匡扶正義,否則就算師出無名。

隨同齊桓公伐蔡攻楚的管仲可不是吃素的,馬上回擊。

在西周剛開始成立,分封諸侯時,開國功臣姜太公被封於齊國,就被授予了替周王室征伐諸侯的權力,所以齊國出兵打誰都算是替天子出面,這就是奉王命。

爲了說明師出有名,管仲繼續找藉口,說楚國好多年都沒有給天子進貢了。

楚國是子爵國,地位低進貢就少,也就是象徵性地進貢些地方土特產,像什麼橘子、柚子之類的,還有一種特殊的茅草,在周天子祭祀時要用那種茅草過濾酒。

楚國不進貢橘子、柚子是目無天子,不進貢香茅影響天子祭祀就是大罪,因爲那個時候,“國家大事,在祀與戎”。

管仲繼續發揮自己的好口才,說當年楚國對周王室不尊重,還動不動欺負周邊的諸侯國,周昭王御駕親征來收拾這個蠻夷小國,最終被楚國人暗算,死在楚國,這次齊國率領諸國就是來討伐叛逆的。

管仲這兩條理由說出口,雖然翻的是陳年老賬,但也站在了道德高點,說得楚國理虧詞窮。儘管那個時候很多諸侯國都不給周天子朝貢了,但楚國自己確實也做得不好。

齊國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第5張

屈完馬上接受這一指責,說回頭就恢復給周王室進貢,這個低姿態是好的,及時服軟給對方面子,爲談判斡旋創造條件。

這場軍事外交事件的啓示

齊國出兵伐楚,本來也沒想把楚國怎麼樣,本意只是讓楚國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

此前,在中原地區,齊桓公頻頻活躍在國際舞臺,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儼然成爲周天子的代言人,但是南方的楚國並沒有表現出親近和臣服,也就是“風馬牛不相及”,各過各的,齊國必須要讓楚國服氣,要說靠打仗,齊國滅不了已經相當強大的楚國,殺敵一千子孫八百,弄不好會危及齊國。

現在看楚國態度變好了,雙方都急於找個臺階就坡下驢,楚國答應以後按時進貢些茅草,這根本就不算個事嘛!

齊國就再沒有必要開戰了,再打下去後果不堪設想,見好就收,齊桓公率軍退駐召陵,一面給楚國臺階下,一面繼續保持對楚國的軍事壓力。

最終,楚國在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屈服,屈完與以齊國爲首的諸侯聯盟在召陵舉行會盟,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齊國對楚國的這次勝利,保障了中原諸侯國的安全,把齊桓公的霸業推向了頂峯。

這場軍事外交事件,表明春秋時期的政治規則已不由周王室主宰,周天子這位“天下共主”只是個政治符號而已,天下在混亂、無序中漸漸出現了霸主,楚國兼併南方小國,稱霸中原之態初步顯現,齊國在管仲幾十年精心治理下,積累了財富兵力,國富民強,齊桓公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着匡扶天下的角色。

齊國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麼?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第6張

這場事件還表明,春秋時的戰爭並不像戰國時期是毀人滅國之戰,戰爭的目的只是稱霸,相比較而言,那還是個溫文爾雅、有禮有節的時代。

屈完一席話,表明齊楚爭霸已是當時天下大勢,這是長期割據之後的局部統一,北南雙方各自以齊、楚爲政治聯盟中心,屈完的態度,是想要齊、楚互不干涉,形成瓜分天下勢力範圍之格局,但楚國實力暫時還不足以與齊國分庭抗禮,齊國也不足以削弱楚國。

這樣的局勢,對峙各方洞若觀火,於是管仲就敢於義正辭嚴地反駁屈完,於是屈完就表示了適當的讓步與妥協,看似齊國贏了大頭,其實楚國也沒有吃虧。

齊楚兩個大國,猶如蹺蹺板的兩頭,一開始齊國強勢一點,但隨着管仲、齊桓公相繼去世,齊國霸業不復存在,日漸衰落,而楚成王之後,楚莊王終於一鳴驚人,成爲春秋霸主之一。